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橙心社

    作為一個較為完善的市場,日本的動畫、漫畫產業,已經形成一個從前期策劃、中期製作、到後期宣發,以及後續製品推出,IP持續化運營等一個較為完整的產業鏈。而作為這個產業鏈中的核心——作品,其支柱又可以被拆分為角色、劇情等要素。那麼,我們不妨“理性”一點,把許多作品中的角色,進行一個總結、歸納,提取出這個角色中,讓你無法自拔,或者說,讓這個角色這麼有魅力的那個“有效成分”,那麼我們在以後的創作中,是不是也可以沿用一些“成功的配方”,弄出一個比較有收益保障的作品來呢?

    其實這種現象,在任何行業,任何國家都會存在。我們一般稱之為產業的標準化或生產的專業化。只不過,日本這邊的愛好者們,比較常用這些屬性,來交流或調侃溝通,而歐美的社交圈中,也是有類似的tag,類似的具有刻板印象的標籤化屬性的角色。比如恐怖片中常常會有的金髮大波妹、肌肉男,或者其他型別作品中的戴眼鏡的亞裔電腦天才等等。

    其實,這種“專業化”有利也有弊,一方面,這些“套路”、“屬性”是經過了長期的市場檢驗,已經是淘汰過後,較為被觀眾們所接受的“合格品”了,後續的創作者,在前輩們開拓的道路上繼續前行,也能少走不少彎路。但另一方面,模板化如果太過嚴重,又會引發僵化,讓這個作品喪失生命力。而這,可能就是最近越來越多的套路作撲街的原因了吧,因為沒有生命力的作品是走不長久的。

    文:桓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相親是最快脫單方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