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物理思維
-
2 # 焦
α粒子散射實驗結論
1911年,盧瑟福在α粒子散射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原子的中心叫原子核,帶正電,佔很小的體積,但其密度很大,幾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質量;帶負電的電子在不同的軌道上繞著原子核運動,就像地球繞著太陽運動一樣。
歷史道爾頓的學說認為原子是一個不可再分的實心球,但湯姆森發現原子中的電荷,因此他在道爾頓的模型上作出改進。他認為原子呈球狀充斥著正電荷,而帶負電荷的電子則像一粒粒葡萄乾一樣鑲嵌其中,這就是原子的“葡萄乾布丁”模型。盧瑟福的α粒子散射實驗的目的是想證實湯姆森原子模型的正確性,實驗結果卻成了否定湯姆森原子模型的有力證據,在此基礎上,盧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現象及其原因大多數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原因:原子核很小,原子內部有很大空間。)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原因:原子核帶正電,α粒子途經原子核附近時受到斥力而改變了運動方向。)有極少數α粒子被彈了回來(原因:原子核質量比α粒子大很多,且體積很小,所以當α粒子正碰到原子核被彈了回來,且是很少被彈回。)
現在來介紹一下盧瑟福散射。首先我們要了解幾個事實:
1)入射的α粒子是高能的,所謂高能指的是α粒子具有很大的動能,盧瑟福曾經把它們比作是15英寸大炮的炮彈。15英寸是當時英國皇家海軍口徑最大的大炮。這麼大的動能,它轟擊的物件是什麼呢?
一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上面有8門15英寸(381mm)火炮。2)作為被高能α粒子轟擊的物件,是一個金屬箔,通俗的說就是把金屬壓的很扁很扁的一個小薄片,金屬的延展性是很好的,這個箔薄到只有1微米,換句話說只有大約一萬層原子厚,或1000奈米。
盧瑟福散射實驗裝置示意圖。按照盧瑟福的比喻,這就是一片紙巾(tissue paper),我們用15英寸的巨炮轟擊一片紙巾,比如打出去一萬發炮彈,你設想會發生什麼情況?按照常理,不要說是一萬發炮彈,就是十萬發炮彈,肯定是發發穿透紙巾。
實驗結果是,絕大部分α粒子都直接穿透了金屬箔,幾乎不受金屬箔的影響,但也有極少數α粒子被金屬箔散射了,即α粒子的運動方向發生偏轉了。
大部分α粒子的散射角為0,也有幾十個α粒子的散射角接近180°根據實驗,有1/8000的α粒子會被金屬箔彈回來,甚至有些α粒子會以散射角180°發生偏轉。換句話說,有些15英寸巨炮發射出的炮彈被紙巾彈回來了,最後把15英寸的巨炮給炸掉了。
我們要解釋這個現象就必須對原子的結構做一個合理的猜測。在盧瑟福的時代,人們已經知道原子裡面有負電(或電子),電子的大小是很小很小的,小於1費米(10的負15次方米)。而同時人們又可以根據物質的密度,原子量等資訊計算出原子的尺寸,假設原子在金屬裡是密堆積的話,原子的尺寸是1埃(10的負10次方米)。
換句話說原子很大,而其中帶負電的電子很小,那麼原子中的正電是如何分佈的呢?
如果原子中正電不是集中分佈(湯姆遜模型),α粒子就不會發生大角度散射;正電必須集中到1費米的區域,才能解釋大角度α粒子散射。盧瑟福散射實驗告訴我們,原子中的正電必須是集中分佈的,即全部正電必須集中分佈在一點(1費米),只有這樣才能解釋大角度的α粒子散射。換句話說原子裡面很空,中間是正電集中在1費米的區域,叫做“原子核”,周圍是帶負電的電子,電子可以看做是一個點(迄今為止的實驗還從來沒有測定過電子大小的下限)。
如果我們把原子看做是一個操場的話,那麼原子核的大小就是操場上的一個小螞蟻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