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頭條美食

    我們首先看看狗的起源。狗由早期人類從灰狼馴化而來,馴養時間在4萬年前至1.5萬年前,也就是那時遠古農業文明的時間。狗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通常被稱為“人類最忠實的朋友”,狗為人類器重之處在於它能幫助人類守衛家園。這一點在遠古農業文明期間顯得尤為重要。那時的生產力水平還是極其低下,遠古文明的人類圈地飼養捕獵而來的動物時,也有自然界的一些兇猛動物對此虎視眈眈。因此人類從馴化灰狼開始,讓其幫助守衛家園,守衛飼養動物。

    接下來看看貓。貓已經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樣完全地被馴化),這段時間相當於是漢代的農業文明時期。現在,貓成為了全世界家庭中極為廣泛的寵物。

    人類具有情感過程,由此產生的情感,在漫長的農業文明發展中,也就講一部分的情感寄託在了狗和貓身上。人的情感和狗羈絆了約萬年的時間,而人類和貓的情感則羈絆了約千年的時間。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現代文明中,這是由歷史決定的,是客觀的現實,我們無法更改。

    人類誕生於遠古農業文明時期的某些情感寄託,一直以狗和貓為媒介羈絆了千萬年,想必世間上任何一種動物都不能與之相比。

    在農業文明時期,牛作為一種生產工具被人類所使用。那麼按照上面的思路來理解,牛和人類的羈絆也長達了數千年直到今天,想必這應該可以和狗、貓和人類的情感羈絆一比。然而牛卻只是作為農業文明時一種生產的資料,相對於狗和貓而言,人類和牛的情感羈絆不及狗貓。及至現代文明,牛也只是作為一種生產資料向人類提供肉食、牛奶等東西滿足人類的生活需要。這樣說或許很冷酷,但事實就是如此。在現今的一些欠發達農村裡,牛也還是作為一種古老的生產資料幫助人們耕田,牛和人的情感羈絆也可以達到狗貓和人類的情感羈絆一樣的程度,只不過沒有狗貓如此普及,最終不能成為人類情感寄託的主流。

    文明在不斷的發展,從懵懂的遠古農業文明,到近代的工業文明,再到如今的現代文明,人類所創造的財富越來越多,但是科學的發展,在滿足了人類的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人類的心靈越來越空虛。人類具有主觀能動性,人類的情感是需要不斷滿足的,空虛了則要填補,於是,與人類情感羈絆了千萬年之久的狗、貓,自然成為了人類情感寄託的一種形式。

    由此引發出的感情是很激烈的。所以當一些狗被一些人屠殺、食用的時候,另一些人也會極力反對,由此引發了激烈的矛盾衝突。

    這裡有一種不定的情況:屠殺、食用狗的人將狗和人類羈絆千萬年的情感分裂,對於寵物狗、食用狗採取兩種不同的極端形式。對於寵物狗而言,這些人自然會嚴加呵護,對於肉食狗而言,則冷酷無情屠殺之。

    另一些反對這種行徑的人,則將狗和人類羈絆千萬年的情感統一起來,不分什麼寵物狗、食用狗,只要一些人屠殺或食用了自己的忠實朋友的人,都加以激烈反對。由此引發了現代“狗是否應該被屠殺、食用”的一系列衝突。

    本文並不反對人類食用狗肉,也並不反對人類對狗類嚴加呵護。上述情況能引申出一個更深的思考:人類的複雜情感,這種情感不僅僅體現在狗和人的情感羈絆上,也體現在人與自然相處的情況上。

    當今人類一邊大肆掠奪自然資源,造成資源枯竭,環境問題嚴重,一邊又強調要保護地球,保護環境。誠然,從自然界的規律來說,人類一直追求更好的發展是毋庸置疑的,只不過透過大肆掠奪資源這種形式來追求更好的發展,對人類自身或許隱藏著巨大的危機。另外,現代文明高速的科技發展也使現代人的情感越來越空虛,導致抑鬱、憂慮、自殺等一系列情況出現,人和人之間的情感也越來越冷漠。這不禁使我們開始反省:我們所追求的人類文明,難道是物質豐富、精神空虛的嗎?

    人類花了數萬年的時間,才創立了我們如今的現代文明,其辛苦程度不言而喻,這也使得我們人類在這個已經誕生了46億年的地球上,可以俯瞰天下,睥睨蒼生;但在這個浩瀚無邊的宇宙裡,人類又是多麼的渺小,渺小得如同茫茫大海里的一滴水,瞬間即逝。從這個角度看,我們人類還真的可以睥睨蒼生嗎?別忘了,我們人類也只是廣袤宇宙中的一粒塵埃而已。我們是否應該開始反思:人類需要改變一下追求文明的形式?

  • 2 # 舞展l顏

    我覺得最早被馴化是因為食物。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早期未被馴化的狗貓終日為食物奔波,這就導致它們對食物的需求成為生存的最重要因素。當然人類也可以選擇馴化其它動物,最終選擇狗貓作為寵物,應該跟他們的討喜 忠誠有關。

    人類馴化狗已有1.5萬年以上,馴化狗時人類是以食物誘之,因為為他們提供了食物,所以在狗的角度上來說,人類是提供食物和生存的人,所以狗狗很容易會成為人類的寵物。加之狗狗有忠誠憨厚的性格,在與人類接觸過程中,會更加得到人類的喜愛和認可。

    相對而言,人類馴化貓最早是在約9000至10000年間,時間較短,貓也具備了可愛、溫柔、聰慧的性格,所以一樣會受到人類的喜愛,從而圈養。剛開始把貓咪當做寵物時,貓對人類沒有很強的歸屬感,原因在於:起初人們養貓是為了讓它捉鼠,所以在貓的角度來說,食物是由自己捕捉的,只是和人類建立了共存的互利關係而已。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歡貓,因為喜歡而圈養,所以不需要貓去自己捕食,它們也就慢慢習慣了過這種跟狗狗一樣不勞而獲的日子~

    萬物有靈,當狗貓發現只需要賣賣萌、撒撒嬌就可以豐衣足食,那麼自然而然的,它們會選擇被馴化,會選擇成為人類的寵物~​

  • 3 # 家貓體育

    馴養的時間長了唄 就是這個道理 尤其是當人們有心把它們馴化乘純寵物後 其實他們的野性也沒完全去掉 只是相對少了

  • 4 # 王丫米

    在人類出現之後,在生活中,有很多機會與動物相處,爭奪資源,互相捕食,互相鬥爭。然後到了一定時候,開始互相合作。

    當然,由於人類的智力優勢,這種合作是人類主導的,是期待動物為自己服務的。但是,並不存在絕對的單方面付出,動物不是斯德哥爾摩症患者,動物在這種合作中,必然也有受益。最根本的,是人類為他們進行食物管理,這是動物最關注的東西。相信人對很多動物有過合作意向,最後談成了的,只有有限的幾種,比如家畜,家禽,他們在人的勢力範圍內出生成長,他們的世界的人類創造的,於是在能吃到東西的前提下,他們接受了人類的管理,尤其是他們的智力水平,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最後會被吃掉,或者自己創造的價值,遠遠超過了自己從人類那裡得到的飼料(而且本來就來自屬於所有動物的大自然),因為他們讀不懂馬克思。

    貓和狗,本來也是作為功能動物和人類在一起的,但是逐漸地,他們的優勢凸顯,被免除了勞役,甚至凌駕於人之上。原因是,第一,他們的智力水平恰到好處,不會傻到根本無法理解人的意圖,又不會聰明到像猴子一樣模仿人的活動給家居生活帶來風險;第二,他們的大小和活動習慣適合進入家庭生活,尤其是他們有非常好的自制力,能夠按照人類的期望進行大小便管理,這是最會給人帶來困擾的。三,他們會給與人一種疑似愛的東西,他們的行為和表情與嬰兒非常相像。最重要的,是他們不會說話。如果他們開口把他的感覺告訴你,你真的可能不會想再見到他了。

  • 5 # 四大名著讀後感

    因為這兩種動物有個特點是,與一個人接觸時間長了,就會依賴於這個人。還有外表招人喜歡,萌萌的。打個比方,老鼠人們都討厭,可當人們看到松鼠的時候呢,就會喜歡與它親近拍照。同樣是鼠,就因為它的尾巴的不同,而使它們與人類的接觸的結果不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那麼多人在意程式編碼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