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榴蓮望返206545

    要不要學習格律,由個人的興趣愛好來定。從來也沒有規定,人人都要學習格律。就連詩歌最盛行的唐朝 ,著名的詩人中也有不寫格律詩的,如詩歌“鬼才”李賀,寫了那麼多詩歌,一首格律詩也沒有。李白的詩歌中,格律詩也很少。他不是不會寫而是不愛寫格律詩。現代人,若有興趣瞭解一下詩歌的格律,當然好,掌握它也不算難事。沒有這個興趣就算了,愛讀古典詩詞的人很多,背會很多古典詩詞的人也很多,但是沒有人要求,人人都會寫古典詩詞。

  • 2 # 五侃六哇

    近體詩要求嚴謹,特別是律絕對格律要求苛刻,嚴重地束縛文人。連現代詩詞大家毛澤東主席都不提倡青少年學習。他既然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需要繼承和弘揚的專業人士極少。另外,對它特別感興趣的,又有較深厚語言文學基礎的中老年人,可以鑽研和習作。

  • 3 # 普眾

    只要使用中文,就必然格律,要不然我們讀字還分四聲幹啥?就如同行文要有標點符號一樣,都是為了閱讀方便,容易記憶。是實用加樂感。否則就真成了不著調。有很多朋友寫現代詩,明顯的已是一個句式結束了,偏偏要後面再綴上半句,以顯得新潮,其實讀就回去了。誰也不能說話是:“我吃好了。我還要,”這誰能聽得懂?我們也不會寫詩寫成:“啊啊啊啊啊啊啊”這誰的嗓子受得了?就這道理!格律不是想不遵從就不遵從的,但可以不那麼嚴格。

  • 4 # 夜雨2020

    今人要不要學格律?我覺得還是要學習一點關於格律的常識為好。現在的學生,估計從初中,高中到大學,在語文課中,都會接觸到關於詩詞的格律知識(沒有作現實調查,憑我過去的經驗判斷)。社會生活是多樣化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不說是寫詩,就是做一段順口溜,都涉及到押韻問題。再比如說對聯,也是要涉及到詞語聲調平仄排列問題的。再比如,你就是給孩子起一個有個性的名字,除了涵意以外,還有一個叫起來響不響亮,抝不抝口的問題。漢語言遣詞造句的平仄搭配,對偶等,也是學習語法修辭中的重要內容。但是不是要求每個人都深入的學習古詩詞格律,這個就不作強要求了。你若沒這個愛好,你不要求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你的工作環境與文字打交道不多,不再學習也是可以的。

  • 5 # 手機使用者紅塵一粟

    喜愛中華文化,喜愛傳統詩詞的人,當然應該學一下格律,因為格律詩是傳統詩歌的一種,你要讀懂它就必須要懂格律。反之,不喜歡傳統詩詞的就不必去學了。

  • 6 # 大江容我杯酌

    看你感興趣與否。

    好的詩詞,可陶冶性情,提升境界,沒有特別的創作愛好也可以讀一讀,定能讓你受益。讀的多了你就能明白,所謂靳體詩其實就是一堆狗屁不如的玩意兒。

  • 7 # 半坡222

    今人要否學習格律詩,這個問題是肯定的,一定要!

    民國廢了文言文讀切韻系說唱(吟誦)文藝藝術傳統格律詩,代之以白讀現代漢語閱讀文學文化現代格律詩,而民間的私塾卻是一直有傳授說唱文藝藝術傳統格律詩,廣東珠三角州私塾辦學一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才結朿。

    也就是說,民國後存在兩種不同知識框架不同漢語音韻,不同音樂弧線的兩種格律詩,(寫詩的人,一般叫從實和從名),從名的現代格律詩專著以王力先生為主要傳播人,也是擁有絕對影響力。

    而從實的傳統說唱文讀文藝藝格律詩,隨著民間有關人員的離世,這種格律詩的存在,說它不絕如縷也算是稱讚了!

    但世事卻是無常的,遠在美國在西方音位學中首屈一指並對漢語音韻懂得比誰都多的趙元任先生,在編寫漢語音韻教學的後期中,令人驚訝地重新回到中國傳承的古漢語音系音節學,為什麼一位早期音位理論奠基者,傳播者,晚年實踐中竟棄音位如敞屣,從新迴歸漢語音節這個核心?(其實,漢語的聲韻調都只是其中的音節成份)。

    更有奇怪的事,趙先生在他任教的美國康奈爾大學成立中國演唱文藝研究會,開講各種不同形式的吟誦,並以趙先生年青時在常州跟他嬸嬸學的吟誦為基礎,編寫了常州吟詩的樂調十七例,該吟譜趙先生採用了常州話保留的文讀(讀書音),以誦為主,旋律較小曲折,音域較窄,在唱讀之間而更靠於讀,吟詩不是以西樂的直音,而是以腔音為主,字音的前後是滑進的,並非跳躍,字句前後倚音和本音之間常取滑進方式,滑進幅度有不足半音,有的達八度,當然這種方法古詩吟誦與儋州所保留的中古文言文讀古音吟誦,是沒有得比擬的,不論是古漢語音節的腔韻比對,音高時值,音長音短時值衡量,吟詩的旋律等等,相差得太遠了,但問題不是吟誦的修為效果的問題,而是為什麼趙先生重歸文讀說唱文藝藝術格律詩?(包括其古風等),重歸古漢語等韻學的層級音系音節比對學上,為什麼?西方理論建立起來的古漢語音韻學,根本上在古漢語的詩歌分析研究和運用上,乏缺太多,許多在西方語音學,音系學中的嚴重問題,在傳統的漢語等韻學中卻不是問題!

    迴歸傳統,迴歸文言文讀文藝藝術說唱詩體系,成了趙元任先生晚年的大事,事實上,隋唐到清的古詩,一但失去這個文言文讀知識體系的支撐,這些詩也就只剩下文字,不是詩,趙先生是一位傑出的漢語學泰斗,音樂家,讓漢語格律詩說唱藝術體系傳承下去,不論是漢詩的歷史,現實等等,都有著巨大的意義!你能想象中國漢詩的最高峰的詩作演變成只剩下文字是一個什麼樣的事情嗎?所以,格律詩不論是從名從實,都有存在的文化階值,文讀文言說唱傳統格律詩,更應是要好好重視的了?!

  • 8 # 王雨艽詩詞

    今人要不要學習格律,這個問題應該作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如果你對詩詞歌賦不感興趣,對何謂近體詩,何謂格律見了就頭疼,其實學不學它在現今社會,應該不是問題。因為你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完全可以不受什麼詩詞格律的影響,因為你會有無數種選擇來滿足你對精神文化的需要。事實上,當今社會,大多數人,包括很多成功人士,專家學者,也並不一定關注和了解傳統文化中古典詩詞尤其是格律。甚至於有些文學修養很深的人,儘管可以背誦幾十上百首唐詩宋詞,但是說到什麼是律詩,什麼是絕句,什麼是格律,也並不全都知曉。這並不奇怪。舊體詩,詩詞格律畢竟屬於舊時代,屬於已經消亡了的農耕文明。在現代工業文明是社會主導的今天,一個人掌握現代科學文化遠比你瞭解詩詞格律更重要,所以,一個華人不懂詩詞格律不能算作無知,沒有文化。愛好與否罷了。

    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古典詩詞的愛好者,平時喜歡舞文弄墨,並且多少有些作詩的天賦,那麼,學習一點舊體詩中近體詩的格律還是很有必要的。

    通常的情況是,當你剛剛步入古典詩詞歌賦的殿堂,以自己的文學修養,文字功夫寫出幾首聲情並茂的五言詩,七言詩並不困難。因為你在中國文化的大環境中生活,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有心無意的也會背不少唐詩宋詞,脫口而出幾句名句典故。加上自己有生活積澱,有品味追求,許多人都能夠觸景生情,作一回詩人,過把詩人癮。

    過了這個階段,當你真得想在舊體詩詞上耕耘收穫有所成就的時候,客觀來說,你必須面對近體詩,必須瞭解或掌握格律。否則,你不可能深入到博大精深的古典詩詞的精髓深處,中國文學史一致定論,唐代詩繼承了漢魏民歌和樂府的傳統,在前代五言,七言古詩的基礎上創造出風格特別優美整齊的近體詩,近體詩就是當時的新體詩。它把中國古曲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古代抒情詩找到一個最典型的形式,至今為後人所喜愛。換句現在的話說,近體詩,或者說格律詩是古詩的高階形式,這樣說並不是否定古體五,七言詩的成就,兩碼事。

    遺憾的是,現今有個別古典詩愛好者,由於缺乏對近體詩或者說格律詩的瞭解,缺少對古詩的流變發展歷史的瞭解,片面的把格律當作枷鎖,唯破除之而後快,這是十分荒唐的行為。

    再回到題目,今人不一定要學習格律,更沒有必要熟知和精通格律,但是知道古詩在唐代發展到格律詩是詩的進步而非退步,是古詩的高階階段而非原始的初級的階段,還是十分必要的。今人可以不學不用格律作詩,但是不能夠拋棄和破壞它的存在,不應該否定格律詩對傳統文化的貢獻和作用。

    我的結論是,不學習瞭解詩詞格律不是不學無術,不是無知。但是,否定和詛咒詩詞格律確乎是無知愚蠢的表現。

  • 9 # 大雅清風

    這個問題毫無意義。詩詞格律,純屬個人愛好,與財富、升官、社會地位、婚姻家庭都沒有關係。喜歡的,樂此不疲;不會的,抓耳撓腮,不得其門而入,就會恨之入骨。

  • 10 # 本寂0001

    學一學不錯,但是不用太機械。作為知識和遊戲是不錯的。但作為規矩,那是小部分人玩的,大多數人來說是沒啥意義的。就象學異體字,大部分人沒用。

    如果未來都用上機器人了,人沒事幹,大家比著藝術和修仙,那可以的,比一比誰的格律詩寫得好,因為格律詩就是螺螄殼裡做道場,最考一個人的創造力了,是一個很有益人的頭腦的訓練,也是很有意思的一個遊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肌肉腿、脂肪腿、脂包肌這三種腿如何判斷自己是哪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