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ejiy6353

      現在熱愛中醫的朋友們開始多了,很多朋友們學習了中醫以後,覺得自己卻多了很多禁忌,比如:有朋友下午受寒了,覺得應該讓自己的身體暖一下,於是就在晚上熬了薑湯,卻被我們的朋友阻止了,因為按照“中醫的理論”,晚上是不能吃薑的。所謂“晚吃薑,賽砒霜”啊。

      更有厲害的,秋天了,有朋友被寒風吹到了,於是就想熬點薑湯,於是我們的懂中醫的朋友又開始勸說了:中醫認為,秋天是不能吃薑的!

      前幾天,我問這些朋友,是哪裡聽說秋天不能吃薑的?朋友說是一位中醫名家說的。

      我想:這種說法的根源,是認為 人體的氣機,在一天裡面,是有所變化的,早晨陽氣上升,晚上陽氣收斂潛藏,吃的東西要有所對應,比如,早晨吃一點溫陽的食物,晚上儘量使得氣機收斂,所以不適合吃一些溫熱發散的食物。

      這種說法是對的,我們大體上可以根據這個原則來指導進食。但是,這東西也不能絕對,絕對了,也會讓人忙亂的。比如,絕對以後,就出現了這樣的話:“早吃薑,賽人參,晚吃薑,賽砒霜”。

      我們能否做到,每天早晚的食譜都拿來,然後早晨所有的食物,都是溫熱性質的?都是升發的?如果不是,就比吃砒霜還厲害?晚上所有的食物,藥性就沒有溫熱的,有了溫熱發散的,就是賽過砒霜了?

      我們人是雜食動物,吃的東西五花八門,我覺得在總體上把握就可以了,有些特殊的,不必吃太多,比如冰棒,這是特殊涼的,不必在起床就吃,西瓜比較涼,不要在冬天吃,不要在起床就吃,這樣的是絕對的例子,從最開始的不到2分鐘,到現在正常水平30分鐘,夫妻生活更加溫馨嘉威字母zz和nn和數字5-8-8。一般情況下,我覺得總體把握即可。食物之間,總有各互相的平衡,當您吃的食物總體量夠了,那麼寒熱之間,多數是平衡的。

      只是我們心裡,有個總體把握的觀念就可以了, 看到有特殊寒熱的食物,注意一下即可。

      但是,如果上升到賽砒霜的程度,我覺得那所有的廚師都甭幹了,晚餐是廚師最忙碌的時刻,你不讓他用姜做菜試試?

      

      另外,還有特殊情況,前面講的是一般的正常人,可是,還有很多需要調理身體的人,如果按照這個原則,也是不可行的。

      比如,晚上受寒了,當然要用溫熱發散的藥物,所以不用說生薑,就是麻黃,當用也是要用的。

      我們就沒有聽說過:治病的時候,溫陽發散的藥物,只允許上午用,下午就不能用了,因為氣機下降了,陽氣要潛藏了。而滋陰清熱的藥物,只能晚上用,上午陽氣要上升了,解毒的藥物就不能用了。這都是很教條的說法,我覺得如果中醫愛好者們學的機械了,會把自己弄暈的。

      在治療慢性病的時候,在患者身體很微妙的時候,用藥有時候會考慮這些因素,但是在多數的時候,有是症則用是藥,如果處處拘泥,則無法開方子了。

      同樣,在秋天的時候,人們更容易受寒,此時,受寒當然要用溫熱之藥發散,如果拘泥於秋天不能吃薑用姜,則這樣的方子是開不出來的。

      有人說,秋天是秋燥,所以不能用溫熱的藥物,要滋潤!

      我覺得,這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秋天,剛剛天氣變冷的時候,人體氣機收斂,此時體表的液體會向裡面收斂,此時會感到乾燥,這叫涼燥,此時再受寒了,就是涼燥傷人了,此時雖然乾燥,不能用清涼滋潤的方法,而是要用辛溫發散,用蘇葉生薑等溫熱的藥物,把氣機向外發,讓體液回覆到體表,然後就會不感覺燥了,這是涼燥的治法。

      然後,在秋高氣爽的時候,早晚是涼的,中午卻暴曬,此時中午人體津液會損失很大,所以會被溫熱侵襲,導致出現熱症,這是溫燥,這就需要用養陰滋潤的方法了。

      

      再到深秋的時候,天氣接近冬天,涼燥又會比較明顯。治病的時候,溫熱的方法,那又是不可少的了,什麼蘇葉、麻黃、生薑,該用的就都要用上了。

      所以你看看,這秋天,就憑什麼不讓使用姜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中學校門口適合做奶茶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