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文悅網球

    1、足球世界盃NB、籃球NBA NB,是因為團體運動,而網球是個人運動。2、賽制僵化腐朽(納豆同學10年前就批評過)。3、獎金太低。(文末說如何改制)

    【1】網壇世界盃,是有少數人這麼封過。網球的團體賽男有戴杯,女有聯杯(聯合會杯或叫聯邦杯),男女混合有霍普曼杯。男子團體前些年還有一個叫大滿貫杯的,基本都是二三流球員參加,ATP辦的叫世界團體錦標賽(ATP WORLD TEAM CHAMPIONSHIP),半死不活的,沒聽說大牌選手參加,ATP也給了積分,跟戴杯世界組一樣奪冠4輪,但積分戴杯冠軍是500分,相當於現在的500賽,世界團體錦標賽冠軍250分,相當於現在的250賽。為了鼓勵大牌球員參加,ATP還給戴杯和世界團體錦標賽設立了紅利分,戴杯勝8場奪冠獎勵125分,世團獎勵50分。

    其實大牌球員並不太在意這些積分。以上提到的幾個團體賽,戴杯和聯杯相比之下更受重視,原因在於榮譽感。戴杯1900年就開創了,到1999年百屆,那年全球共129個國家和地區參賽(戴杯分世界組和什麼亞太區南美區等區域組)。

    歷史悠久,最能代表國家榮譽的,除了奧運會就是戴杯和聯杯了(奧運會當然不能設獎金,ATP和WTA為了獎勵旗下球員參加奧運會,也曾給奧運會設了世界排名積分,貌似又取消了)。既然榮譽感強,代表國家,所以一些巨星級球員還是偶爾參加一下的,比如前有桑普拉斯、阿加西、薩芬、休伊特、羅迪克等,現有費德勒、納達爾、德約、穆雷等。

    四巨頭納達爾奪冠最早,參加戴維斯盃比賽最多。接著是德約在2010年大賽顆粒無收下,年底戴杯奪冠實現諾言剃了光頭,開創了“戴杯加持PLAN”,轉年2011年大爆發實現了超級統治。瓦林卡崛起後,費德勒聯手他一舉奪冠。最後是穆雷,跟哥哥一起也一舉奪冠。

    四巨頭都彌補了網球生涯的這個空白後,基本上戴杯就可參可不參了。經常“很遺憾有傷在身”缺席。頂尖球員更看重大滿貫以及大師賽等榮耀,網球賽季很漫長,誰都不願在戴杯上傷筋動骨。

    為了提高影響力,戴杯1981年開始設立獎金,但相比ATP巡迴賽還是遜色好多。2014年大概200來萬刀總獎金,不清楚現在是多少,漲也是杯水車薪。

    (上圖:阿根廷的戴杯和聯杯主場氣氛總是狂熱。有一次馬拉多納去現場觀摩了)

    【2】如今戴杯陷入尷尬,可能跟費德勒納達爾正在參加的拉沃杯有關。拉沃老爺爺的名字命名自己也頻繁出席各種活動,加上有費德勒鼎力相助,早就開始造勢預熱。這個帶有表演性質的賽事,給人高大上的感覺,風頭嚴重蓋過了上週末進行的戴維斯盃半決賽。

    【3】夜深人困的,如何改制還是簡單說說個人意見吧。戴杯和聯杯都屬於國際網聯(ITF)旗下賽事,國際網聯跟國際足聯等機構簡直沒法比,網球這世界1972和1973年先後誕生了ATP和WTA,名字是兩個球員組織,四十多年來在興風作浪使網球職業化和商業化程度越來越高,搞得ITF就像是過氣老太婆一樣,只能辦一些青少年比賽、低級別職業比賽,修正一些網球規則,而網球規則幾乎就沒變過,搶七制這麼偉大的改制也來自於個人的發明。ITF旗下的戴杯卻還在採用漫長的5盤3勝制,甚至是決勝盤長盤制,誕生了一些創紀錄的馬拉松戰役。

    5盤3勝制應該改成3盤2勝制,且決勝盤搶7(有利於電視轉播,只有有轉播才會有贊助商)。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至少每兩年一次甚至是4年一次,別每年都有戴杯了,這樣反而會失去價值。

    而且時間要集中,不要分散在一年裡幾個階段。最起碼世界組的比賽集中在兩週內,可以是年初澳網前也可以是年底年終總決賽之後,地點像足球世界盃一樣在一個城市舉辦,提前進行申辦。然後大幅提升獎金,世界組總獎金至少提到1000萬。其他小的規則,鷹眼要引入,發球擦網落在界內不需要重發。允許現場觀眾敲鑼打鼓。馬德里模特球童可以借鑑。總之要大力包裝推陳出新,一切圍繞提升戴杯(及聯杯)至於球員的珍貴和榮譽,同時又能提升球員的世界排名。

    (先說這麼多吧,總之ITF對戴杯和聯杯怎麼改革,別忘了還要看ATP和WTA的臉色協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法系車的設計好?新出的天逸C5 AIRCORSS好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