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風即風

    對西夏是比較多勝利的,除了大家非常熟悉的名將狄青大敗西夏,迫使李元昊上表宋廷稱臣以外。還有宋哲宗時代對西夏的大勝——全面收復河湟,且從此反超西夏而不為人所知的史實。

    其實之前北宋已經收復過一次,就是宋神宗時期的“熙河開邊”,在那次宋廷在宰相王安石的支援下,由王韶主持,先後收復了宕、疊、洮、岷、河、臨(熙)六州的戰役。

    但是,之後由於神宗崩後在高太后把持下的朝政中,發生了對王安石為代表的“變法黨”就是「新黨」予以毀滅性的『車蓋亭詩案』後,高太后這個不懂事的娘們又把舊黨的慫恿下把神宗朝好不容易打回來的部分河湟地區又給回了西夏。

    “元佑五年,春二月己亥,夏人來歸永樂所掠吏士百四十九人。遂詔以米脂、葭蘆、浮圖、安疆四砦還之。”——《宋史》

    元祐八年哲宗親政後,除再度收復「青唐」外,還在西夏梁太后率二十萬大軍親征的「洪德堡戰役」中大敗西夏,使宋夏之間的實力對比從此發生顛覆性的轉變。

    接下下來分別在兩次“平夏戰爭”中幾乎打到西夏亡國,最後不得不向宋廷跪地求饒。

    宋哲宗年間的宋國版圖達到了北宋歷史上的最大。

    非常的可惜,若不是哲宗英年早逝,而且黨爭繼續內耗,收復西北養馬場的北宋幾乎100%會走向強盛。

    對遼方面,只有一場可以稱得上大勝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聖宗統和二十二年的『澶州之戰』。

    這次戰役中宋真宗御駕親征,幾乎可以滅了二十萬南侵的遼軍,然而最終因真宗的懦弱而簽下了《澶淵之盟》而結束。不過,戰場上的確是以宋廷獲勝而停戰的。

  • 2 # 知魚197274615

    北宋王朝並不虛弱,在歷史上創造了中國古代最繁榮的文化與經濟,比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有過之而無不及,無論是民間的手工業,製造業,還是文化方面的詩詞歌賦,文學家,藝術家,思想家的數量以及擁有的人口數量,經濟實力都達到了宋以前歷史的最巔峰。但遺憾的是:北宋幾乎沒有取得一場對外值得稱頌的重大軍事勝利!雖然與西夏的交鋒中一直處於優勢,但都算不得稱頌,西夏本來就是在北宋的統治內建國稱王的。究其原因這是黃袍加身的始因,使得宋崇文仰武,不乏名將與武將世家確屢戰屢敗,國土越戰越小。其次就是提前進行的“杯酒釋兵權”,當時燕雲尚未收復,趙匡胤本身有能力有魄力,加上他在軍中的威望,士卒的善戰,即便杯酒釋兵權後也有能力擊敗遼軍收復失地。但是傳說中的“斧光燭影”發生了,趙光義與其兄的能力就差遠了,加上軍中一流上將也退了,估計心裡也是等著看他的笑話,所以才有雍熙北伐之敗,使得北宋從此犯下了恐遼症,所以到後來即便有有優勢兵力且初戰告捷還是簽下了“檀淵之盟”,到後來狄青的結局,以及“東華門外唱出者方是好男兒”的盛行天下,使得軍中將官武將世家人人自危,強大的西軍甚至有養西賊而自保的嫌疑!北宋一朝武將幾乎沒有獨立統兵作戰權,即便想好好打個勝仗都怕落到狄青的下場,不然也輪不到童貫統軍(太監,沒後代所以放心),促使了聯金滅遼的錯誤政策,至使北宋滅亡!

  • 3 # 朔風飛揚鐵甲依然在

    北宋因為沒有養馬地,嚴重缺乏軍馬,只能以步兵為主,依靠城池關塞被動防禦來自北方和西部的遊牧民族的攻擊。缺乏戰馬,軍隊缺乏機動性和衝擊力,面對遊牧民族的騎兵,勝了也就是擊潰戰,不可能打出殲滅戰,因為追不上;一旦敗了,步兵跑不過騎兵,基本上就是全軍覆沒。所以,實際上北宋軍隊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因為如果能有戰鬥力早就被滅了!至於勝仗,最典型的應該是西軍採用穩紮穩打的堡壘戰術,已經打到西夏國土上,並且對西夏形成優勢,然而,因為司馬光這個老匹夫,為了反對王安石變法,以及對武人的蔑視,居然主動對西夏示弱,把西軍將士用血汗贏來的土地又送給西夏!

  • 4 # 鳳熹湯館

    北宋在其存在的一個半世紀內,先後與遼、夏長時間並存和對峙,並分別同他們發生過多次大規模的戰爭,那時期的“軍事情報”一直存在重要的軍事政策。北宋不同時期的臣僚對軍事情報的重要性都有相應的認識,有著不同程度的指揮和參與軍事活動實施,因此軍事情報工作的優劣對於北宋外交政策的制定與實施和對外戰爭的勝敗都有相當大的影響,而北宋國家戰略決策的制定也影響著軍事情報領域工作的正常進行。但也有很多時候都是處於“平時無事,臨事抱佛腳”的狀態,使情報工作跟不上政策的需要而影響了外交和戰爭的順利進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右小腿靜脈曲張嚴重,做完手術還能暢快地跑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