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常容
-
2 # 理得心安
三國時期雖然離春秋戰國不遠,但羅貫中寫三國演義卻是在明初。三國時期距離春秋戰國大約五百-九百年,而三國到明卻間隔大約一千一百年。
所以,三國時期的人或許還熟悉很多春秋戰國的事,但三國時的各種風俗風格到明時已經存留不多了。
從內涵上,三國演義是透過各種權謀計算,表達了些忠孝信義;而孔子老子的學說裡,更多的是大道、大義,對於精於計算的小權謀是不屑一顧的。
另外,在三國時期到明之間,中國文化經歷了很多價值觀、欣賞模式的變遷。
其中,五胡亂華、元等異族影響造成的文化動亂,特別是宋朝理學的興起,對正統文化的規範,都使得以叛逆、非主流為特點的明小說,從根本上就不會順著明當時的主旋律去寫的。
瞭解了明時的文化環境,就很容易理解三國演義裡為啥不提孔子老子了。
我的天哪三國距離春秋戰國很近嗎?第一次聽到了這樣的言論。大概在公元前七世紀到到三世紀。前後差不多九八九百年接近1000年,那個叫短嗎?
我們倒推1000年,那就是公元11世紀左右,大概是宋朝的時候。宋朝很有名的人很多,宋程理學很發達。朱熹直接閹割了孔子,成為了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之一。我們也很少提到朱熹啊。
羅貫中是元末明初的人,他離孔子和老子就更加的遠。
老子和孔子在漢武帝的時候進行過一次戰鬥,漢武帝信任董中書,所以他想樹儒家,也就是孔子。而這個時候還握有權力的竇太后喜歡老子,黃老之術,從漢初開始,黃老之術一直奉為國策。當然結局大家都知道漢武帝勝了,這個時候孔子的地位才真正的確立地位。
三國演義是描寫這三個國家的角逐,良相名臣之間的鬥爭,孔子和老子只是一個學說的代表,為什麼要提到?我覺得比較奇怪。當然,這個問題我也覺得回答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