回覆列表
  • 1 # March新媒體

    年少不讀曾國藩,讀懂已是不惑年

    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個人:農家子弟出身,最終卻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他進入仕途後十年七遷,連升十級,被封為一等毅勇侯,成為整個清朝以一介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並在晚清惡劣、劇變的政治環境中全身而退,去世之時獲得清廷國葬的最高優待,還讓子子孫孫都能獲福。

    縱觀曾國藩一生經歷,曾國藩的做人做事之道,集中體現在這九個字裡:事不拖,話不多,人不作。

    曾國藩憑藉苦讀和深厚的學業功底,終於金榜題名,這只是仕途的第一步,很多人走了這一步之後,往往很難再有大的變化,除非有好的機緣。曾國藩從七品的檢討,七年後升至二品的內閣學士,可以說步步高昇,一帆風順。

    寒門出身的曾國藩,十年七遷,連躍十級。在當時是極為罕見的,更何況清末的官場風氣,沒錢沒勢的三十七歲做到二品大員,簡直就是奇蹟了。連曾國藩自己都感到意外,在升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時,他給祖父寫信:“六月初二日孫兒荷蒙皇上破格天恩,升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由從四品驟升二品,超越四級……”本來從四品已經算高官了,曾國藩卻是從四品直接到二品,這種升遷速度,讓人難以想象。為什麼曾國藩升遷這麼快?大概有兩個原因。一、他自己養之有素。他在翰林期間,苦讀積學、用功不懈,成績突出,有真才實學。二、交際廣泛,有良師益友。

    十三年的京宦生涯中,他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不僅學業上相互進步,很多人在後來都成為曾國藩事業上的好幫手。其中,曾國藩十年七遷一定程度上得力於師友穆彰阿相助。穆彰阿滿族鑲藍旗人,道光時期頗受重用,曾任太子少保、軍機大臣、翰林院掌院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等,道光帝對穆彰阿非常看重。道光為什麼信任穆彰阿這個人呢?因為他非常懂得迎合道光帝的心思,林則徐戒菸跟英華人鬧起來,穆彰阿知道道光帝心裡想什麼,就順著道光的意思,極力主和。終道光一朝,穆彰阿可以說一直受寵不衰。穆彰阿主持過各類大考小考,門生故吏遍佈全朝。

    曾國藩會考之時,Quattroporte便是穆彰阿,這算是有了師生之誼。曾國藩勤奮求學,常常求教穆彰阿,時間一長,穆彰阿發現曾國藩頗有才幹,處處對曾國藩進行關照。

    縱觀曾國藩的這段經歷,一是自己努力和積累,二是靠機遇,貴人相助。如果當初沒有穆彰阿,哪怕曾國藩再努力十倍百倍,怕是在那個黑暗的清末也難有出頭之日。當然,貴人相助是一方面,自己更要有真才實學,主動策應,不然爛泥扶不上牆,別說貴人了,上帝相助也沒用。曾國藩是這樣說的:“立者,發奮自強,站得住也;達者,辦事圓融,行得通也。吾九年來,痛戒無恆之弊。看書寫字,從未間斷;選將練兵,亦留常心。此皆自強能立工夫。奏疏公牘,再三斟酌,無—過當之語自誇之詞。此皆圓融能達工夫。至於怨天本有所不敢,尤人則常不能免,亦皆隨時強制而克去之。”一句話,只有把自己養之有素,有了擔當大事的能力,才能得到貴人的賞識。當然,你的才能需要發出光芒,讓貴人看得到。

  • 2 # 張宏傑

    曾國藩道光二十年(1840)到北京做官,咸豐二年(1852)離開北京。在十多年裡,曾國藩在仕途上的升遷非常迅速。

    道光二十年,他授翰林院檢討;道光二十三年,升為翰林院侍講;道光二十七年,升為內閣學士;道光二十九年,升為禮部右侍郎。清朝的官制一共是“九品十八階”,每一品級有從品和正品之分。從官階上看,他從翰林院檢討的七品,升遷到禮部侍郎的正二品,用他自己在家書中有一句話說,是“十年七遷,連躍十級”。這個升官速度,創了道光朝的紀錄。清代巡撫也是正二品,也就是說,曾國藩工作不過十年,就做到了“省部級”。

    升的如此快,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個就得益於他考試成績好。

    翰林之中,也要激烈競爭。成功者,叫“紅翰林”,可能很快升遷,入值南書房,成為“天子近臣”。失敗者,叫“黑翰林”,可能幾十年還窩在翰林院裡走不了,或者外放隨便一個地方官了事。

    翰林官員升不升官,是黑還是紅,主要靠什麼呢?說來有意思,和學生升學一樣,也靠考試。作為一個類似研究機構的衙門,翰林院有一種叫翰林大考的考試,每隔幾年考一次。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即曾國藩到京後兩年,趕上了第一次翰林大考。一般翰林大考都是六年左右一次,這次卻只隔上次四年。訊息突然來臨,曾國藩和別人一樣,都感覺有點驚慌。他在日記當中寫道:“初十日大考,聞之甚覺驚皇……恐進場難完卷也。”

    大榜公佈,曾國藩的成績名列二等第一。一等是五個人,也就是說,曾國藩在一百多人中,考了第六名。第二天,道光皇帝親自召見,召見之後,升他為翰林院侍講。翰林院檢討,是從七品,而翰林院侍講,為從五品。一下子升了四級。曾國藩說:“湖南以大考升官者,從前惟陳文肅公(名大受,乾隆朝宰相)—等第—以編修升侍讀,近來胡云閣先生二等第四以學士升少詹,並孫三人而已。孫名次不如陳文肅之高,而升官與之同。此皇上破格之恩也。”

    就是說,整個清代,湖南省官員中,透過大考升官的,他和乾隆朝的大學士陳大受速度最快,陳大受是從編修升為侍讀,他是從檢討升侍講,升的品級一樣。但是陳大受是考了第一名,升了這個官。他考了第四,也升了同樣速度的官,所以這說明他受到了皇帝特別的知遇之恩。

    從這封信,我們可以讀出曾國藩升官之後難以抑制的激動和興奮。

    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又逢一次翰林大考,曾國藩名次仍然不錯,名列二等第四名。六月,曾國藩即以內閣學士兼任禮部侍郎銜,也就是說,實職是內閣學士,但享受“侍郎”級別。這是一次罕見的躍升,由從四品躍升至二品,從此“躋身卿貳”,步入高階京官行列。曾國藩當然更是大喜過望。他寫家信說,“由從四品驟升二品,超越四級,遷擢不次”,“湖南三十七歲至二品者,本朝尚無一人” ,也就是說,他重新整理了湖南人在清朝的升官紀錄。如此順利,連他自己都感到很意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曾國藩在清朝是個什麼樣的人物?為何他的家書人人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