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笑談文史

    1、相比前三國,後三國本身就沒那麼精彩,而且後三國的出場人物知名度也不算很高,如後期吳國名將陸抗,晉國名將羊祜、杜預等未讀過原著的大眾並不熟悉,其吸引力自然不及前三國的風雲人物,三國最為精彩的部分就在平定黃巾到諸葛亮魂斷五丈原這五十餘年間。

    2、受到傳統的三國的戲劇影響,傳統三國戲劇大多也是演繹前三國的內容。

    3、電視劇劇組為了控制成本經費,後三國雖然不及前三國諸侯紛亂相爭那般精彩,但出場人物也是極多,戰爭次數也不少,就那新版三國而言,即使就演到諸葛亮去世,也有90集的劇情,如果要詳盡地表現後三國,那麼增加個幾十集是在所難免的,這就增加了製作成本。

  • 2 # 亂神虎

    省錢唄。看著新版的大場景和打鬥場面挺震撼的,不都是要錢嗎。服裝,材料,特效和群眾演員都是錢啊。所以能省就省。有些東西製作太費事而且並非熱門情節就必須刪了,編點沒用的節約資本的對話來湊夠集數。所以就有三國演義和三國志都未曾出現的情節來吸引觀眾眼球。而主要人物到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死了之後就不吸引人了。所以果斷結局,要不然沒觀眾看少收視率肯定賠錢啊。

  • 3 # 元始天魔

    《三國演義》是一部小說,那麼首先按照小說的節奏來分析一下。

    小說分為四(五)大部分,分別(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而三國演義這部小說最不好處理或者說最沒有吸引力的恰恰是大多數小說最吸引人的地方——結局。因為這個結局我們都知道,而且我們(至少作者希望我們)很不喜歡這個結局。秋風五丈原可以說是三國演義最後一個高潮,最後一位主角諸葛亮去世,後面原著內容就比較散碎了。但羅貫中為了著作的完整,還是堅持寫完了。可是我們改編成影視劇作品就無所謂原著的完整了,反正結局都知道啊。而且新三國實際連黃巾起義,桃園結義等等的序幕這個結構也砍掉了。十常侍之亂和董卓進京的開端部分也刪掉,直接從曹操出逃開始的。

    然後在從影視劇角度來看。首先五丈原之後的內容如果拍攝,收視率未必好看。其次,那一堆稀碎的小故事,出場人物可是不少,戰爭場面也很宏大,司馬懿百日平遼東,諸葛恪東興大捷(這可能是三國曆史投入兵力最大的一場戰役),壽春圍城戰,淮南三叛,和這些級別相比姜維的九伐中原就是小孩子過家家。演員,特效的投入和收益相比,太不合適了(序幕部分基本同理)

  • 4 # 楊帆老師

    新三國不是新三國演義,也並非正史三國志,也不是任何一個版本的三國曆史。新三國只能說是在三國演義的基礎上,糅合了一些正史,一些野史,一些學者的三國觀,以及民間,網路上長期流行的一些段子,老梗,形成的所謂三國,拍攝方自稱是現代價值觀的三國,所以叫新三國。

    新三國新在何處呢?和老三國相比,有哪些亮點呢?

    首先,明顯帶著主觀情感重新修正了三國演義。曹操成為了全劇的一號人物,自帶主角光環,不僅成了主角,劇組還特別怕觀眾不滿這個安排,從頭到尾給曹操加了多少句臺詞,世人都看錯我曹操了,我曹操不怕別人看錯我。感覺全天下的人都看錯了曹操,就新三國劇組看清了曹操。劉備不僅降為二號人物,而且光輝形象暴跌,原著裡的仁義被刻畫成了假仁義,政治上的追求被演成了傳銷式的洗腦宣傳。至於孫權,角色形象也有所改變,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忙著搞自己的大都督們。關羽的義氣更多的改成了傲慢或者網友嘴裡的逼王,恃強不凌弱,傲上而不欺下的形象被改成了一身放蕩不羈愛裝逼。張飛的粗魯被改成了腦殘,一說話就讓人厭惡,全劇裡除了陪劉備去接龐統回荊州像個人之外,其他的時間全都是腦殘形象,用網友的話說就是李逵走錯了片場。諸葛亮的無敵形象大打折扣,不僅畫蛇添足了很多亂七八糟的戲,甚至連張飛和關羽都搞不定。司馬懿的謀略被理解為深藏不露(面無表情),老版的司馬懿,前期一個演員,一看就是豪門大族出身的世族子弟。後期魏宗萬演的,頭戴金盔,身批鎧甲,儼然是一個統帥三軍的大都督,一看就是極有城府謀略。而新三國司馬懿,被眾多網友稱之為經典司馬懿,其實大家應該去看看他演的其他角色,比如最新版的林海雪原裡的座山雕就是他演的,看看演的怎麼樣,反正我覺得和司馬懿好像一樣。深藏不露被劇組理解為就是面無表情,不能說是敗筆吧,真心看不懂啥意思。正常的人民幣玩家曹真被刻畫成了掛機的小學生,幾乎沒有任何戰鬥力。而掛機的小學生曹爽被加強成了人民幣玩家,差點還搞掉了司馬家族。威武霸氣的呂布被演繹為一代儒將,和貂蟬的真愛可歌可泣。一代儒將周瑜被刻畫成不折不扣的怨婦,從頭到尾就在生氣,估計就是沒中毒箭也遲早氣死。至於龐統,急功近利最後死於落鳳坡的他居然被改成了為了讓劉備“師出有名”,最後一心送死。不知道這麼改動到底是在美化劉備還是貶低劉備,是歌頌龐統還是在噁心龐統。總之,主要人物的影視形象或者原著裡的形象都被改動,甚至是顛覆。

    第二,新三國新在各種各樣的陰謀論。三國演義最大的特色就是小說中的用兵之法,謀略戰術,爾虞我詐。所謂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言下之意就是三國裡的人與人之間的虛偽,欺詐,權謀過多,容易讓讀者身臨其境,自然而然的把人際關係複雜化,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新三國在這一塊可以說極度誇張化,相當主觀的加入了很多所謂的陰謀論。雖然有些陰謀論不說大家也很容易知道,但是刻意的表現出來是新三國的敗筆。

    比如曹操的父親被陶謙的部下殺害後,荀彧見曹操時,還給曹操賀喜,稱可以名正言順的的發兵攻擊徐州了。且不說曹操是不是真有這個想法,就是真的有,屬下真的敢說出這個話嗎?再如曹操攻佔了袁紹的冀州時,許褚一怒之下砍了許攸,老三國在這裡一帶而過,曹操使了一個眼神,就表現出曹操的內心想法了,殺了就殺了吧,也沒怎麼苛責許褚。新三國在這裡還非要加個戲,展現出曹操怎麼憤怒,要殺許褚了,眾將求情之後,饒了許褚,罰他一個月不許喝酒。接著又是荀彧,告訴許褚,主公其實想殺許攸,你殺了許攸,他高興著呢。這畫蛇添足的兩出陰謀論,不知道是想顯示出劇組對歷史人物的獨特理解呢,還是想表現出荀彧怎麼了解曹操,是曹操肚子裡的蛔蟲。又如劉備去江東與孫小妹聯姻,去之前張飛就和關羽想心思了,提防劉備。去了一段時間沒有回來,關羽和張飛就開鬧了,為了展現出關羽和張飛不服諸葛亮,硬是搞出一出“荊州兵變”來展現劇組的全新理解。又如孫策死後,母壯子弱不假,但是孫策本來就留有遺囑,讓文武輔助孫權。但是新三國非要加點戲,一部分大臣希望大喬垂簾聽政,輔助孫策的幼子。張昭出來勸大喬以江東大業為重,說了一大堆道理,什麼漢室的衰亡就是從母壯子弱,女人干政開始的,最後大喬帶著孩子不知道去哪了,實在是不得不服新三國劇組的腦洞。

    第三,新三國,新在各種子虛烏有的感情戲。新三國美女如雲啊,出場費估計也都不低。既然花了不少錢請來了美女,戲肯定就要給足。所以原著裡幾乎打醬油的眾多女性們在新三國裡都多吃了好幾碗盒飯。比如貂蟬,大小喬,蔡夫人,各種各樣的原配,小三。最讓人歎為觀止的就是新三國給司馬懿娶了一個老婆,這老婆居然是新三國裡都沒出現的何進的孫女。何進自己在新三國裡完全被無視了,還好,杜撰了一個孫女,還最後嫁給了最後的勝利者--司馬懿,大將軍也算死能瞑目了。老弱多病根本不需要刻意設計劇情的詐病賺曹爽被劇組硬是弄成了司馬懿故意讓人害死自己的老婆,讓她難產而死,“順理成章”的中風了,然後搞定曹爽了。

    最後,新三國新在所謂的現代價值觀,怎樣的新價值觀呢,簡單的來說就是延續上千年的成王敗寇理論,依照著這個所謂的現代價值觀,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大量人物被改動。因為最後成功的,都是優秀的,比如曹操,司馬懿。最後失敗的都是這樣或者那樣的臭毛病,比如關羽,張飛。

    為了改變原著裡的人物形象,增加新三國的新鮮感,大量的原著裡沒有的戲被強行加入,毫無依據的陰謀論被強行加入,佔用了大量的篇幅。造成了新三國九十集的劇情卻前無黃巾起義,中無七擒七縱,後無三分歸一。可以說該拍的很多沒拍,不需要拍的拍了許多。不過電視劇就是為了賣看點,眾多的槽點也未必是無心之舉,很多很明顯就是劇組故意安排的,因為槽點多了,照樣能吸引大量觀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06年別克君威,熱車熄火後打不著火冷車好啟動,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