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時光網訊 2018年2月16日是農曆大年初一,這也是春節檔開戰第一天,屆時會上映《西遊記之女兒國》《捉妖記2》《紅海行動》《熊出沒·變形記》《唐人街探案2》等多部國產大片。   雖然春節檔還有段日子,但有關春節檔的各種訊息已經開始刷遍社交媒體了。除了《捉妖記2》放棄3D格式之外,今天最重要的業內訊息是今年春節檔票補受限。這項措施有春節檔的各大片方聯合提出,具體內容就是屆時全國影院票價不低於19.9元,單部影片補貼不得超過50萬張。
10
回覆列表
  • 1 # 大道是天道

    電影票補是市場行為,行政之手不應干預

    江德斌

    今年的春節檔,觀眾恐怕再也買不到8.8元、9.9元這樣的超低價電影票了。近日,一則電影票補將受到限制的訊息傳出,具體要求為:從2月15日(除夕)至3月2日(元宵節),全國影院票價(普通觀眾實際支付部分)不低於19.9元,有特殊身份或條件限定的長期合作等不在其列。此外,補貼票數也有一定限制,單部影片不得超過50萬張。這一訊息已得到春節檔上映影片片方的確認。

    電影票補是在購票平臺出現之後,為了爭搶使用者和市場份額,產生的一種市場競爭行為。由於票補將虛高的電影票價拉低,吸引到眾多觀眾從平臺購票,進而培育了市場消費習慣,如今購票平臺佔據了絕對份額,觀眾已然習慣在平臺上購票、選座,消費體驗感非常好。

    而且,票補帶給消費者實惠,一定程度上激活了電影市場,引導更多人走進電影院,亦為影院創收,乃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如今,卻用行政之手干預市場行為,限制電影票補,實則是不明智的,乃是妨礙市場競爭。

    眾所周知,春節檔是電影熱賣期,放映新片集中,觀眾消費熱情高漲,上座率很可觀,對票房的帶動效果明顯。為了爭取更多的曝光率,吸引更多觀眾入場,無論是平臺還是製作方、發行方,都會想盡辦法開展營銷活動,其中票補就是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而這樣的策略,這幾年經常使用,各方皆大歡喜,充分展示出市場化的效率,何樂而不為。

    此前幾乎所有影片都存在票補,價格也越打越低,甚至出現過1元票,平臺也虧損嚴重,但是“票補大戰”培育了市場,也促進了競爭,將部分弱小的平臺淘汰掉。隨著購票平臺市場格局的穩定,前些年轟轟烈烈的“票補大戰”,這兩年已不多見了,只是在節假日期間、部分大片上映之際,才出現一些票補促銷,力度也減弱很多,基本要靠使用者去搶才能享受到。可見,市場這本身就在進化,平臺和製作方、發行方會根據市場狀況,選擇最適宜的促銷方式,監管者又何必操這份心。

    現在每年上映的影片數量很多,型別多元化,觀眾口味也趨於分散化,某些爛片即便搞票補也沒人看,而精品即便沒票補也不愁觀眾捧場,這也是市場競爭的結果。而且,從電影票房的歷史情況看,商業大片往往會佔據主要份額,這跟電影的視效、情節為主的特性有關,目前影院硬體設施投資浩大,也主要適合放視效大片。

    何況商業大片的投資額度一般較高,有充足的營銷費用,給觀眾讓利有何不可,如果強硬推行“限價令”,它們還是會想辦法繞開的。電影公司賺到錢後,才能拿出更多錢去補貼那些不賺錢、甚至於虧錢的影片,這也是市場規則造成的。

    如果真是為了小片考慮,其實可以建專業的文藝片影院、探索性影院等,鼓勵這些小眾化影片在特定影院上映,自然會促進觀眾分流,也能形成更多選擇機會。

  • 2 # 鯨魚電影

    我想,即便是最低票價不準低於19元了,也不會影響大家春節期間去看電影的熱情。因為大過年的,一般的商家都停業了,上至一線城市,下到小縣城,能依舊對外開門營業的娛樂場所,也就只有電影院了,而且電影院還適合於任何年齡段的群體。

    正因為看電影是春節期間少有的娛樂消遣活動,你根本沒得選,才讓片方和有關部門有底氣在這個節骨眼設定電影票票補的限制。這有資料為證,2017年上半年票房最高的幾部電影,《乘風破浪》《功夫瑜伽》《西遊伏妖篇》《大鬧天竺》,全部都是春節檔期問世的。春節檔已經成了一年當中,潛在票房儲備量最高的檔期,所以早在半年前,2018年的幾部春節檔期電影,就已經虎視眈眈排好了位置,陸續放出宣傳資料,打算在這半個月時間裡猛撈一筆。

    在此之前,很多人都可以透過購票平臺,買到8.8元、9.9元等個位數的低價票,這是因為片方為了搶佔上映最初幾天的排片量和上座率,自己往裡面砸了3000萬-5000萬左右的票補,即你花8.8元、9.9元之外剩下的那部分錢,都是片方他們自己掏腰包補上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你花了8.8買的電影票,但票面上寫的卻仍是25元,或30元。這對於觀眾來說的確是一件好事,花更少的錢,看更多的電影。

    但是也有業內人士擔憂,這麼做其實是一種以價換量的惡性競爭。因為只有那些投資巨大、資金充足的大公司有能力這麼多,而那些中小成本的電影,他們沒有錢做票補,從而排片和市場被大大擠壓,是一種非常不公平的競爭方式。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這樣會使得觀眾形成一種消費模式,即只買便宜的票,那麼就會造成當票補取消了之後,觀眾就不願意再花錢去買票了,說白了這無異於是飲鴆止渴,短時間內會引流成功,可是長遠來看對電影市場是有潛在危害的。

    也許國家已經注意到了這種現象所帶來的雙刃劍效應,所以才會把最低票價的限制提高。這對於二三線城市的觀眾來說,會造成消費心理和習慣上的變化,但對於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觀眾來說,其實影響並不大,因為他們平時買電影票,基本都沒有買過低於30元錢的,所以什麼不能低於19元的票價,對他們根本不構成任何威脅。

    (鯨魚君)

  • 3 # 影視觀察家

    由於票補的“主力”是網路購票平臺,所以目前開啟幾大購票平臺,19塊9的票比比皆是,只要購買預售票,基本都能撿到19塊9的便宜,各大平臺之間也具有“排他性”,也就是說,如果發現某平臺上某一部電影的預售票不是19塊9,那麼開啟另一個平臺,它一定是最低票價。也就是說,無論你現在在哪個城市,春節要在哪裡看電影,只要現在下手,肯定能夠買到不到20元的電影票。但是規定也說明,單片票補不能超過50萬張,也就是說,如果預售超過了50萬張,那麼到了春節檔,就只有最低票價定價的電影票,而沒有19.9 的電影票可買了。當時各地的最低票價千差萬別,超一線城市、一線城市的票價可以比19塊9高出三四十元,而一線城鎮院線的最低票價也只有20多元,所以目前19塊9的預售票可以說造福的是春節仍留在一線和超一線城市看電影的觀眾們,小編詢問身邊的這部分朋友,很多都已經購買預售票,因為春節當要看電影,優惠三四十元這件事比花費十元還是二十元這件事更有吸引力。

    另一部分堅定表示不會受最低票價影響要去看電影的人群則是電影或電影中某位演員的擁躉,小編在採訪過程中,有《唐人街探案》的忠實粉絲,有趙麗穎的影迷,有對《紅海行動》倍感期待的軍事迷,他們都表示票價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選擇合適的地點場次觀影,選擇邀請一起觀影的同伴,甚至準備“二刷”等等因素都比“票價”要重要,“只要不是誇張的天價,我都應該能接受。“

    限制票補,雖然減少了8塊8,9塊9的低價票,但從目前的採訪情況來看,對大家購票觀影並沒有造成太大的抑制,畢竟大家都知道一個健康的有利於電影長期發展的市場,比殺雞取卵的”十塊錢“重要的多。還有被訪者話糙理不糙:”說實在的,真在乎那十塊錢的人,也沒有那個閒心進電影院看電影。過段日子,在家裡找人借個會員就都搞定了。“(D180136)

  • 4 # 雨妖

    截止到目前,總共有包括《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西遊記之女兒國》《紅海行動》《祖宗十九代》等11部影片會在今年大年初一上映。相比過去一年,今年的數量又有了增長。這說明了什麼?——春節檔這塊蛋糕足夠大,去年《西遊伏妖篇》《功夫瑜伽》《乘風破浪》《大鬧天竺》的“四國殺”並未將春節檔的票房潛力挖掘殆盡,市場上仍舊存在巨大的操作空間。因此,今年才有更多的作品加入春節檔戰團。說白了,就是大夥的錢包還沒被片方掏空。這些,自然不是妖叔信口雌黃,如此多的影片扎堆春節檔,既然大家紛紛選擇正面對戰,這都是經過反覆調研、論證的結果。至少在片方看來,觀眾是會買賬的。

    說完主觀因素,再看客觀。拋去進口片不談,只說中國產片,有心的觀眾不難發現,近年來春節檔上映的作品幾乎代表了全年影市的最高水平。拿2017年春節檔至今的電影市場來看,真正算得上具備市場號召力的中國產電影無外乎《戰狼2》《羞羞的鐵拳》《前任3》《芳華》《悟空傳》《追龍》《英倫對決》《妖貓傳》等片,滿打滿算不足十部。而短短七天的春節檔,就雲集了《捉妖記2》《唐探2》《女兒國》《紅海行動》《祖宗十九代》五部超大體量作品,放置在其它檔期,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輕鬆做到“大殺四方”,這說明了春節檔已經成為了全年質量最高的一個檔期。好電影不怕觀眾不買賬,即便票價並沒有想象中那麼低,此其一。

    記得2010年之前,彼時春節檔剛剛興起,每逢春節,妖叔經常會被主編指派撰寫類似“春節期間市民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看電影漸成主流”的新聞,但最近今年這樣的新聞已經很少見諸報端。這說明了什麼?不是大家不去看電影了,而是看電影真的成了習慣,成了大家司空見慣之事,沒有了新聞性,沒有了報道的必要。當然,每到大年初一去各家影院走一走,看看票房的情況,這是妖叔多年來的習慣,拿最近幾年親眼所見來說,每一年都呈現出顯著增長的趨勢。去年大年初一,幾乎每一家影城都出現了一票難求的情況,中午過後再去買票,觀眾根本沒有選擇觀看哪部電影的可能,想要在一兩個小時內進到影廳觀影,只能碰運氣哪個場次在邊邊角角還有餘票,而這些餘票也極少有連座的機會。這再一次說明了春節電影市場的火爆,在這種情況下,19.9元和9.9元到底還有多大區別,不言自明。

    而不要忘記的一點是,即便過往幾年春節檔存在9.9元低價票的情況,這些看電影的觀眾也很少有人能成功搶到,或者說很少有人具備提前幾天,甚至十幾天預先搶票的意識,大多都是臨時決定,到影院直接購買60元、70元的原價票。這樣,最低票價到底是9.9元還是19.9元就更沒有什麼值得討論的意義了,絕大多數觀眾還是會選擇走進影院。

    最後問一句,大年初一,除了這些大製作,有哪位朋友會為下面這部“神作”買單呢?

  • 5 # 科技商業內參

    好片,不論有沒有票補都會去看,因為值得。爛片,有票補也不會去看,浪費時間。

    今年的“限補令”對於電影市場來說是好事兒。

    什麼是票補呢?簡單來說,就是片方或者發行方以低於電影票定下的最低價格賣給觀眾,以低價作為營銷手段,增加觀影人數,誘惑影院增加排片,美化票房。

    很多片子口碑並不好,但是票房很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片方給出了了很多票補,而影院也會因為高票補,增加排片量。

    這樣以來,一些小成本製作的電影,以及一些文藝片,因為沒有資金進行營銷、支出票補,在影院的排片量被擠壓的少得可憐,更不會有多少票房收入。

    之前的紀錄片《二十二》,以及導演下跪求排片量的《百鳥朝鳳》就是例子,如果不是有知名圈內好友發聲,不是有知名導演的推薦,這些片子或許就此埋沒,沒有關注、沒有傳播、沒有票房,甚至連製作成本都不能收回。

    但不是所有的文藝片和優秀的紀錄片都有這樣的運氣。

    所以這次的賀歲檔“限補令”,不僅僅是對於爛片營銷的抵制,也是給小成本製作以及小眾的文藝片、記錄片等在電影市場公平競爭的機會。

    2018賀歲檔電影名單已經出爐,片子的質量參差不齊。但是一眼就能看見《逐夢演藝圈》,像這樣的爛片,還未上映已經被扒的底朝天,還是非常想看看在“限補令”下,票房能不能像前期發行的海報一樣糊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莜麥、蕎麥和燕麥的區別和營養價值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