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穩穩
-
2 # 地震博士
我們可以以中國成功預報的發生在1975年2月4日的海城地震為例,瞭解地震地震是如何被預測的。
這次成功的預報的經驗有:
一是自邢臺地震周總理提出“以預防為主”的號召以來,地震科技工作者深入研究邢臺地震前的有關地震活動資訊以及其後近十年發生的10多次7級大震有關的地震活動資訊,對地震預測預報進行認真探索、總結,及時抓住了海城地震前的前震資訊、地球物理場的異常資訊和宏觀異常資訊,做出了正確的預測。
二是當地政府帶有高風險的果斷決策,才會產生具有減災意義的正確預報。可以這麼說,成功的預報
是科學的預測和政府風險決策的有效結合。
三是地震前兆(能反映地震孕育和發生的物理、化學及其他自然現象)在區域性地區重複,為地震預測提供了前提條件。海城地震,其預報成功是由於1973年9月以來的金縣短水準異常以及小地震群、前震活動、水、宏觀等突發性異常的相繼出現、此起彼伏地發展,使地震發生的危險時間和可能地點逐步“縮小”,特別是前震的發生和正確的判斷在最後確定發震時間和地點上起了關鍵的作用。
但是,海城地震的經驗有若干不可重複之處。最重要的一點是,海城地震的前震序列特別明顯,依據邢臺地震“小震鬧、大震到”的經驗判據,地震專家們可以把海城地震前出現的一些異常現象確定為前兆異常。
海城地震在中國地震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同時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準確預報的強震,聯合國迄今為止只承認了這一個準確預報的地震案例。
-
3 # 知史局
地震時如何被預測的?這個問題問的有點歧義。應該是“地震是如何被預測的?”對於這個問題,有探究的價值,意義也很大。
地震作為一種破壞性極大的自然災害。目前,各國都在不斷研究地震預報的科學方法。而中國的國家地震局其主要職責在於防震減災方面,對於地震也沒有預測的能力,更直白的說地震局只能監測和判斷地震大小,而不能預測地震。對於具體的監測方法,則是透過專門的地震監測儀等精密器械進行監測和處理資料。這個沒什麼可討論的,都是一些機械式的記錄。並且地震已經發生,對於救援用處不大了。以下,重點聊下地震預測方面的話題。
由於地震情況複雜,至今地震預報還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為此,國際不少科學家明確提出“地震無法預測”的論點。但另一些地質學家,卻以一些學說和理論來佐證地震可預測。其中,中國著名地質學家蔣鳳亮就是其中一位。他曾在2000年時出版《地球化學異常——地震預測整體觀的探索》一書,透過對地震地球化學與地震地質構造以及地球物理研究,總結判斷出“汶川地震”發生的背景與分析,並在該書第113頁至122頁,詳細介紹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現將原書結論摘錄如下:
“未來十年,在四川鮮水河斷裂帶南乾寧一帶或朱倭以北的甘孜帶,未來存在發生5.0級以上的地震背景。”
(圖為2000年時,蔣鳳亮所出版的《地球化學異常——地震預測整體觀的探索》一書中第113頁截圖)
這一結論發表後未引起社會的重視,直到八年後汶川地震發生,地震研究領域的國內外部分科學家和機構,才關注起蔣鳳亮在八年前做出的這項預報。蔣鳳亮具體是怎麼預報的,筆者在多年前採訪其本人時,問到過這一問題,他只是言簡意賅的說是用地震地球化學與地震地質構造以及地球物理相結合的方法得出的一個結論。對此,中國兩院院士、中國資訊產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羅沛霖做出過這樣的評價,他說:“地震預報是一個世界性科學難題,蔣鳳亮研究員的研究應是攻克這一難題的思路之一。”
蔣鳳亮作為老一輩地質科研工作者,曾經在八十年代擔任北京分析測試委員會委員、中國地震前兆委員會委員,隨後被推選為美國地球物理學會年會水文地球化學專項執行主席。在1983年時,擔任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後在地震水文地球化學前兆機理攻關實驗研究中,獲國家地震局科技專項二等獎。同年,應日本科學家邀請參加了國際水一巖作用會議,發表了“水一巖作用地震水文化地球化學前兆機理模擬實驗研究”的論文,得到各國專家的關注。1986—1994年,在英國及捷克斯洛伐克等國進行學術交流。1984—1986年,參與中美地震科研合作專案階段性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地球內部物質受熱應力作用的變遷。1985來,承擔了國家地震局關於“華北地區地球化學背景與地震關係研究”這一重大課題,獲科技進步二等獎。同時,開展《潛在震源區地震地球化學標誌的綜合研究》、隱身戰機化學圖層分析等課題取得不俗成績。
回覆列表
地震難以預測!
地震會引地下和地上各種物理及化學變化,給人們提供資訊,只要人們認真觀測並掌握地震前兆的規律,地震預報總有一天會實現。
在地震預報方面,中國地震工作者已經取得可喜的成績。1975年2月4日海城7.3級地震時,中國做出了成功的預報,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成功的地震預報。在其後又成功地預報了1976年5月29日雲南龍陵7.3級地震和1976年8月16日、8月29日在四川松潘、平武之間發生的兩次7.2級地震。最近十幾年又有幾次較好的地震預報。成功的地震預報不但極大地減輕人員傷亡,而且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些震例說明地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預測、可以預防的。
在震前的一段時間內,震區附近總會出現一些異常變化。如地下水的變化,突然升、降或變味、發渾、發響、冒泡。氣象的變化,如天氣驟冷、驟熱,出現大旱、大澇,電磁場的變化、臨震前動物、植物的異常反應等等。
根據這些反應進行綜合研究,再加上專業部門從地震機制,地震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生物變化、天體影響及氣象異常等方面利用儀器觀測的資料進行處理分析,可以對發震的時間,地點和震級進行預報。
如海城1975年的7.3級地震的成功預報,就是一例。但是,由於地震成因的複雜性和發震的突然性,以及人們現時的科學水平有限,直到目前地震預報還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在世界上尚無一個可靠途徑和手段能準確的預報所有破壞性地震。為此各國地震工作者和專家都在努力探索。
但是,地震預報是當代科學難題之一,地震預報遠沒有過關,還停留在半經驗半理論階段,全球每年在陸地上發生的幾次七級以上地震及中國近些年發生的一些中強地震、特別是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都未能作短臨預報。這些地震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災難。
因此,地震預報需要全世界科學家的共同合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需要地震工作者幾代人的艱苦奮鬥才有可能最終在理論上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