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娛樂獨角獸

    “能夠有機緣做這件事情,我想是上天賦予我的使命。”

    很榮幸,能夠在節目播出前採訪到江湖人稱“老爺子”的孫冕。

    孫冕是誰?就算沒聽過這個名字,你也應該聽過《新週刊》。1977年,20出頭的孫冕踏足媒體圈,從在《南國戲劇》雜誌做編輯到1987年參與創辦中國第一份彩印娛樂報紙《新舞臺》,從1992年創辦三九廣告傳播公司,拍攝中國第一支名人廣告《三九胃泰·李默然篇》,到1996年創辦有態度的雜誌《新週刊》。孫冕在媒體圈一干就是40年。

    不僅如此,從2003年到2010年,七年時間,他先後攀越了雲南哈巴雪山、四川四姑娘山大峰、歐洲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峰、新疆慕士塔格峰、西藏啟孜峰、印尼最高峰查亞峰,以及珠穆朗瑪峰。登上珠穆朗瑪峰時,孫冕已經57歲,也正應如此,他創造了兩個世界唯一:全球雜誌創始人中唯一把自己雜誌旗幟舉上峰頂的、全球從北側登頂的年齡最大的華人。

    此外,眾所周知的老兵扶持計劃以及行走的力量,處處都有孫冕的身影。而這一次,天性愛折騰的老爺子,把目光放在了傳統文化和傳統匠人身上。

    早在《百心百匠》開播發佈會時,作為節目出品人的孫冕如此說道:“在中國被譽為全球製造業中心的今天,我們卻很少去回頭看看,很多工匠藝人已經是最後一代的傳承者,傳統文化正在消亡的今天,我們這代人守土有責。”

    採訪間隙,老爺子也頻頻熱淚盈眶,可以看得出,他為這檔節目,為傳統文化投入了太多太多。而這檔節目究竟怎麼樣?馬上就要知曉了。

  • 2 # 文化匠人館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百心百匠》這檔節目,這應該是我近期看過的所有節目中,最想推薦給大家去了解熟悉的,沒有之一。

    最初看宣傳片花時,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心酸,淚目,那一雙雙荊棘的雙手,那一個個不願放棄技術的決心,那一絲絲找不到後人相繼的無奈,僅僅是那短短的三分鐘,就足以看出節目的用心,“文化傳承,匠心尋根之旅”,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落實起來的困難卻超出我們的預知。

    《百心百匠》已經播出的兩期主題圍繞“蔡侯紙”,展開了傳統的“古法造紙術”,對蔡侯紙印象深刻的是李亞鵬形容的千年不腐,而要製作這樣一張堅韌的紙張,卻要經過剝皮、泡水、蒸皮、清洗、踏對、切番、舂搗、打漿、抄紙等36道工序,另加72道小工序,看似簡單的紙張,背後要經歷的種種程式以及想象不到的傳承與匠心,不禁讓人心存敬畏。

    節目出品人孫冕拜訪了一位高齡老人,從事造紙技術75年,當他的一雙似樹枝一樣的乾枯老手出現時候,戳中淚點的何止是現場的孫冕,老人是用他的那雙手去琢磨古人留下來的家產,他在用自己的行動堅守著這份前輩留下的傳承。

    看過節目的朋友都知道,主人公都是頭髮花白的古稀或耄耋老人, 即使是令人稱奇的國粹技藝也不的不面臨傳承困難的尷尬處境。節目中有一幕是李亞鵬在拜師宴上,和十七歲的傳承人聊到堅持的話題,的確,十七歲的小孩,還這麼小,他也想和其他同學一樣,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技藝的傳承是很重要,但是為了生活,他們也不得不低頭面對現實。文化傳承的斷根現象也因此變得越發嚴重。

    手工匠人的未來,傳統工藝的未來,將如何走向?這是我們觀看節目最值得深思的問題,傳統工藝,傳承匠心,這都不應該僅侷限於口頭或者是被供養,而應該是實實在在的能被人所懂,被人所延續。

    (小知識補充:蔡侯紙是由東漢和帝時中常侍蔡倫改良發明,他在總結了前人制作絲織品的經驗基礎上,利用樹皮、麻頭、破布、漁網、經過挫、搗、抄、烘等一系列工藝加工,造成了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分享刨腹產心得,及產後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