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的內容生產一般分為PGC和UGC兩種。通常情況下,一個使用者活躍度高的UGC型社群符合“二八定則”,即,近有20%的使用者是內容的生產者,近80%的使用者是內容的消費者。
但是,二八定則只是反映了整體資料的平均值。在個別的內容型社群中,好的社群會超過1比4的比例(20%比80%),差一些的社群可能遠遠低於這個比例。據我的觀察,如果一個社群沒有穩定的“生產內容-內容反饋激勵”的迴圈,那麼該社群很容易死亡。
以傳統的BBS社群為例。同樣都是BBS,有的高校BBS非常活躍,例如浙大CC98,清華水木年華等,而有的高校的BBS則無人問津。所以社群運營非常考驗運營者的能力,尤其是當運營要干預和引導社群內容的時候,“運營設定”、“假裝使用者生產初始內容”等事情,就直接決定了社群的互動量、內容量。
此文我就來談談,對於話題社群、圖片社群、SNS產品等等,該營造出什麼樣的社群話題才更容易讓使用者參與到內容的生產和互動中來。
早期的廣告和公關是以控制渠道為主,使用者與內容的聯絡上要比現在弱得多。如今,新媒體打破了過去的強勢渠道,把傳播的媒介從權威拉向了個人,社群越來越重視“以人為本”,在建立內容和使用者的關係上也由“我有什麼你就看什麼”變成了“你想看什麼我就有什麼”。
接下來要談的3大原則就是在告訴各位如何與使用者建立在內容上的“強聯絡”,或者說“如何產生使用者想參與的內容”。
1、話題對目標人群有較高的共鳴度
為什麼流傳至今的道理都有典故?為什麼故事就能流傳地這麼久遠?因為每一個故事的背後都帶給了人們強烈的共鳴,最起碼是一部分人的強烈共鳴。
我們從故事中來看“共鳴”的特徵:
故事傳遞情感
本質上,內容傳遞的不是簡單的資訊,而是作者的價值觀。價值觀中往往包含作者的情緒。新世相曾辦過的一場風靡票圈的活動——《4小時逃離北上廣》,該活動傳遞了人們對“自由”的價值觀。其中,最能讓人產生共鳴的是,我們雖然只是滄海一粟,但仍然擁有對“生活”和“夢想”和選擇權,仍然對“未來”充滿憧憬與渴望。因此,不管是一場活動也好、一本書也好、一篇網文也好,我們最能感受到的,是文字中透漏出的情感。
故事傳遞聯絡感
每一個階層都有不同的“生活圈”和工作圈“,因此根據”聯絡感“這一原則,我們應該”因人制宜“。比如,如果你的社群的主要使用者群體是未畢業的大學生,那麼在話題的選擇上就要偏向“校園”、“戀愛”、“畢業季”、等等主題;如果你的主要使用者群體是剛開始工作的小白,那麼在話題的選擇上要偏向“職場”、“工作技能”、“社交關係”等等主題;如果你的社群是孕婦人群,那麼在話題上就要偏向“產前知識”、“育兒知識”、“親子關係”等等主題。
2、話題的門檻要儘可能地低
對於這一點,我相信凡事參與過社群互動的小夥伴一定是達成共識的。過於專業的話題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常常會望而卻步,就算心裡很想聊上兩句但苦於肚裡沒貨。然而“低門檻”話題就不會發生這個問題,因為它降低人們參與內容生產的成本,這類話題大多是在“小康階段”和“溫飽階段”中產生的,它們是人們關於“生理”、“安全”、“社會”和“尊重”四種需求的延伸討論或者是細話題,人人參與的門檻降低,人人制造內容的機率變大。
除了知道它的重要性,還需知道它的作用機制。一般來說,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低門檻”設定:
知識門檻
從“專業話題”和“大眾話題”兩個角度來看,我們應該更傾向於後者。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專家”,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價值觀。前者是靠正兒八經的“科學”解決問題,而後者更多地是靠“個人經驗”。拿知乎來舉例,通常情況下,一個“比較專業的話題”和一個“大眾話題”相比,在“關注人數”、“回答數”等等指標下“大眾話題”遠勝“專業話題”。
運營門檻
對於社群管理者和組織者來說,一個好的話題是能實現“自生長”的。一個新話題成立的初期,需要社群管理者進行干預和引導,甚至優先做一些內容的填充,而後期需要的是話題的“自主生長”,表現形式多有:產生子話題、產生夫妻題等等。比如:作為管理者,我創造出了“讀書”為主題的母話題,它可以延伸的話題就有諸如:讀書方法、讀書筆記、書評、心理學書籍、經濟學書籍等等話題;然而,如果我一上來就創造“《國富論》的讀書筆記”這種話題,可能在社群的初期是無人問津的。
產生門檻
先說必要條件——答案非顯著
使用者決定參與一個內容的討論也取決於這個“問題”的好壞。最差的問題設定莫過於“答案封閉”且“有標準答案”。比如,你問:“在算式中,1+1=?”就不如問:“1+1=?”,前者大家都知道是“2”,並不是因為它簡單,而是因為它的答案封閉且有標準答案;對於後者呢,可能會引發大家的思考,回答出一些有創意的內容。
所以,在話題的設定上要儘量減少限制條件,以及確保話題沒有標準答案。
非必要條件——擁有爭議性
爭議性的話題具備“收割注意力”的屬性,往往能引發多人的關注,並且它有較長的生命期。比如很早以前的“韓寒大戰方舟子”的話題,當時各大社交媒體上的關注度很高,“愛湊熱鬧”的網民甚至在網上進行“站隊”,以支援某一方。到現在過去很久了,例如百度貼吧等社群還有關於此話題的討論,可見它的生命期很長。
非必要條件——可有社交性
我想拿個遊戲來舉例,2009年前後風靡全國的“偷菜”遊戲就是將“社交性”植入在這個簡單的小遊戲中。遊戲中涉及“偷菜”、“養狼狗”、“幫助澆水”等等手段,其目的是增加網友之間的互動性和趣味性。當然,社群的內容運營上也完全可以進行效仿。比如,知乎的“邀請功能”、“@使用者功能”等等,都是為了提高話題的社交屬性,以此來帶動話題的傳播和進一步發酵。
我分別用四個短語來概括這4種策略:
1、聯動三方
2、壓倒反彈
3、預埋爆點
所謂“預埋爆點”,簡單地講就是,在文章中埋下一些明顯的“錯誤”。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5000塊如何在上海生存”的文章。文章中,我特別埋下了一個“明顯的錯誤”,我把住房預算假設成500元。文章發出後,立刻受到很多網友的評論,大多數留言都是針對“500元”的。比如,“樓主怎麼可能只有500呢?你拿500給我租一個試試?”這種評論在留言區被引爆。
4、借力打力
以上,是關於社群UGC內容運營的原則和策略的所有內容。方法論雖簡單,但實踐起來並不容易。一個好的社群,其在“內容生產”和“內容消費”上必然會形成一個穩定的閉環,原則和策略地有效應用就是為了讓社群在內容運營上的良性迴圈更加穩定。
社群的內容生產一般分為PGC和UGC兩種。通常情況下,一個使用者活躍度高的UGC型社群符合“二八定則”,即,近有20%的使用者是內容的生產者,近80%的使用者是內容的消費者。
但是,二八定則只是反映了整體資料的平均值。在個別的內容型社群中,好的社群會超過1比4的比例(20%比80%),差一些的社群可能遠遠低於這個比例。據我的觀察,如果一個社群沒有穩定的“生產內容-內容反饋激勵”的迴圈,那麼該社群很容易死亡。
以傳統的BBS社群為例。同樣都是BBS,有的高校BBS非常活躍,例如浙大CC98,清華水木年華等,而有的高校的BBS則無人問津。所以社群運營非常考驗運營者的能力,尤其是當運營要干預和引導社群內容的時候,“運營設定”、“假裝使用者生產初始內容”等事情,就直接決定了社群的互動量、內容量。
此文我就來談談,對於話題社群、圖片社群、SNS產品等等,該營造出什麼樣的社群話題才更容易讓使用者參與到內容的生產和互動中來。
一、社群內容運營的3大原則早期的廣告和公關是以控制渠道為主,使用者與內容的聯絡上要比現在弱得多。如今,新媒體打破了過去的強勢渠道,把傳播的媒介從權威拉向了個人,社群越來越重視“以人為本”,在建立內容和使用者的關係上也由“我有什麼你就看什麼”變成了“你想看什麼我就有什麼”。
接下來要談的3大原則就是在告訴各位如何與使用者建立在內容上的“強聯絡”,或者說“如何產生使用者想參與的內容”。
1、話題對目標人群有較高的共鳴度
為什麼流傳至今的道理都有典故?為什麼故事就能流傳地這麼久遠?因為每一個故事的背後都帶給了人們強烈的共鳴,最起碼是一部分人的強烈共鳴。
我們從故事中來看“共鳴”的特徵:
故事傳遞情感
本質上,內容傳遞的不是簡單的資訊,而是作者的價值觀。價值觀中往往包含作者的情緒。新世相曾辦過的一場風靡票圈的活動——《4小時逃離北上廣》,該活動傳遞了人們對“自由”的價值觀。其中,最能讓人產生共鳴的是,我們雖然只是滄海一粟,但仍然擁有對“生活”和“夢想”和選擇權,仍然對“未來”充滿憧憬與渴望。因此,不管是一場活動也好、一本書也好、一篇網文也好,我們最能感受到的,是文字中透漏出的情感。
故事傳遞聯絡感
每一個階層都有不同的“生活圈”和工作圈“,因此根據”聯絡感“這一原則,我們應該”因人制宜“。比如,如果你的社群的主要使用者群體是未畢業的大學生,那麼在話題的選擇上就要偏向“校園”、“戀愛”、“畢業季”、等等主題;如果你的主要使用者群體是剛開始工作的小白,那麼在話題的選擇上要偏向“職場”、“工作技能”、“社交關係”等等主題;如果你的社群是孕婦人群,那麼在話題上就要偏向“產前知識”、“育兒知識”、“親子關係”等等主題。
2、話題的門檻要儘可能地低
對於這一點,我相信凡事參與過社群互動的小夥伴一定是達成共識的。過於專業的話題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常常會望而卻步,就算心裡很想聊上兩句但苦於肚裡沒貨。然而“低門檻”話題就不會發生這個問題,因為它降低人們參與內容生產的成本,這類話題大多是在“小康階段”和“溫飽階段”中產生的,它們是人們關於“生理”、“安全”、“社會”和“尊重”四種需求的延伸討論或者是細話題,人人參與的門檻降低,人人制造內容的機率變大。
除了知道它的重要性,還需知道它的作用機制。一般來說,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低門檻”設定:
知識門檻
從“專業話題”和“大眾話題”兩個角度來看,我們應該更傾向於後者。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專家”,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價值觀。前者是靠正兒八經的“科學”解決問題,而後者更多地是靠“個人經驗”。拿知乎來舉例,通常情況下,一個“比較專業的話題”和一個“大眾話題”相比,在“關注人數”、“回答數”等等指標下“大眾話題”遠勝“專業話題”。
運營門檻
對於社群管理者和組織者來說,一個好的話題是能實現“自生長”的。一個新話題成立的初期,需要社群管理者進行干預和引導,甚至優先做一些內容的填充,而後期需要的是話題的“自主生長”,表現形式多有:產生子話題、產生夫妻題等等。比如:作為管理者,我創造出了“讀書”為主題的母話題,它可以延伸的話題就有諸如:讀書方法、讀書筆記、書評、心理學書籍、經濟學書籍等等話題;然而,如果我一上來就創造“《國富論》的讀書筆記”這種話題,可能在社群的初期是無人問津的。
產生門檻
先說必要條件——答案非顯著
使用者決定參與一個內容的討論也取決於這個“問題”的好壞。最差的問題設定莫過於“答案封閉”且“有標準答案”。比如,你問:“在算式中,1+1=?”就不如問:“1+1=?”,前者大家都知道是“2”,並不是因為它簡單,而是因為它的答案封閉且有標準答案;對於後者呢,可能會引發大家的思考,回答出一些有創意的內容。
所以,在話題的設定上要儘量減少限制條件,以及確保話題沒有標準答案。
非必要條件——擁有爭議性
爭議性的話題具備“收割注意力”的屬性,往往能引發多人的關注,並且它有較長的生命期。比如很早以前的“韓寒大戰方舟子”的話題,當時各大社交媒體上的關注度很高,“愛湊熱鬧”的網民甚至在網上進行“站隊”,以支援某一方。到現在過去很久了,例如百度貼吧等社群還有關於此話題的討論,可見它的生命期很長。
非必要條件——可有社交性
我想拿個遊戲來舉例,2009年前後風靡全國的“偷菜”遊戲就是將“社交性”植入在這個簡單的小遊戲中。遊戲中涉及“偷菜”、“養狼狗”、“幫助澆水”等等手段,其目的是增加網友之間的互動性和趣味性。當然,社群的內容運營上也完全可以進行效仿。比如,知乎的“邀請功能”、“@使用者功能”等等,都是為了提高話題的社交屬性,以此來帶動話題的傳播和進一步發酵。
二、社群內容運營的4個策略我分別用四個短語來概括這4種策略:
1、聯動三方
2、壓倒反彈
3、預埋爆點
所謂“預埋爆點”,簡單地講就是,在文章中埋下一些明顯的“錯誤”。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5000塊如何在上海生存”的文章。文章中,我特別埋下了一個“明顯的錯誤”,我把住房預算假設成500元。文章發出後,立刻受到很多網友的評論,大多數留言都是針對“500元”的。比如,“樓主怎麼可能只有500呢?你拿500給我租一個試試?”這種評論在留言區被引爆。
4、借力打力
以上,是關於社群UGC內容運營的原則和策略的所有內容。方法論雖簡單,但實踐起來並不容易。一個好的社群,其在“內容生產”和“內容消費”上必然會形成一個穩定的閉環,原則和策略地有效應用就是為了讓社群在內容運營上的良性迴圈更加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