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605722592

    雪堆的“孩子”怕Sunny

    --也談“厲害的媽媽到底會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曾見數九寒冬日,正是飛雪冰凍時。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好一派妖嬈勝景。更有甚者,匠心妙手,隨物賦形,不辭辛勞,堆成雪人,傾情裝扮,綴不盡心中美好願景。然而,待到暖陽一出,三下五除二,冰消雪融化流水,夢幻一去終難留。

    雪堆的“孩子”怕Sunny。大自然鐵律無情,卻不全是一堆亂碼,留給有心人深入思索,解碼天下母親苦心育子的困局與心結。

    孩子的成長家家相似,而厲害的媽媽各有不同。有一則典型報道或許能讓我們記憶猶新。2006年4月,各大網路媒體同時報道,湖南男孩魏永康,出生兩三個月時,其母曾學梅就教他識字,還經常讀唐詩給他聽,2歲時就掌握了1000多個漢字,4歲時基本學完了初中課程,後來連小學也只讀了二年級和六年級,8歲時連跳幾級進入縣屬重點中學讀書,13歲時魏永康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2000年,17歲的魏永康大學畢業後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研究生,被坊間譽為“東方神童”、“天才少年”。厲害媽媽曾學梅從成功中受到鼓舞,更加堅定地認為,孩子只有專心讀書,將來才會有出息。於是,曾學梅決心將厲害進行到底。她把:家中所有的家務活都包下了,包括給兒子洗衣服、端飯、洗澡、洗臉。為了讓兒子在吃飯的時候不耽誤看書,魏永康讀高中的時候,曾學梅還親自給他餵飯。後來讀湘潭大學時,曾學梅也一直跟在兒子的身邊“陪讀”,照顧兒子的飲食起居。來到北京讀書後,魏永康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便執意不要母親“陪讀”,孤身一人北上求學。

    身邊突然沒了母親的照料,魏永康感到很不適應,竟無法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有一年冬天,他竟然穿著單衣、趿著拖鞋去天安門逛了一圈,周圍的遊客像看怪物一樣使勁盯著他看。由於長期生活不能自理,並且知識結構不適應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模式,2003年8月,已經讀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被中科院勸退回家。

    痛定思痛,這位厲害的媽媽無比悔恨,親手寫下“好苗錯移栽,未成棟樑材,土地貧缺肥,園丁無能耐,已將好苗誤,疾首痛心懷”等上百首自責“打油詩”。可是,這些能贖回兒子寶貴的年華嗎?

    滴血的教訓,殷鑑不遠。發展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以教養孩子的四種基本模式和養育維度劃分,父母可以歸類為四種,即:權威型、獨裁型、放縱型、抽離型。

    權威型父母施加權威,但是仍然會透過指導來表達關心,他們教育孩子最常用的方式是交談,而這也是跟青少年溝通的最好方式。權威型父母還促進孩子的責任感、決策和自主性,並鼓勵孩子逐漸建立獨立性和自由感。在孩子對自己的事情做出決定的時候,通常會聽從父母的意見和解釋,並願意和父母一起來探討。可以看出,權威型家庭的氛圍是尊重、理解、溫暖、接納和和諧一致的,因此,權威型教養是最值得推崇的科學方法。

    別了,媽媽的厲害!

    ”雪孩子”在哭訴!讓我們俯下身來,側耳傾聽。

    願以母愛之名行包辦之實的厲害媽媽少些、再少些: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一瞬間,你突然就哭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