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糖尿病之友
-
2 # 天天聽健康
這個問題有一定的代表性。糖尿病人都知道在控制血糖的過程中,要嚴防低血糖的發生,從醫學的角度來說,當血糖低於3.9mmol/L時稱之為低血糖,可能會出現心慌、氣短、出冷汗等等的表現,一般處理原則是立即食用含糖較多食物來升血糖。
但是對於糖尿病人來說,所謂的低血糖不能以正常人的血糖標準來要求。這是因為糖尿病人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身體會對這種狀態有一個適應,當血糖下降時,機體要對新的血糖環境有一個適應,就象冬天家裡很暖和,外面很寒冷,無論是從家裡外出還是從外面回家,溫差很大時都會感覺一下子不適應。
所以,糖尿病人在降血糖時,醫生會告訴患者不能降的太快,也不能降的太低,否則就可能出現低血糖反應。比如患者的空腹血糖在7-9mmol/L之間,治療的要求是降到6左右即可,而且這個過程可以在1-2個月內實現即可。如果降的太快,一下子降到4-5mmol/L就可能會出現低血糖反應。
所以,對糖尿病人來說,降血糖時要注意血糖降低的幅度,避免一次降幅過大。有些糖尿病人為了降血糖,每次進餐很少的量,導致餐後血糖降的太多,比如從十二、三一下降到了六、七,雖然從數值上不屬於低血糖,但身體同樣會表現出低血糖的症狀。
當出現這種情況時,少吃一點食物是有必要的,把較低的血糖快速升上來,避免血糖降幅過大是應當特別注意的。要知道血糖長期波動過大,比高血糖的危害更大,更容易發生併發症。
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 mmol/L時即可診斷為低血糖。低血糖的臨床表現有飢餓、心慌、出汗、面色蒼白等。
當糖尿病患者出現飢餓、心慌等表現,查血糖高於3.9mmol/L,不屬於低血糖反應,就要考慮飢餓感的出現是否與飲食控制過度及飲食結構不合理有關,可在飲食方面進行以下調整,以減輕飢餓感:
1、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主食,但決不能不吃主食。主食是人體主要能量來源,吃主食可產生飽腹感。根據糖尿病患者日常飲食量、餐後血糖和體型,一般每天吃 5~8 兩左右主食。主食中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為粗雜糧,做到粗細搭配,如用梗米、全燕麥片、玉米、糙米、黑米、薏米、綠豆、紅小豆、紅薯等來替代精米、精面,有助於增加飽腹感。
2、如果主食減量過快,也容易出現飢餓感。因此,糖尿病患者主食攝入過多時,需要逐漸減量,每週減少主食約2~4兩,直到控制在合理水平。
3、糖尿病每餐食物中的有一半應該是蔬菜。蔬菜富含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腹感。進餐時,先吃蔬菜,如白菜、黃瓜、茄子、豆芽、菠菜、冬瓜,蘑菇等,再吃肉菜及主食,可以避免飲食過量,又增加了飽腹感,避免出現飢餓現象。
4、少量多餐。保持全天的總攝入量不變,增加用餐次數,將每日飲食攝入量分配到4~6餐中。例如從早餐中分出1兩主食上午吃,下午可吃點低熱量的黃瓜、西紅柿,睡前1~2小時少量加餐,保證胃內始終有食物,可防止出現飢餓感和低血糖的發生。
5、豆製品的熱量較低,富含優質蛋白質,是糖尿病患者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物。
6、經常感覺到飢餓、心慌,需要多監測血糖,監測是否出現低血糖,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及時調整飲食和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