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卿當自勉

    幾乎不可能。二戰的美國是相當強大的。只是它參戰得遲,很多人對美國二戰印象都很簡單。都只知道美國被偷襲了,美國扔原子彈了。其實,美國的陸軍,空軍異常強大。它能遠洋和日本接近本土作戰。要是其它國家,補給都是天大的問題。然而美國硬是把日本揍得哭爹喊娘。不過,假如給日本再添十艘航母。結果就和現在不一樣了,那樣日本就不叫日本了。叫一億亡國奴。哈哈哈

  • 2 # 五道口軍研

    這個問題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雖然看上去非常的無厘頭吧...

    如果日本擁有十艘翔鶴二改及其配套噴氣式飛機和駕駛員,能否頂住美國的埃塞克斯海?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在太平洋戰爭中,日本能有這樣的實力,那麼今天的世界格局肯定會有變化。

    但是請注意,這個問題背後真正可怕的地方在於,日本能夠造出這些兵力,那麼它本身的整體國家實力和現實中1940年代的日本是天壤之別。

    下面,我們把假定的時間點定在1944年阿號作戰來看看~

    我們來找一點論據來具體解釋一下:

    十艘翔鶴二改是什麼概念?

    由於艦C是個遊戲,所以很多型號的特徵現在無法精確的具現化到歷史中。但是基本推斷可以定位是增強了防護能力,具備彈射器的翔鶴型航母。

    彈射器這一塊,我們可以對應到的日本海軍研發事項是1943年6月的日本海軍由軍令部、艦政本部、航空本部三家牽頭寫的文書《艦船舾裝並搭載機整備方針商議》。這裡面提出為當時改造的輕型航母搭載彈射器。但是因為日本無法研發出能夠彈射6噸艦載機的航母用彈射器而作罷。但在我們的假定中——他們在一年內成功的搞定了!

    日本海軍大規模量產航母的計劃是始於1942年,中途島海戰戰敗後的改丸五案,其中有一個空母緊急增勢計劃,量產雲龍型航母和改大鳳型。早期計劃中曾經想過量產翔鶴型這樣的2.9萬噸級航母,但是因為國力問題也就是討論了一下,增加改大鳳型也是僅在賬面上增加,實際不做開工的具體準備,因此後來只有雲龍型得到了落實。而在1944年阿號作戰的時候,首艦雲龍號距離服役還有2個月的時間。

    那麼,如果從1942年年中開始,需要建造10艘增強版的翔鶴型航母。需要什麼樣的國力呢?

    小提示:美軍在阿號作戰前,完工的埃塞克斯級航母的數量也是十艘,但是有7艘是在1942年6月以前開工。

    依照福田啟二《軍艦基本計劃資料》一書的中的記載,一艘45000噸排水量的航母,所需要的總工數是290.1萬。由於翔鶴型的標準排水量是26000噸,我們非常不負責任的給290萬打一個6折,總計需要174萬個工數。10艘算下來就算需要1740萬工數。這個數字是我們非常不負責任的按照噸位比例來計算的,實際上需要的數量肯定是隻多不少。

    而日本海軍能夠建造大型航母的工廠,吳海軍工廠、橫須賀海軍工廠的年總工數分別為261萬和236萬。而日本海軍所有造船設施,一年的總工數是700.6萬個數。

    這些海軍工廠,單純的兩年時間什麼都不幹,不考慮船臺數量因素,完成1740萬工數從理論上來說是相對較難以實現的。

    從中途島戰敗到阿號作戰的時間正好大約為2年時間。能夠保證完成1740完工數,建造十艘航母,以及其需要的護航兵力(一艘8500噸級巡洋艦是60萬工數,一艘秋月型驅逐艦是22萬工數)。以當時的日本實力的是肯定做不到的。

    還記得之前的小提示麼?阿號作戰時間點上,美軍的埃塞克斯級航母的完成數量和開工時間?如果可以完成您提到的10-8艘翔鶴型整備,日本至少在重工業水平和造船的規模上要部分勝於美國了。

    噴氣式艦載機是個什麼概念?

    翔鶴二改搭載的艦載機分為兩類,第一種是景雲改,第二種是橘花。

    這一部分因為型號過於穿越(立項時間和首飛時間)。所以我們換一個視角來看。美國海軍第一批上艦的噴氣式艦載機是FH-1,雖然上艦服役時間是1947年,但是產量很小僅有62架,以當時美國海軍的艦隊規模來說,算不上主力機型。真正的主力是1948年以後的麥克唐納F2H,1951年後的格魯曼F9F。換句話說,在您的假定中,日本的航空技術在太平洋戰爭期間不僅僅沒有落後美國數年。反而是在噴氣式飛機技術上領先美國5年以上。

    這麼一來事情就很可怕了

    一個重工業實力和造船實力和美華人差不多。在飛行器技術上還領先美華人5年以上的日本。總體來說,如果我們看十艘翔鶴二改,噴氣式艦載機背後的工業問題,那麼或許就不是日本人能不能扛住美華人的埃塞克斯海的問題這麼簡單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隨手記、超級課程表之類的APP是如何盈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