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公子品史

    遇到長官投降這種情況,底下的士兵當然可以選擇是否跟隨,不過這個要看具體情況。在抗戰中這樣得情況是很多的,國軍成建制的投降日軍的也不少見,但是不是都成功的,有的將領只能帶幾個人,有的帶一整個的部隊。這個和他本人在軍隊的影響力有著很大的關係。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來談談這個問題:

    長官在軍隊裡面有很大的影響力

    軍隊是個特殊的組織,不只是紀律性方面,還有其他的組成因素。在民國軍閥大戰頻發的北洋政府時期,長官帶領自己部隊投降敵人的太多了,如30年代爆發的中原大戰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當時人數眾多實力強大的西北軍就是在蔣介石的金錢攻勢下瓦解了。從此馮玉祥一手打造的西北軍徹底沒落了,成了一支雜牌部隊。可見雖然馮玉祥在西北軍的影響力很大,但是在金錢的面前還是抵禦不了,西北軍真的是窮怕了,武器彈藥補給根本無法和中央軍比,就是軍餉也是拖欠很久,一旦遇到這種無法抵禦的東西,那怕是在厲害的將領也沒轍,畢竟軍隊就是一個需要花費大量金錢的地方,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就是這個道理,如果連軍餉都拖欠,吃的也不好,怎麼可能有戰鬥力呢。

    另一方面那個時期的士兵也都是很實際的,跟誰一起打仗都可以,關鍵得有錢拿,能吃飽穿暖,所以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他們很容易就和長官一起投降了。不過也有不投降的,那恐怕就凶多吉少了,畢竟大部分人是願意投降的。對付不願意的有的是辦法。

    長官在軍隊裡沒有影響力

    這種情況的話,長官要是投降的很難拉起一整個部隊和他一起投降。因為很多將領都對所帶的部隊不太瞭解,而且不熟悉自己部隊中下級軍官的情況,很難在這樣得部隊裡面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援,所以這種情況他一般只能拉和他關係比較親近的人一起去投降敵人,想把整個部隊都拉走是很難的。

    所以軍隊裡面長官的影響力是影響整個部隊的關鍵因素,尤其是自己一手拉起來的部隊,那種部隊是士兵只認自己長官的,長官也很容易把整支部隊給拉走。

    上面說的的是軍閥混戰的時期,到了抗戰時期情況又不一樣了,畢竟是反對侵略的戰爭,國軍中精銳的部隊真正投降日軍的還是少數,關鍵還是看長官的影響力了。

  • 2 # 詩泉虎詠

    在太原圍城戰中,出自西北軍系統的國民黨援軍30軍(只有軍直屬隊和27師),從西安空運進城後作戰非常勇猛,多次出城反攻收復被我軍奪取的山頭陣地。閻錫山大喜過望,重賞該軍上下,伙食供應也和留用日軍一個標準,待遇比閻的嫡系都要好。

    後來,閻錫山飛南京求援一時未歸,軍長黃樵鬆以為解圍無望,派人出城聯絡要求率部起義。雙方接洽後,黃答應無條件讓開所屬防區城門,讓我軍入城。

    但黃過於自信,忽略了閻多方收買對部隊的影響,在洽談起義時,沒有就部下升官發財等起義條件進行協商,由此埋下了失敗的隱患。

    當他找心腹師長戴炳南、主力旅長仵德厚商議時,二人一聽起義後僅是保持原建制,這邊既沒答應給他們升官,也沒說給金銀犒賞,就感覺是空口白牙沒誠意。

    所以,戴、仵二人當面滿口答應,出來一碰頭就變卦了。他們決定出賣老上司,換取個人升官發財。

    而出賣他的戴炳南、仵德厚則因此分別升任軍長、師長,並得到大把金錢、美女賞賜。二人一直頑抗到太原解放,才被捉正法判刑。

    而成功的例證,則是寧都起義。國民黨二十六路軍參謀長、地下黨趙博生和特支的同志聯絡主力旅長季振同、董振堂起義,董沒多想就拍胸脯表示無條件答應。

    季則很務實,堅持討價還價,從職務安排到家屬安置提了許多條件。剛開始,這邊提出編一個軍,季說我們人馬比林彪和彭德懷手下都多,至少編一個集團軍才行!

    最後中央覆電同意起義部隊編為第五集團軍(軍團),季振同任總指揮丶趙董振堂為副總指揮趙博生仍為參謀長,季的心腹黃鐘嶽由團長直升軍長。蘇區還給了一大筆錢財用於安置起義軍官家小,獎勵支援起義的骨幹,安撫動搖分子。

    宣佈起義前,參加者幾乎人人升了一到三級,還有"暴動餉"可拿,後顧之憂也得到妥善解決。最後,除掩護後路離南昌較近的一個團外,其他1.7萬千多人攜2.6萬多件槍炮裝備起義成功,紅軍主力一下擴充了五分之二,成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策動兵變參加紅軍最成功的範例。

    可見,投敵易幟不是兒戲過家家,在統一思想防止洩密的同時,還得讓參與者得到實惠,才能避免臨變反水,減少起義阻力!

    當然,季和黃因此留下壞印象,後來結局不好。

  • 3 # 天堂的團團要幸福

    什麼叫可不可以??比如法律規定不能闖紅燈,那麼你可不可以闖紅燈??事物都是有絕對性和相對性兩面的,絕對上來說,闖紅燈你是可以做得到的,因此是“可以”,但是相對上,闖紅燈損害了人類社會的公約,因此屬於“不可以”。

    這個話題其實是很深刻的,一般人根本離不清頭緒!事實上在yse/no的之間還有很多灰色地帶。有個典型的例子:柏林牆建立起來以後,東德規定將翻牆者射殺,於是很多人被射殺,等到德國統一以後,那些射殺百姓的士兵被推上審判席,他們認為軍人服從命令是天職,自己無罪,可是法官說“你們可以朝天射擊!因此你們是有罪的”

    你們有幾個人能從中獲得多少啟示呢?!

    懂得王陽明的“心外無物”,你就能分析的很透徹!什麼叫“皇帝的新裝”?就是當權者自以為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天大地大唯我獨尊,而其實他不過是百姓眼中的小丑…不過人類社會大多數人都是生活在對權威的信任中的,所以,皇帝的新裝其實並不是皇帝一個人的新裝,而是一大片人的新裝,如果穿這件衣服的人越來越少了,那麼意味著皇帝就要換人了……其實,這個世界上,很多國家已經沒用皇帝了,這真正要感謝的是資本家、科學家、哲學家

  • 4 # 李勉9

    指揮官投敵,部下收到並且確定一起投降的命令後,不得拒絕服從。

    這是一個軍事法理的一個,嗯,類似於悖論,而不是悖論的嚴密法理程式。

    首先,我就指出題目的不嚴謹。長官和指揮官不一定是劃等號的,也就是說,軍銜最高那個軍官,有時候並不擁有指揮權。

    我們打個比方,我軍一箇中校飛行員跳傘了,而我軍派出一支小分隊去搜救這位飛行員。那麼,其實小分隊的指揮官軍銜往往不超過上尉軍銜。在雙方匯合之後,高軍銜的飛行員並不具備對這支小分隊任何隊員的指揮權。往哪個方向撤退,用什麼方式走,還是上尉小隊長說了算數。這就是一個長官並不等同指揮官的例子。

    當然,在這個時候,上尉也無權指揮飛行員,只能採用協商的形式。因為並不存在隸屬關係。(也許出現衝突的時候,飛行員被綁著抬回去,這也不違背軍事原則。)

    大家也許會說,這是因為飛行員軍銜過高,壓倒了小隊長的軍銜,所以可以不服從命令吧。這個還真不是,那麼我們看看下面一個栗子。

    大家應該都看過《拯救大兵瑞恩》這一部電影,米勒上尉奉命去把雷恩從戰線上帶回來。雷恩是個小兵,米勒是上尉。可是米勒上尉是遊騎兵,而雷恩是101師的傘兵。米勒上尉只能用協商的方法,要求帶這個小兵走。雷恩當場表示拒絕。大家都有點生氣,可是無可奈何。相比較之下,在拿下機槍那一幕,因為傷心軍醫的死亡,又因為大家生氣不能槍殺投降的德軍,有個大兵當場就要不幹了,差點被中士槍決,鬧出一場風波。看見了,拒絕指揮官,和拒絕長官是不一樣的。

    也許大家又說,這個不是指揮官或者長官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不隸屬同一支部隊而已,相同部隊之中,軍銜高的有指揮權。這裡要說明一下,美軍中很多被徵召入伍的職業醫生,入伍就是少校,中校或者上校軍銜了。而,在實戰中,他們絕對不可能是指揮官。

    那麼,戰鬥軍官在同一支部隊裡面軍銜最高,會不會就是指揮官呢?

    老李,為什麼要大費周折的把指揮官和長官區別開來,就是為了一個重點:指揮官有指揮權。

    這個,很像一句廢話,可是偏偏不是。軍事法理恰恰就在於:

    必須無條件服從指揮官,因為他擁有指揮權。

    要想,不服從眼前這個人的命令,就必須讓他失去指揮權(不是教你殺了指揮官)。

    我記得在某一部美國戰爭片裡面,說起過這個問題。那是在一個潛艇裡面,要不要發射核彈,艇長和副艇長起了爭議。

    副艇長說:“根據美國海軍條例第&……%¥#條,我解除你的指揮權。中士,你現在卸下他武裝,並且將他關押在禁閉室裡面去。”

    看看,先解除指揮權,這就不算是不服從命令了。所以,這個軍事法理悖論並不是悖論吧。

    在任何軍隊裡面,一定是有這樣的條例的:當指揮官喝醉了,失去意識了,或者七七八八呱呱嘻嘻......的情況下,某某應該依據本條例,解除指揮官的指揮權。並由附近最高軍銜者或者最合適者接收指揮權......

    這樣的話,那位長官就不是指揮官了,他發出的命令也就不需要服從了。

    這樣就避開了悖論,而形成一個閉合的完整程式。當然,時候,這種緊急情況會有專案組或者是特別法律人員來慢慢考究,亂用這個條例,不僅沒了前程,還有可能會坐牢的哦。

    那麼,提出的問題,已經被老李細細破開了,大家該知道手下士兵有沒有權力拒絕服從了吧。

    如果是指揮官,那麼必須服從,同時新的指揮官的新命令,可以抵消失去指揮權的老指揮官(這時不改叫指揮官了)的舊命令。一切軍人,必須服從指揮官的命令!

  • 5 # 葛大小姐

    戰場上,長官投敵,手下士兵可以拒絕服從嗎?

    從古至今,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但在戰場上,如果長官投敵,手下士兵是否可以拒絕服從命令嗎?

    第二種情況:

    如果是沒有能力控制自己軍隊的長官,在戰場上投敵,將會發生兵變,甚至會出現成為光桿司令的情況,如果是這樣,即便是投敵成功,敵方軍隊也不會善待這些長官,畢竟對方沒有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另一種情況,可能會被不服從投敵命令的下級軍官或士兵打死。譬如唐明皇西逃的時候,士兵要求處死高力士和楊貴妃,這時連皇帝的權威都沒了,士兵自然抱團反而有很大力量;第三種情況是,投敵的長官會得到部分士兵的服從,與部分不服從投敵命令的士兵發生衝突,或者是一拍兩散。

    一般情況下,在戰場上投敵的都是貪生怕死之人,或是被對方拉攏收買之人。這些人沒有什麼信仰,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隨時投敵出賣自己的軍隊,這些人投敵往往會造成巨大的危害。古代和現代是一樣的,投敵的主動權不在士兵手中,而在於他們的長官,更在於這些長官有沒有能力真正控制住這支軍隊。所以,小編認為,在戰場上長官投敵,手下的士兵要不要服從,要區別對待。

  • 6 # 南朝居士

    這個分情況,就是這個將領對軍隊的影響力有多大,也就是私有化了沒有,

    很多人看這個問題,認為取決於士兵的思想和情懷,這個是扯淡,士兵是無意識的,他們只有服從,沒有選擇,因為他們很難產生串聯。

    他們不知道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不知道對錯,也不知道應該支援哪一方,他們只會跟著大部隊走,只會跟著上級走。

    所以,真正決定軍隊是否叛變的,是軍隊的歸屬問題。

    如果軍隊沒有私有化,而是歸屬於大軍事區統轄,將領想叛變,他最多隻能帶幾個嫡系走,運氣不好的話,可能被監軍軍官殺了,然後別人踏著他的人頭往上爬,頂替他的位置。

    如果軍隊私有化了,手下將領全都是他的嫡系,都是他一手提拔的人,那他想帶軍投敵,那就很容易了,沒有人能反對,監軍也不敢說話。

    所以,是否能帶軍叛變,取決於是否私有化了,而不是士兵的意識。

    你問士兵是否必須服從,還是那句話,士兵沒有意識,沒有選擇的權力,他只會跟著上級走,

    這些人為什麼將領下級的人事權必須歸於將領的上級,而絕不能是將領本人了,也為什麼必須有多名同級別的副職制約他了,就是防止軍隊私有化。

  • 7 # 鵬鵬鵬膨脹

    首先我們想象一下,雙方戰爭實力的不對等,長官對兩邊戰事的判斷,都有可能造成長官臨陣倒戈的情況。而一般情況下,普通士兵在“下服從上”的思想下會跟隨軍官的抉擇,就算出現少量反對也會被槍斃以服眾。那麼當部隊士官決定臨陣倒戈時,不願倒戈的士兵應該怎麼做?其實在歷史戰爭期間就發生過許多投敵事件,但結果只有兩種。

    第一種就是跟隨自己的上司或者長官一起倒戈,在一些解放戰爭電影中我們經常能看見我人民解放軍的政治攻勢使得一些“國軍”官兵思想產生了動搖一些基層軍官甚至發展到後來一些高階的將官帶頭率部起義,低下許多士兵也就跟著一起起義了基本上沒有出現過什麼槍殺自己上司的事情發生。在現實中最有名的臨陣倒戈當屬明末清初的山海關總兵吳三桂他的臨陣倒戈了,直接改寫了歷史。不官是野史中說的李自成霸佔了他的嬌妻陳圓圓還是正史中說吳三桂不願誠服與一個農民起義軍的腳下,反正吳三桂的這一舉動使他背上了千古罵名。他是吳三桂在投靠滿清軍隊的過程中就沒有人提出過反對就沒有人像通過殺了他來阻止吳三桂的這一舉動嗎?我個人傾向於沒有,因為從當下的一些史料來看吳三桂對自己是下屬是非常好的比起那些明朝末年吃空餉喝兵血的貪官汙吏來吳三桂做的還算是比較廉潔的,所以當他在山海關臨陣倒戈起兵投降與清朝時在他看來這是“棄暗投明”之舉。

    第二種就是下屬將臨陣倒戈的上司就地正法,還是先要說一下我們拍攝的一些影視劇中出現過的類似場面,與前一種不同自己是上司要臨陣倒戈投敵下屬會大義凜然甚至是大義滅親的幹掉自己的上司,這樣是事情共軍有“國軍”也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被下屬放黑槍或是當著面被幹掉的這些個將領或者說頭頭們平時就是個養尊處優或是飛揚跋扈目中無人之輩,他們平日裡對自己的下屬那叫是個威風凜凜啊,沒事時出來露個臉證明自己是這的頭兒有事了就找個種理由對託自己應該有的責任,甚至還栽贓陷害自己的下屬鬧的民怨沸騰。正好那些平時被自己上司打壓的下屬乘此機會幹掉自己是上司對外也有非常正當的理由。

    我們再來看衡陽保衛戰的時候方先覺打得極其英勇頑強,讓日軍付出了超過2萬人傷亡的巨大的代價而攻不下來,城市爭奪戰打得異常艱苦,方先覺以為部隊基本上傷亡殆盡了,就下令放下武器,結果是還有一萬多名正在與鬼子做生死搏鬥的官兵放下武器投降了,也沒看到那個把方先覺給斃了繼續戰鬥的。指揮官在戰場上要叛變,他會愚蠢到不跟任何部下商量,徵求他們的意見就下令投降嗎?任何一支部隊的指揮官他都有自己的盤根錯節的關係網,都有自己的鐵桿親信,能讓你隨隨便便說殺就殺了嗎?

    部隊軍官或者士官臨陣倒戈時,不願倒戈的士兵很少,服從是軍人的天職,一旦出現不服從的情況,只能說明這支軍隊在平時就有隱患。

    我們再看歷史上商周改朝換代的牧野之戰,商朝派出大量由奴隸組成的軍隊出戰,在戰場上奴隸們倒戈相向,使商朝最終戰敗。

    就像我是士兵,當我的上級倒戈,而我不願意倒戈的時候,那麼還是先服從命令,跟隨倒戈,再選擇機會逃出部隊吧。不要去想著打死軍官,領著部隊制止倒戈,要知道想倒戈的軍官不會給你機會的。軍隊的管理是階梯式的,什麼級別的人能接觸到哪種級別的資訊都有著嚴格限制。如果一個師旅級軍官決定叛變,普通士兵絕不可能知道他們將要做的是什麼,是誰讓他去做的。

  • 8 # 漩渦鳴人yy

    一般來講,如果長官真的要做出投敵的行為,當兵的是沒有辦法反抗的,為什麼?很簡單,長官要投敵,這是因為什麼原因,是對方給出的條件太過於豐厚嘛,並不是是因為對方佔據著主動,所以對面可以做出這樣的選項,就是可以讓你過來直接叛逃!畢竟許了那麼多的高官厚祿,如果沒命去享受,那你投敵圖個啥?

    一般來說,歷史上面一般來講,佔據優勢的一方,像佔據劣勢的一方的部分將領提出要你叛逃的這種問題的時候,這些處於劣勢方的將領,如果想要叛逃,手底下的士兵是不會多加阻攔的,因為都知道自己處於劣勢方,隨時都可能朝不保夕了,能夠活命,那自然是最好的事情。

    歷史上最著名的事情是哪一個呢?中興四將大家聽說過嗎?就是南宋岳飛,韓世衝等等齊名的四個將軍,叫做南宋中興四將,其中有一個姓劉,是一個專門逃跑的將軍,當然,逃跑的次數多了,宋高宗趙構自然也對他不放心,所以就讓她辭職。辭職了以後,宋高宗趙構為了掌握他手裡加這5萬的軍隊,派了一個文官過去。

    結果這個姓劉的將軍,手底下有兩個部下很有實力,在軍隊中威望很高,他一天派了個文官過來管他,倆人立刻就決定投靠敵人,可以在商量好以後綁了這個文官,後向北方靠攏,這個時候這個文官還算是有點兒理念 在戰馬上面掙扎了一陣子以後掉下來,然後把嘴裡面塞的布條吐了以後在那破口大罵,兩個胖國的將領說的,當時很多士兵都停下腳步,不想背叛,結果這兩個布將衝下來,兩刀搞定這個文官以後,其他的士兵還是老老實實的,5萬多人,呼呼啦啦一下子過了淮河。

    由此可見,這些將軍一旦要背叛手底下的士兵,一般來講是不會阻攔,因為從形式上面來講,確實他人比我強,我也不得不投降,不投降自己小命不保,投降啦,還可以有一線生機。

    但是這種事情有沒有例外的,也有,如果你去挑戰了一個士兵的底線,或者是士兵的尊嚴的話,士兵也會做出反抗,這就要看這個叛逃的將軍究竟做工作到底如何。

    比如說在抗日戰爭的時候,為什麼那麼多士兵要加入軍隊,保家衛國,不想做亡國奴,不想中國滅亡,對於很多人來講,他們的底線就很簡單,永遠不做亡國奴,永遠不投靠日本人,如果背叛了這個底線,很多人不僅自己饒不了自己,就連他身邊的朋友,鄉親父老都不會饒過他,所以某些人寧願死都不願意做亡國奴。

    同樣的道理,我們可以去看一下,在英國殖民地印度!本來約定好的起義時間卻突然提前了,發生了一件事情,就是因為有一些英國的軍官將牛油和豬油塗在了子彈的殼上面,印度的士兵要發射子彈的時候,嘴裡面必須叼著那個子彈,而作為穆斯林或者是印度教她是不吃豬肉和牛肉的,英國軍官的這個行動惹怒了那些印度的士兵,所以印度的士兵提前發動的行動,將一個想要背叛自己信仰的印度士兵給救了下來,然後發動了起義。

    此可見,作為一個軍事將領,首先得熟知自己手裡的事,並最終的底線究竟在哪,免得你背叛了士兵的底線,到時候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 9 # 農民視角看世界

    士兵可以拒絕服從不正當命令,但是這個條例在戰時就是一紙空文。從古至今都有殺威棒的說法,士兵從進軍營的第一天起所被灌輸的概念就是服從,並以服從命令作為天職。那麼長官投降士兵可以拒絕嗎?我認為必須認清幾點

    第一:做出決定的是首長個人還是所屬軍隊的領導集體,自己的直接上級和間接上級對此事是什麼態度。比方團長決定投降,這個決定是團長一個人做出的,那麼其他軍官均不同意這個時候就有譁變的可能,士兵只需選擇支援團長或者支援其他軍官就夠了。

    第二:軍紀是否嚴明,例如憲兵隊和崗哨以及兄弟單位的情況,能否允許個人做出選擇。像以前地方軍閥的話有點軍紀不嚴明直接逃跑的大有人在。

    第三:整個大環境如何,例如只是長官們因貪汙被發現之後因為害怕帶領部隊投敵。例如整個大環境導致戰爭失敗在所難免,或者是因為長官的害怕打仗而投敵。每種情況不同而要區別對待,最主要的是這個長官是直接上級還是間接上級。

    在戰時個人的每一個選擇都有可能危及生命,部門國家有規定士兵在一定情況下可以拒絕執行不恰當命令。例如不必要的生命危險,與道德相違背,違反憲法等。在任何情況下記住一條不要違背民族利益以及國際道德的事情,這樣無論戰爭走向如何戰爭之後可以避免自身受到侵害。

  • 10 # 逆轉天堂

    絕對可以。

    現代軍隊和古代軍隊有一個重要的區別。

    就是現代軍隊是有意識形態籠罩的。

    這個意識形態可以是宗教信仰,民族國家,共產主義,自由民主。

    總之,士兵不是為自己而戰的,而是為意識形態而戰的。

    在這個意識形態話語下,士兵的所作所為,即是正義,而投敵,士兵連自己這關都過不了。

    打個比方,你要參軍,參軍後中國政委就會對你進行洗腦。

    你打仗是為了什麼,是保家衛國。

    如果你的長官投敵,他是什麼,是漢奸,是國賊!

    繼而你就會得出要保家衛國,滅漢奸除國賊這個結論。

    如果漢奸賣國賊是要你聽他的話,不然就殺你呢?

    這個投敵的長官,如果不能消除籠罩在軍隊身上的意識形態。

    恐怕別說帶軍隊投敵,一旦被發現,怕不是立馬被打成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給高通交的18億美元專利許可費,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