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你就卟寂寞
-
2 # 永無島島主
其實只要想一想以前為什麼對過年充滿期待,就能明白現在為什麼覺得一年比一年平淡了。
以前過年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可以在吃喝玩樂這四大享受的事情上,縱情肆意一回。小孩子也好成年人也罷,都可以穿新衣戴新帽,殺豬宰羊烹牛燉雞(或者買別人家殺好宰好的),備上豐盛的筵席,準備著在外奔波的一家人團聚。於小孩子而方,最重要的是還有壓歲錢可收,再加上鞭炮噼裡啪啦熱火朝天的點綴,這種種喜慶和諧結合在一起,構成的東西,叫做“年味”。
物以稀為貴,因為平常的日子裡,無論從經濟還是心態上,多數人家都不能這麼一年四季隨心所欲地揮霍灑脫,所以我們才稀罕“年味”。
反觀現在,建國69年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社會迎來飛速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也跟著普遍提高。縱然大部分人群可能還沒有辦法一年四季隨心所欲,但至少穿新衣戴新帽、隔三岔五吃一頓豐富的大餐打打牙祭、給小孩子零花錢也不會那麼縮手縮腳,因此,傳統意義上的“年味”所具備的幾大元素,對於我們的吸引力已然魅力不再,感覺也就淡了幾分。
現在提起過年,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買到回家的票,又能不能買到返回自己工作生活的那所城市的票。就算這個問題解決了,七天年假可能還要騰出一半來在路上,剩下的一半再騰出一半放在拜親訪友上,再剩下的時間,陪陪父母家人聊聊天打打麻將還是好的,更多的人可能會選擇刷手機、搶紅包、轉發各種春晚段子,就這樣一晃七天過去了。
生活水準提高是一方面,人們的娛樂方式有了更多的選擇,是另一方面。其實最主要的,是感覺年味一年比一年淡的,只是我們這些想象力貧瘠或者仍然囿於經濟條件不寬裕的人們。在現實驟變面前,還沒有找到讓傳統的“年”在嶄新的時代當中,繼續豐富有趣生動活潑起來的可能性,所以只好眼睜睜看著它來了又去了,日子卻平淡而無趣。
社會環境發生變化,思想觀念要轉型,“年”的過法也要轉型。換言之,覺得“年”平淡的,可能是自己對生活的熱情和激情淡了,或者和生活的感情走到了瓶頸期,過了這段時期,大概就會好。
當然,現實因人而異,所以也不排除可能永遠都過不了的情況發生。
無論如何,祝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夢想裡,永葆一份小孩子們期待過年般的快樂與天真。
-
3 # 過往雲煙124034082
小的時候過年,那時是真的快樂,有件花衣服都高興的樂好幾天,兄弟姐妹都多,小的撿大的衣服穿補啦又補,相對兩個孩子的家庭要好多啦,你說那時的人都是咋想的,使勁的生孩子,家家都沒錢,連吃飽飯都難。那時國家也窮。即使那樣也都是快樂的,為啥呀,那時的人要求的不多,心裡沒那麼複雜,後來就一點點好啦,改革開放政策的引導。看看如今,都能飽暖啦,什麼都有啦,人卻高興不起來了,現在的人有啦還想有,要更多,更大更好的。自己用的孩子用的孫子用的都想摟過來,累吧?一等人輕鬆得到。二等人智商加身體。三等人溫飽。現在是心裡都不平衡吧,都覺得自己沒別人多,好,幹嘛你要自己過得那麼累…需要的不多,要求的太多…
-
4 # 魯松青
,謝謝對我的邀請,感到自信水平所限,認知膚淺,就各抒己見,僅我看來有下例因素1其主要原因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大有提高物質條件較為豐富,不再如從前過年過節吃雞魚肉,2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之間的關係疏遠人情冷漠世態嚴涼,互不來往,聚不聚聊不聊無關係3生活節奏加快,自身都有壓力和負擔對金錢看的較重4人們追求的和原來大不一樣,不只是物質的享受。需求的是精神上的滿足,年味越來越淡,人情越來越薄
回覆列表
看到這個問題才想起來又3個年頭沒回鄉下老家過年了,以前過年,一大家子團團圓圓,開開心心,因為一年也難買兩次新衣服,吃幾次好的飯菜,朋友小聚一下,親朋走動一下,年味兒十足。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衣食住行都不是問題了,剩下的就只是攀比了,金錢放在了第一位,看到別人買了新車,憋著氣也要買,買了才發現是多餘的,基本很少用,手機用了一年就換,其實舊的手機還是好的,都是虛榮心作怪。有點跑題了,年味淡的最終原因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少了,拜年用社交軟體了,大的小的,都是微信,前幾年是簡訊。其實很懷念以前條件不好時過年的日子,那才是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