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二郎神開天眼
-
2 # 體壇老大叔
首先說明一下,本人由於所處區域等部分原因摩拜的使用量大於ofo,因此比較偏愛摩拜。其次說一下問題的答案,這個問題有三個答案:摩拜贏、ofo贏和合並,以及另一個可能就是共存下去。
無論它們倆誰贏,憑藉之前的排布量和使用者習慣以及公司利益都不可能直接撤出市場,而是會形成第三個答案那樣,也就是合併。那麼一家獨大到底好不好呢?看一下之前的共享經濟(滴滴、快的、優步中國)在競爭時和合並之後的比較,你就會發現最好的結果共存下去。但共存下去的要求就是行業形成穩定的結構,而如今兩極爭霸(雖然還有其他共享單詞品牌,但無論影響力還是分佈率都和這兩家差距很大)則很難形成穩定的行業,畢竟穩定是一強一中一弱彼此差距明顯而不是如今的兩強一堆弱的樣子,所以共存很難。
因此它們只能憑藉現有的優勢進行競爭而看誰能最終奪取大市場吞併另一方了,而可能是所處區域等原因本人較看好科技感更強的摩拜。
-
3 # 腦洞新視界
我感覺摩拜應該會更長久些吧,但如今的社會是百家爭鳴的時代,ofo也會在這個時代中佔有它一席之地的,只是看它後臺怎麼樣?有財力支援就能玩長久
-
4 # Tech生活
現在來說摩拜和ofo的勝負,我認為還是為時已早。
不過,我們可以好好地來分析分析他們的異同。
先來說說身價這事,那自然是小黃車更勝一籌
就目前來看,ofo的估值比摩拜高出30億,融資總額也高出2個多億,在資本市場裡似乎更受青睞。加上ofo比摩拜的成本低,更容易大量投放市場,實現盈利。
同時,摩拜和ofo在使用者搶佔上也是你追我趕,難分勝負。
不過,低成本、高頻率的收益方式,是工業時代看中的回報模式,在如今的資訊化時代,究竟什麼才是ofo和摩拜的核心競爭力?
我們先來看看,作為摩拜的第一大機構股東——騰訊,當初在ofo與摩拜之間徘徊許久,在最後為何選擇了摩拜?
同為摩拜投資方的愉悅資本創始人劉二海曾公開分析道:騰訊沒有選擇ofo的原因在於他們認為ofo並無技術驅動的基因。
華平投資執行董事胡正偉也表示,科技與物聯網是摩拜最大的賣點,“至於ofo,他們對騰訊只有支付價值。”
如此看來,馬化騰確實極有可能就是因為一把智慧鎖,一份GPS定位,選擇了摩拜而非ofo。
據瞭解,摩拜單車每天收集的資料容量已經超過了1TB,其中既包括數千萬手機APP的使用者需求資料,也包括365萬輛單車的衛星定位、運動軌跡和車輛狀態等資料。
在這些海量的大資料面前,你覺得摩拜扮演的角色還僅僅只是簡單的共享出行工具嗎?
馬雲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說道:“人類正從IT時代走向DT時代”。這也意味著,當下已經開始從技術導向轉為資料導向,企業也從被動變得更加主動。
摩拜透過自身的技術優勢,在資訊化時代扮演的不僅再是一個共享單車的工具,更是一個持續增長的資料庫。
不過,ofo如今也積極地連結線下產業鏈,和傳統腳踏車合作,這也不失為另一條發展路子。
至於最後,摩拜和ofo誰會更勝一籌,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
5 # 老糊網際網路
個人傾向於摩拜會逐步佔據上風。
考慮點1:ofo以投放規模取勝的戰略,只有最快速度獲取規模的絕對優勢才有意義。隨著時間延長,技術短板會讓ofo越來越尷尬。鎖頭易破解問題,至今沒有解決。路上小孩子騎行現象多,本身照成不穩定因素。因為破解使用,車輛的損壞率大大提升。
車輛本身構造問題,也容易損壞。車胎、鏈條、座椅、支架、輪轂等各個位置都是易壞環節。
車輛損壞嚴重,已經影響了最早的忠誠種子使用者。許多使用者因為無法找到健康的車子,正逐步遷移到摩拜為代表的車子上。
使用者體驗下降、後期維護成本高昂、科技感缺失都會導致ofo逐漸在品牌商落後於摩拜。
考慮點2:摩拜更注重品質,包括設計感與質量,強調使用物聯網技術、電池充電技術、定位、大資料等作為共享單車的基礎。但是單量車成本高,前期投入成本巨大,規模與速度受到限制。再兼顧規模的情況下,保持高品質的定位,更容易後期爆發。近期支付寶信用免押金的措施,對行業還是會有很大影響。畢竟299的押金,交多了還是會肉疼。摩拜目前敢於交299的使用者,都是真愛啊。
-------
回覆列表
摩拜單車,真正在用心做。網際網路+單車,不能利用網際網路技術進行車輛維護,拿什麼來勝出?使用者都會明白,燒車燒紅包都是不可持續的惡性競爭行為。使用者們都真心希望,共享單車能良好發展,給社會提供持續高效便捷綠色的出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