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企業教練萬里濤

    中國曆經了幾千年的封建統治,信奉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的治國思想。從古到今,官員做為統治階層的代表,象徵著王權。歷史週期論中提出了“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現象,歷代王朝更替興亡,是中國的歷史規律。所以人民希望太平,呼喚盛世,是民之所願。而代表王權治理州,郡,縣的各級官吏,自然是民眾眼中的父母了,他們的所作所為,薄民厚民,對老百姓的意義極大。尊官為父母,是老百姓希望官員們能愛民如子,薄瑤輕賦,守護一方,老百姓才能安身立命。所以,每當這些父母官為老百姓做了幾件實事,老百姓莫不感恩戴德,甚至直呼青天。官員們也樂聽見百姓們稱其為父母官,除了象徵著權力外,更是提醒他們要為民作主,因為民為根基之本。甚至孟子就提出了:君為輕,民為重,社稷次之的治國思想。久而久之,老百姓和官員們都習慣了這種稱呼。

  • 2 # 鄉村牧童A

    《大學》裡說:“《詩》雲:‘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孟子·梁惠王上》:“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之父母也?”在這些先秦文獻中“父母”是指百姓的統治者,甚至是國君。古之父母官有兩層含義:一是民之父母,愛民如子。二是民之父母,為民作主。今之官員只記得為民作主,忘了愛民如子了,唯上不唯下。當然今天的官以前叫人民的公僕,公僕是為人民服務的,現在叫公務員,是辦理國家公共事務的,是為國家服務的。

  • 3 # 閒看秋風999

    “父母官”這個稱呼反映了中國文化的特點,折射出封建社會的思想殘餘。

    在封建社會里,父母是子女的主宰,如“三綱五常”忠的“父為子綱”。 當然,父母又最疼愛自己的子女。

    所以中國最底層的老百姓就將自己對社會公平的期盼,對法律的正義全部寄託在了地方官員身上, 因為他們既是領導又是父母。相信父母沒錯。

    父母官的思想源於“人之初,性本善”的假設。人人都是善良的,朝廷命官更加如此,理所當然會清正廉明,主持公道,對老百姓如同自己的兒女。

    不過實際情況往往是事與願違。在封建社會里,貪官汙吏多如牛毛。老百姓那種“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期望多半是水中月,鏡中花。

    在西方,就沒有“父母官”這樣一種說法。因為,人是有“原罪”的,每個人都是如此。當官有權的都是騙子,必須用法律來規範監督官員的一言一行。

    短短三個字,一個司空見慣的稱呼就可以反映出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

    對待官員,華人的前提是,你是我的父母,我服從你的領導,你也會考慮我的得失。

    西方人不一樣。你是我的領導,我就要監督你,你是為我服務的。我是納稅人,是我養活了你。你不為我辦事,我就彈劾,罷免你。

    當然,父母官還有另外一種用法。那就是對地方官員,直接領導的一句戲言。省長,市長也是父母官。一句笑言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騎士一直輸球的根源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