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賈敬華
-
2 # 喻拓
共享單車平臺的跨界合作是必然的,在目前行業兩大巨頭相持不下的情況下,任何一方都難以自立,難以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從模式和產品上看,摩拜比ofo更急,運營壓力更大。
因為資本的關係,ofo和滴滴的合作來的更為早一些,也顯得順理成章。從行業體量上來講,滴滴和ofo也能夠很好的互補。對於摩拜而言,選擇一家網約車進行跨界合作是完全沒有毛病的。
兩者都是基於使用者出行的專案,也能完美銜接打車到騎車的出行需求。理想狀態下,雙方使用者能夠相互融合,相互轉移使用者,順便增大業務規模。即使業務融合不太順利,雙方在對方平臺的品牌曝光,對雙方而言也是百利而無一害。
-
3 # 李俊慧
首先,從“網際網路+交通”或“網際網路+出行”角度看,摩拜單車在APP端接入首汽約車,使得摩拜單車使用者可以透過其APP解鎖單車外,還可以叫車,這顯然拓寬了摩拜單車APP的出行服務形式,有助於滿足其使用者多樣化的出行需求。
其次,而從打造出行平臺來說,是基於地圖的出行,還是基於出行的地圖?卻反映了不同的出行服務選擇或發展路徑,前者包括高德、百度等地圖廠商,後者則以滴滴、摩拜、首汽約車等為代表。
比如,當前在高德、百度等地圖APP中,既可以約網約車,也可以解鎖共享單車,還可以導航指路等等。
因此,對於摩拜等單車平臺接入網約車功能,對於強化出行平臺入口的價值很大,現在可以接入網約車,未來也可以接入公交、出租、高鐵、飛機等等。
簡單說,從打造出行平臺角度來看,接入網約車是摩拜單車平臺化的必然需求。
最後,還有一點不容忽視的是,雖然當前摩拜和ofo均對外否認合併的可能性,但是,其背後的資本或股東,可能並非持相同態度,因此,從合併的定價、估值及佔股比例角度看,摩拜單車平臺化,接入網約車功能,有助於提高其在可能的合併談判中的議價能力。
-
4 # 網際網路指北
一點也不奇怪,因為網際網路所有參與者都不是無限的:人們可以使用產品的時間有限、創業者可以覆蓋的領域有限、市場可以滿足的消費場景有限,資本支援起步的精力有限、甚至手機的儲存空間和資料流量也有限。
支援寶為什麼要在錢包屬性之外不斷畫餅?也是為了儘可能地將使用者留在自己的產品裡,儘可能地淡化屬性相近的競品之於使用者的存在意義,利用惰性為獨立生態閉環提供基礎,維度更加豐富地利用有限資源。
至於“出行場景虛幻、盈利太難”之類的焦慮,其實當共享經濟變成一個什麼都可以往裡裝的框,早就不再是決定生死的風口了。一年前我就曾經在文章裡點評過:“當騎行的背後帶動了次生行業的發展,當騎行的規模影響了市政建設的規劃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當騎行的意義被媒體當大到了社會問題的思考層面,共享單車這門生意的主動權已經不在這些入場者們的手上的。”
它可以成為創業的框架、可以成為創業的思路、可以刺激現金流動的新方向,簡而言之最現實的意義在於發現了新的流量紅利。
是的,僅僅是發現了新的流量紅利就足夠了。對於用最快速度攫取了最大資源的網際網路行業而言,市場環境幾近飽和的情況下,即使是從90%到91%的探索量變化,也足以為網際網路風口的軟著陸(或者轉型期)創造足夠的緩衝時間。
所以共享單車從來都是一個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的行業,人們在它身上的寄託很多,也慢慢讓行業出現了脫離行業基礎的發展現狀,而這種概念性的新生事物也最終會回到商業本質上,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當初高喊著“填補最後一公里”入場,作為子集也終究回到了“出行母集”之中,也算是一種不錯的結局。
-
5 # 泡泡92504336
你們考慮過出租車司機的感受嗎?你們知道他們一家老小就指著這吃飯嗎?你們為什麼非要把客運市場搞得烏七八糟的?你們的車有營運資質嗎?出了事怎樣為顧客維權?你們只知道為自己的利益而前行顧客的生命安全你們想都不想,毒駕,無證駕駛,毆打顧客,強姦,變態的司機你們怎樣解釋?滴滴的市值幾年間翻了n倍,哪來的?司機沒掙到錢乘客安全沒保證,你們怎樣解釋?一個凌駕於法律之上的公司有何責任感?希望大家都看清楚他們的真面目。
-
6 # AI財經社
摩拜和ofo,作為國內共享單車的領頭羊,前幾天還在傳合併的訊息,這一轉眼,又開始拉幫結派繼續開啟PK模式了。
9月30日,摩拜單車APP釋出最新版本中,新增了網約車入口。使用者無需切換App即可呼叫首汽約車,並在App內部檢視車輛位置、行進路線等資訊。行程結束後,使用者可透過摩拜單車賬戶餘額支付車費,亦可使用微信免密支付功能。這一功能僅處於小範圍測試階段。摩拜單車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曉峰表示:“此次與首汽約車合作,將為上億摩拜使用者帶來高品質網約車服務,實現短途與中遠途出行的無縫切換,進一步提升使用者體驗。”
雖然摩拜稱,與首汽合作,是為了滿足使用者“最後一公里”出行需求的同時,也滿足使用者的中長途出行需求。但我們都能看出來,這此合作,箭頭直接對準的就是剛剛合作不久的ofo與滴滴。
對摩拜來說,與首汽的合作可以使使用者的短途和長途需求都得到解決,既可以增強使用者粘性和忠誠度,也可以加大與ofo競爭的籌碼,對抗滴滴&ofo的出行產品組合;對於使用者量較小,知名度較低首汽約車來說,好處更大了。摩拜超過1.5億的註冊使用者可以為其帶來巨大的流量入口。只要有了使用者,首汽約車會慢慢成為滴滴的重要競爭對手。 而雙方豐富的行業資源和卓越的技術優勢,也會對彼此甚至整個行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推動力。
而對使用者來說,激烈的市場競爭永遠比一家獨大更有利更方便。社長想想自從滴滴Uber合併後,滴滴打車一家獨大車越來越不好打價Grand SantaFe來越貴的局面就痛心。原本已經趨於穩定的網約車市場,現在即將迎來新的競爭者。不知道接下來的“戰況”會是怎樣,會不會迎來新一輪的補貼大戰呢?
-
7 # 孫國亮001
滴滴作為出行領域的入口合併ofo,其主要目的是完善出行的全領域,讓出行更加美好得到了更加全方位的完善,戰略清晰簡單。至於摩拜開通網約車服務,主要目的是高品質出行的差異化路線,重在網約車渠道的合作與培養,走品質化出行路線,滴滴是大眾化出行路線,摩拜適合網約車區域化屬性強,摩拜本身使用者就是幫助其垂直化合作網約車資源的流量入口,在競爭角度也可以增加摩拜的估值,也是出行入口化的野心,難度很大,不過在摩拜企業品質上也能看出獨立發展,自由的態度,創業不易,予以鼓勵
-
8 # 高哥點評
摩拜單車現在擁有這龐大的出行場景入口,現在他們面臨的情況是,不論是縱深發展還是橫向發揮在哪,都遭遇到不同成都的瓶頸,想要突破這下瓶頸就不得不與其相似的出行場景進行合作,透過異業合作還獲取新的盈利增長點,同為共享單車的OFo也遭遇到與摩拜單車同樣的困境,共享單車市場無法在繼續進行野蠻擴充套件,自己所掌控的入口盈利變現有多有侷限。在膜拜在這種情況下上線網約車服務也是理所當然,畢竟共享單車領域已經是趨於穩定狀態,想要改變共享單車的格局已經很難了,大家都知道網約車領域的競爭與共享單車領域是極其相似,都是在小時候藉助資本快速廝殺獲取市場,佔領屬於自己的市場份額,滴滴與快的在資本的撮合之下重組,最後在與優步進行一番廝殺,最後優步以獲取滴滴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功成身退,撤出中國市場,把優步逼退兼併後,滴滴算是把網約車的市場給拿下來了滴滴成為該領域大佬之後,不論是品牌影響力還是使用者規模都是及其鼎盛的,這個時候他自然考慮的是需要如何把之前競爭市場時候燒的錢給賺回來,開始把盈利的雙手伸向使用者伸向司機,使用者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滑鐵盧“ofo和膜拜也似乎看到了這一點。那怎麼辦?故事不能再編了,被宰割的使用者意識到燒錢模式的共享出行,可能再次宰割他們。但是投資人的錢不是白花的呀!因此,故事不能再講,那就採取聯姻的方式,重塑出行場景,你ofo與滴滴搞在一起,那麼我摩拜也要跟隨,以便在競爭中不落下風!透過這樣的搞事情刷存在感!
這恰恰看到了他們共同的焦慮,也反映出了共享單車的創新也就到頭了,之前有傳言說摩拜單車會與OFO合併,這也不是沒有可能,因為該領域已經到了盡頭,資本也不再願意砸錢去拼這個市場了,政府已經入場管控了,在燒下去沒有太多的意義,資本方最後會想辦法去撮合他們達成合並意願,畢竟這兩家燒的錢大部分都是從資本口袋裡面拿出來的,和與不和最後是資本說了算
摩拜單車上線網約車入口,也可以怎麼看,他們是在測試新的盈利模式,當共享單車停止競爭市場的時候,就意味著我們這些騎車的使用者優惠將會無限減少,看來往後免費騎共享單車的機會越來越少,優惠卷打折卷也會變少,作為一個沒騎過的共享單車的忠實使用者的心聲,摩拜單車與ofo應該繼續燒錢,繼續補貼,這樣我們騎著也開心,一談到收錢自然就不開心了。誰會跟錢過不去,對吧
-
9 # 媒體訓練營
1,摩拜單車此舉是劍指滴滴,阻擊滴滴+ofo的CP組合!
9月28日開始,摩拜網約車將陸續在各大城市上線。升級到最新的摩拜單車APP(6.0.0版本),即可使用網約車服務。
從摩拜的角度看,無論是此前入駐首汽約車APP,與後者打通使用者對接和技術研發,還是如今開始在自家APP推網約車功能,目的只有一個:狙擊滴滴&ofo的出行產品組合。單車+專車產品組合,就是要在解決使用者“最後一公里”出行需求的同時,滿足使用者的中長途出行需求,更好地解決場景化出行的問題,得以覆蓋層次更加豐富的使用者群,使用者增速和黏性也將獲得提升。
2,近期兩家共享單車的投資人在頻繁接觸,談合併。
摩拜與ofo投資人正談判推動二者合併的當下,摩拜頻頻出手難免被認為是為潛在的談判增加砝碼的感覺。另一方面,摩拜創始人兼Quattroporte胡瑋煒多次表達對開拓新市場的興趣:“共享單車只是物聯網的第一步,未來還可以拓展的方面很多,去擴張市場比當下的賺錢更重要。”“現在盈利不是最重要的,擴張市場是主要目標。”
從滴滴的角度看,無論是大手筆投資ofo持股20%+、成為ofo第一大機構股東,還是從此前滴滴高階副Quattroporte付強出任ofo執行Quattroporte看,滴滴都對共享單車市場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對於近期的合併傳聞,滴滴給出了非常強硬的表態:“除非合併後滴滴能夠保持控制權,否則暫時不會考慮。”
3,競爭格局已定,單車的仗打得差不多了。開始進行產品的拓展,這個是大勢所趨!
原本競爭格局趨於穩定的網約車市場,因為與單車的產品組合衍生出來的使用者粘性,重新掀起了波瀾。財經此前報道,在網約車之後,共享單車之前的當口,中國市場的資本一度坐擁大量現金,像“上方盤旋的禿鷹”一樣渴望參與戰爭,而共享單車具備了戰爭的條件,最新的戰況是:一場更大規模的戰爭帷幕正在徐徐拉開。
4,出行入口之爭,流量入口之爭。
這就是作為流量入口的價值:本身作為基礎服務,核心是聚集使用者,圍繞使用者延伸增值服務,依靠增值服務盈利。很多人擔心摩拜,ofo難以盈利,這就像十幾年前質疑騰訊QQ、百度、淘寶免費,看不到賺錢前景,開公司有什麼價值。
回覆列表
摩拜單車推出網約車服務,更像是對ofo與滴滴戰略結盟的防禦戰。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共享單車與網約車合作,這也是共享單車與網約車業務無縫對接的一次嘗試,能否形成核心競爭力還有待觀察。
單純就產品來看,網約車是屬於解決使用者較遠距離出行的一項服務,而共享單車是解決使用者最後一公里出行的一項服務。的確,使用者在出行前,可以透過共享單車APP找到單車,並預約一輛網約車,這樣使用者結束共享單車騎行後,可以直接搭乘網約車。不過,這僅僅是理論層面的分析,在實際生活中,共享單車和網約車是很難形成無縫對接的,更不會形成業務互補。
先來看一下共享單車的受眾,大多是低收入人群,是不願意打車出行的客戶群體。試想,如果一個人有能力搭乘網約車,出行時還會選擇共享單車嗎?答案顯而易見,共享單車使用者和網約車使用者並沒有太多的交集。從這一角度來看,共享單車與網約車的戰略合作,更像是給資本講的一則故事,而不是一個切實可行的戰略。
不過,在北京、上海、廣州這樣交通擁擠的城市,共享單車和網約車是可以互補的。消費者在出行過程中,如果遭遇交通擁擠的情況,可以騎共享單車繞開堵車的區域,然後在路況通暢的情況下乘坐網約車。只是,這種互補出現的機率並不高,對消費者出行提供的幫助也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進入冬季後,氣溫下降後很少有人出行時選擇共享單車,網約車或計程車成為人們出行時的首選。
從戰略上來看,無論是摩拜結盟首汽,還是ofo與滴滴合作,無非是增加了一個新的流量入口。與支付寶和微信這樣的流量入口相比,網約車這一入口帶來的客流量可以忽略不計,因為網約車的使用者與共享單車使用者群沒有重疊。在ofo與滴滴合作後,摩拜與首汽牽手,本質不過是跟風似的戰略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