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醫患家
-
2 # 網易二月紅
現在已經是研究生了,說起當年解剖,已經沒什麼感覺了。本人臨床醫學,必學解剖課,解剖課分系統解剖和區域性解剖。學完系統解剖,在學區域性解剖的時候,就要親身經歷解剖了。
其實沒什麼,我感覺就是氣味比較大還比較辣眼。當初我們醫學院是每3個人一組,然後一個組一個大部位。我們那組是胸前部和背部的解剖,從皮下到脂肪層,淺筋膜,深筋膜,其中有血管和神經。解剖時不能傷了血管和神經。清楚的記得,解剖時我們那組其他兩個人是情侶,男的是我舍友,和我關係也不錯,結果可想而知,全是我一個人解剖的。由於分組,所以大家分著解剖,我那個相對來說比較多,因為只有我一個人去解剖,解剖室滿滿的都是那個福爾馬林味道,不僅沖鼻子還辣眼睛,長時間解剖,眼淚水和鼻涕就流下來了,哈哈,終於兩個晚上從6點到10點左右解剖完成。最後成績還是很優異
總之,假如你是這個專注,一定要認真學習解剖,對你未來的工作只有益處沒有壞處。
受邀回答嘉賓:北京協和醫院解剖教研室 阿偉)
作為醫學生,最神秘、最嚮往、最害怕的一門課就是人體解剖課。神秘是因為人本身對自身結構的好奇,嚮往的是可以探究人體結構的奧秘,害怕是解剖課往往有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傳說。但解剖學作為醫學最重要的基礎課之一,是通向醫學殿堂的必經之路。
第一次見到大體老師(屍體標本)的時候,還是有些怕怕的感覺,但心中也由衷的感激這些甘為醫學奉獻自己遺體的的捐獻者,也讓我們暗下決心,學好解剖學,學好醫學,今後做一位優秀的醫生。動手開始解剖時,每一刀下去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損傷到了重要結構,面板、淺筋膜、深筋膜、肌肉、血管和神經,一點點的展現在我們面前,人體結構原來是這麼的精密。
隨著學習的深入,恐懼的感覺已經消失殆盡,更多的是對人體結構的求知和探索。這個部位的結構為什麼和經典的解剖圖譜不一致,這個血管怎麼少了個分支,這個神經如果損傷了會對病人有什麼影響,浩瀚如海的解剖名詞,出人意料的解剖變異成為了這個階段的生活日常。最痛苦的是期末的解剖學考試,理論考試外加標本考試,這時還真有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感覺。
解剖的學習也應證了理論聯絡實踐的真理。光有解剖理論知識,做標本的時候照樣找不到結構;沒有理論知識的指導,更是無從下手。只有紮實的解剖理論知識,輔以細緻耐心的解剖操作,才能真正的學好解剖學,為以後的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