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張清義聊家教

    當然算成功。下面用我的一篇文章談談曾國藩父親的一句話對他的影響。

    父親的一句話成就了曾國藩

    曾國藩說:“我無一日不讀書”。查閱歷史資料和通讀曾國藩家書,可以肯定地說曾國藩這一生做到了言行一致,終身手不釋卷,日日研讀經典,即使在湘軍攻打太平天國戰事緊張時也不例外。曾國藩對讀書的重視從他對子女的信中可見一斑,他在信中寫到:人之氣質,由於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古之精於相法者,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在談到讀書目的時,我們習慣認為古人讀書為了做官,可曾國藩認為:“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以圖無忝(侮辱)所生。一者修業之事,以圖自衛其身。”

    曾國藩之所以酷愛讀書,並且以儒家修身的態度來研習經典,最後成為一代大儒,透過我們瞭解他的成長經歷,發現家庭教育對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特別是他父親在關鍵時刻起了關鍵作用。

    曾國藩的父親叫曾麟書,從名字來看應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才,麟書寓意書中之麒麟,可惜名不符實,曾麟書考了17次才成了一名秀才。從曾國藩的父親數年考秀才這件事我們就可以看出曾家的家風有了“耕讀傳家”的特點,也可以看出他父親對讀書是何等重視。接下來發生在曾國藩身上的一件事更能說明這一點。

    曾國藩的鄉試不像他的父親,這一關令人吃驚的順利,使他父親大喜過望。並且曾國藩考中秀才後順利考中舉人,這個資質平庸的笨孩子從來不被看好,結果用事實證明比他父親不知道強多少倍。曾國藩信心大增,帶著不多的盤纏到京城參加會試考試。到了北京,因為他是農耕世家,家境不富裕,為了節省費用,就住在湖南商會建造的長沙會館裡。會試考試結果令曾國藩大吃一驚,本來勢在必得,卻遭到當頭一棒。但曾國藩還是好運當頭,因為京城會試好幾年才舉行一次,正當他想回家時,得知因為要慶賀皇太后六十大壽,第二年再舉行一次會試,這種考試就是我們經常講的“恩科”。曾國藩馬上決定不回家,在京城溫習一年,準備參加第二次會試。他來京城只帶著半年的費用,結果節衣縮食又住了一年。出人意料的是二次會試又名落孫山。身上不名一文的曾國藩雖然有落榜的苦惱,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壯志絲毫未減,他沒有馬上回家,而是決定雲遊天下。

    他計劃先到天津、山東,然後順著運河到江浙,從江浙順長江回湖南老家。曾國藩的路線是想在東南走一圈,因為東南形勝。但路途中他囊中羞澀,實在堅持不下去,於是他就繞道江蘇睢寧找知縣易作梅借錢,易作梅是他父親的故交。沒想到交談過程中易作梅目光如炬,觀察到曾國藩志向高遠,談吐不凡,斷定將來這個後生絕非池中物。所以不等曾國藩開口,就借給他一百兩銀子。當時知縣一年的俸祿是四十兩白銀。可見一百兩銀子不是一個小數目。曾國藩拿到錢異常興奮,打算好好遊歷山水,增長閱歷。到了南京,沒想到一下子就把錢花完了,曾國藩是一個農家子弟,生活簡樸,把錢花完原來是買了書。我們在曾國藩的一生中發現他在生活的各方面都很節儉,唯獨在買書上從不吝惜花錢。他稱他自己是“書痴”。他在南京一家書店裡看到一套精刻本的《二十三史》,當時還沒有《清史稿》,所以就沒有《二十四史》。這套書的價錢正好一百兩銀子。曾國藩當即買下了這套書。等到了家,曾國藩內心緊張起來。兩次會試沒有考上,花完了盤纏,又借了數目很大的外債。父親定會斥責他。沒想到他父親的確與眾不同,等他把自己的經歷細說完後,曾麟書平平淡淡說了一句話,使曾國藩終身養成了讀書的習慣,他父親說:“借錢買書是好事,我樂於替你償還欠債。但是希望你不要忘記買書的初衷,細心研讀,這樣借來的錢就不算白費了。”

    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看,他父親至少有三點令人稱讚:

    1、兒子考試失敗的事隻字不提,只說買書,有四兩撥千金的效果,化解掉了兒子心理最重的負擔。

    2、對兒子借錢數目很大沒有絲毫怨言,反而說是好事。因為家裡收入不多,父親對這件事出乎意料的肯定使曾國藩內心受到很大震動,多年後曾國藩不忘此事,說這件事是使他喜歡讀史書重要的起點。

    3、他父親在兒子內心最忐忑不安時,告訴他什麼是最重要的事情。不要忘了買書的初衷是為了讀,要持之以恆地細心研讀。

    曾麟書說完這句話後,轉身而去。曾國藩卻跪了下來,仰天發誓:我不把這套史書認真讀完,作為一個儒生,我就是一個大不孝的畜牲。

    如果從曾家的父子的經歷中總結家庭教育的感悟的話,我們可以這樣說,對孩子一定要好好說話,特別是孩子不順利和犯錯誤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尊重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食物的美容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