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望鄉WX

    清初江南省的行政區劃範圍,大約就是現在的江蘇省加安徽省。清朝的兩江總督所謂兩江就是指江南省和江西省兩省。是清朝最富庶的地區,當時清朝首善之地為直隸省,首富之地為江南省,江南是魚米之鄉、糟運樞紐、鹽業重鎮,清政府勢必要加強控制。到清朝中前期,清政府為了加強對面積大且富裕的江南省的管控,先是把江南省分拆為江南右(現江蘇省)和江南左(現安徽省)兩個行政區域。到清中期清政府又對左右江南進行了調整和命名。將江南右的江寧府(今南京)所轄區域和蘇州府所轄區域合併為一個省,取江寧府的“江”字和蘇州府的“蘇”字組合成省名“江蘇省”。將江南左的安慶府所轄區域和徽州府(今黃山市)所轄區域合併為一個省,取安慶府名稱中的“安”字和徽州府的“徽”字,定名為“安徽省”。至此,兩江總督是全國唯一一督轄三省的總督,即江蘇省、安徽省和江西省。而且擔任兩江總督的都是清政府中數一數二的名臣,如曾國番、李鴻章。

  • 2 # 洛陽段友豪

    江南省原為明朝南京地區(南直隸),大致相當於今江蘇,安徽,上海兩省一市。滿清入關後,於清順治二年(1645年)沿明制設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廢除了南京為國都的地位,巡撫衙門位於江寧府(今江蘇南京),後改承宣布政使司為行省,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改為江南省。無論是明朝的“南直隸省”,還是後來清朝的“江南省”,皆為當時全國最富裕的省份之一。清初時,每年僅江南一省上繳的賦稅額就佔了全國所收賦稅總額的近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數則佔了全國的近一半,於是民間便有了“天下英才,半數盡出江南!”一說。

    由於清朝初期,天下尚未完全統一,東南有朱氏南明,西南又有吳氏等三藩勢力,再加上滿清皇室內部派系矛盾尖銳,爭鬥不斷,而作為清廷主要的財源和人材庫之一的江南省,其穩定性和安全性就至關重要了。因此,順治皇帝決定將江南省分而治之,一來以便更強有力的管理,二來以防再有其它勢力利用富碩的江南省作大作強而危及朝廷。公元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清廷將江南省一分為二,分為:“江南右布政使司”(治所蘇州)和“江南左布政使司”(治所江寧)。公元1667年(清康熙六年),取“江寧”和“蘇州”二府首字的合成,改“江南右布政使司”為“江蘇布政使司”,建“江蘇省”;取“安慶”和“徽州”二府首字的合成,改“江南左布政使司”為“安徽布政使司”,建“安徽省”。“安徽巡撫衙門”、“安徽按察使司”、“安徽都指揮使司”駐安慶,但由於東南沿海局勢等方面因素,“安徽布政使司”暫留江寧。清後期江蘇省實際管轄範圍絕大部分處於長江以南,故清後期江蘇省實際為二省,故也以江南地區別於江北地區,而江蘇省其它地區則由兩江總督(今南京)直轄,南京也設有相應省級使司,清末曾有正式分立江北省之議,但未正式實施。

    公元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江蘇巡撫衙門”、“江蘇按察使司”、“江蘇布政使司”、“江蘇都指揮使司”由蘇州遷至江寧,江寧正式成為完全意義上的江蘇省會;“安徽布政使司”由江寧遷至安慶,安慶正式成為完全意義上的安徽省會。在清朝康熙六年起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江南、江蘇、安徽這三個稱謂是並存的,直到中後期“江南省”的稱呼才漸漸消失,因此我說江南分省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本系列地圖為方便全方位表現分省的過程,將從順治年間講起,資料主要來源是《清史稿》和《清朝文獻通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的餐館都能吃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