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約翰

    先回答題主前面的問題:

    “說北洋軍閥統治中國的時期,即使在極為劣勢的情況下,對外態度也非常強硬。”

    評價這句話說直接點就是——放屁。(不是針對題主)

    北洋軍閥強硬?強硬在哪裡?二十一條拒簽了還是巴黎和會不認了?是收回租界了還是驅逐駐軍了?是外戰獲勝了還是收回失地了?都沒有,那這個“強硬”,體現在哪裡呢?

    實際上,論攫取中國的主權和資源,北洋時期還要甚於大清。大清雖若,可好歹也是個統一的國家,要從大清身上割塊肉下來,也得威逼利誘讓大清中央政府服軟。可北洋時期不同了,全國軍閥林立,各路軍閥為了擴充自己的實力以贏得內戰,自然要爭相投靠帝國主義。如吳佩孚投靠英美,張作霖投靠日本。帝國主義國家不是慈善機構,不會平白無故的給你幫忙,幫忙的代價自然是出賣國家主權。不要被什麼張作霖戲弄日本人的段子騙了,比賣國,沒幾個人比的過張作霖。

    如果論國際地位,其實“國際地位”這四個字是近代世界才形成的概念。古代世界沒有什麼“國際”可言,地理知識太落後,各國對其他國家都一知半解,所以並不能直接比較什麼國際地位。

    明朝在世界中的巔峰時代自然是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讓大明的國威縱橫四海。可是在鄭和下西洋以後,明朝的海禁政策就愈發嚴峻起來。明朝的國際影響力迅速降低,靠著走私犯給西洋倒賣瓷器茶葉來讓西方人知道中國。在早起的地理大發現時代,明朝幾乎一事無成。

    隆慶後明朝開放海禁,大量白銀透過貿易順差輸入了中國,明朝在世界的地位突然重要,可是隆慶後明朝不到一百年就走向了崩潰,所以說在世界的地位,實在很難評價。

    清朝繼續執行著明朝的海禁政策,與外界的聯絡也很少。不過清朝在中前期對外戰爭的戰績倒是很不錯,基本都能打贏,無論是東北的北韓還是西南的緬甸,清朝都能夠戰勝,應該說在亞洲範圍內,清朝的地位還是很高的。可是由於長久的閉關鎖國,導致清朝對於外國的無知已經達到了一個驚人的地步。馬格爾尼訪華的時候英國已經是日不落帝國了,在清朝皇帝的眼裡卻只是個可憐的島主而已,真是貽笑大方。

  • 2 # _樂58495215

    這個比較,很尷尬!明朝時期和清朝早期,歐洲開始文藝復興,為資產階級革命做鋪墊,但是經濟形勢還是農業經濟,農業文明的情況下,當時任何國家都不可能與中國抗衡,但是從18世紀中葉開始,經過資產階級革命的英國開始工業革命,之後歐洲逐漸都開始工業革命,東西方差距迅速拉來,一直農業文明的中國王朝最多也就見過能征善戰的遊牧民族,根本不知道工業文明的強大,這個時候肯定西方要遠強於東方!鴉片戰爭之後大清洋務運動,從1860年到甲午戰爭確實迴光返照了一下,國力和國際地位有一定提高,但是甲午戰爭和庚子國難,徹底讓中國淪為弱國,背上沉重的負擔!這應該是中國和西方差距最大的時候了,北洋政府接手的就是這麼一個王朝!北洋政府當時國內內亂,軍閥混戰比較嚴重,但是相對來說還是比清朝改觀了很多,被日本威脅二十一條最後籤的民四條,收回了外蒙,維護了國家領土沒有因為大清遜位而分崩離析,出國護僑,有了中國的文藝復興,新文化運動等,但是從根本上還不能改變落後的現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兒園小朋友該不該每天給零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