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翁laoweng
-
2 # 竹林吟風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老年人對養老生活的惆悵,應該不是個別現象,耳聞目睹的社會現實,何況是老年人,中年人乃至青年人也會有所思考。
根據權威性報告,2019年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約2.45億,佔總人口們18.1%。其實人口老齡化問題是一個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不僅僅是老年人問題和養老問題。
本人剛剛就獨生子女的養老問題作過回答。由於社會的快速發展,不少老年人對突如其來的變化束手無策,應對失據。
首先是經濟收入問題,養老金夠用了嗎?日常生活可以,疾病狀態下呢?醫療護理康復無疑就是一座大山。
其次是健康問題,失能,行動不便怎麼辦?靠子女?就運算元女有心恐怕也無力。現在社會上的養老機構,能滿足社會養老的要求嗎?
上面所說的還僅僅是保證其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快速的科發展也讓老年人跟不上腳步,近期披露的老年人不會用手機購物,買火車票,給他們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縱觀當前老年人的養老生活,要全部達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養,還有很大的差距,更無從談起老有所樂了。好在這個問題已經受全社會的關注,期待會逐步有所改善。因為每個人都會有老的一天,老年人的今天就是中青年人的明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期待明天會更美好!
-
3 # 明祖
首先要把什麼是惆悵這亇定義搞懂。惆悵一般是指傷感,失意。
老年人,對自己的養老生活有莫名的惆帳是一種很正常的事情。因為是人都有思維,更何況退休後,每個人所處的情況不同,想法不同,表現在現實生活中,是有一種莫名的惆悵。
第一種,大多數人由於退休養老金不高,如果再遇到自己或老伴的身體狀況不好。看病需要用錢,肯定心情就不好。
第二種,退休前有工作忙,每天要和人打交道,退休後突然閒了下來不適應。有的人,特別原在單位是領導的更感到不適應。
第三種,與子女因經濟或對事情的看法不一樣,經常家庭吵架的。
第四種,隨著年歲的增加,各種病纏身,不能獨立自主生活。子女由於工作忙或其他原因不能照顧。
第五種,其他情況。俗話說得好,各家都有一夲難唸的經。和諧幸福的老人有,但大多數老人隨著時間,空間情況的變化,惆悵的心情隨時隨地存在。
這就是我回答大多數退休老人,都有不同程度惆悵的表現。
-
4 # 生活一鍋粥
老年人對自己養老有莫名的惆悵,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個體衰老感。老年人感覺自己身心的變化,各方面能力下降,意識到自己逐漸衰老,個體主觀體驗更加強烈。如走在人群中,人們也開始以尊敬的方式稱呼,老人家,老前輩,老同志等,老年人的開始感覺自己是遲暮之年。衰老感一旦產生,也就意味這個人精神已漸漸老去,喪失了生活的意志和積極性。
2、個體失落感。離開工作崗位後,意味著不在為社會創造財富,生活習慣開始改變,感覺生活的無聊,沒有意義,與工作時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容易感覺生活的孤獨、寂寞、鬱悶、空虛,甚至是無所適從,心情抑鬱、壓抑。
4、生理功能衰老。老年人生理各項功能逐漸衰老,開始出現步履蹣跚,自理能力下降,甚至需要他人照顧。記憶力衰退,視力下降,聽力不好,這些現象的出現必然影響到心理的健康。
5、其它疾病的出現。如出現老年睡眠障礙,入睡困難,睡眠少,做噩夢,睡眠不足等等,都可能給身體帶來多方面的疾病,甚至有些老人還會出現老年痴呆,嚴重的影響身心的健康。
總之,大多數老年人的生活,如果不能合理的做好自身的除錯,極易產生莫名的惆悵。同時,也可以看出關愛老人,社會和家庭還需要做的更多,應該綜合考慮老人的身心變化,為老人提供溫馨的生活空間。
-
5 # 夏日綠茵冬日暖陽
幾乎所有的老年人,對自己的養老問題都有莫名的惆悵,是這樣的。
沒有養老資金的老人為錢而愁。
年老了,體力不支了,不但活幹不動了,還多病,需要花錢了。掙得少了,花得多了。惆悵是必然的。
行動不便的老人,為沒有人照顧而愁。
老了的時候,行動不便了,需要人照顧的時候,身邊沒有人,有的人,是兒女正忙於工作,有的人,是孩子遠在千里之外。
我單元二樓就有一個老太太,七十多歲的年紀,老伴兒在前幾年去世,她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兩個兒子,距離她稍遠一點兒,一年都難得一見,女兒住的不遠,也是十天半個月的才來一次。就連春節都是她一個人過的。
老太太每天都是很孤獨的樣子,有時看到她很悵然失落的站在小區裡的花池旁,沒有期待,沒有嚮往的深情,讓人看著有些心酸。
不免在想,能動的時候,是這個樣子,不能動的時候,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擔心失能失智的時候,不被善待。
最擔心的是不能自理的時候,還有失能失智的時候,不被善待。
人一旦到了不能左右自己的那一天,多麼渴望能被好好照顧,多麼渴望有尊嚴的活著。
呼籲做兒女的人們,多關心一下自己的父母,即使工作在忙,也不要忘了關照自己的父母,莫忘父母的養育之恩,培育之苦,也想一想,自己也有老的那一天。
要記得,父母把我們養大,我們要給父母養老。
-
6 # 閒居室夜話
主要是因為未來的退休生活充滿了不確定性。
雖然人人都明白:生老病死,自然法則,任誰也逃脫不了。但是,人們對於無法確定的事物、對於自身力量無法掌控的事物,總是有一些恐懼和擔憂。
比如,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養老金,而且每年還再增長,但人們會擔憂:物價再不斷上漲,在將來、尤其是較遠的將來,自己的養老金能不能保證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現在媒體上經常報道國家的養老基金將出現缺口,會不會出現養老金減少的情況。等等。
再如,"老"的問題。現在人的壽命越來越長,活到八、九十歲已非常普遍。但老了之後能否得到周到的照顧,這是老年人、尤其是膝下只有獨生子女的老年人,所普遍擔憂的。老了之後的孤獨,是不可避免的,是難以排解的,也是老年人最惆悵的。
再如,"病"的問題。老年人身體機能衰退,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或重或輕的患有慢性疾病,看病的問題是老年人普遍擔憂的問題。而且,現在,惡性疾病發病率越來越高,老年人最擔心的就是噩運落到自己頭上。
再如,"死"的問題。人,最終要走向死亡,這個道理誰都知道。但每個活著的人對於死亡都是未知的,未知的事情總是可怕的。越是年齡大的人、越是與死亡臨近的人,對於死亡越是恐懼。
還有,老年人由於退出了職業社會,過著只是圍繞自己衣食住行打轉的簡單生活。但生活越簡單,思想越複雜。無事者總喜歡想事,思想是自由的,你不能不讓他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都想;憂國憂家憂天下,徒增惆悵。尤其是對自己身後之事,兒孫的學業、事業、生活、身體,事情總是想個沒完沒了,心有餘而力不逮,也不免惹人惆悵。
-
7 # 易鑫清清
不存在此問題!或者說大部不存在?疫情前國外旅遊都是中國老年人,廣場舞也帶到國外了。國內就更不用說了,除遊就是跳...
-
8 # 睡不醒的覺覺
從來沒考慮過老了該怎麼過,先把現在的日子過好再說,過一天算一天吧,想那麼遙遠幹嘛,車到山前必有路,我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主,不敢想太遠。
孩子還未成年,花銷太大,特別是兒子,上學一年得幾萬,還要準備一套房子,焦頭爛額的,養老再說吧,反正不能讓睡大街。
想的太遠了沒法活了,不往前想也不往後想,過一天是一天。
-
9 # 道家養生學
1.養老要解決生死存亡問題,依靠錢和現代化是做不到的。
2.迴歸自然,視死如歸,不能獨立自主生活,必須結束生命,很殘酷,也是所有生命必須的。
-
10 # 一棵鬆43540199
力不從心,最擔憂是養老問題,一旦病重無人管理,養兒防老在現階段不現實,養老金只夠平常生活,到醫院住院費用將承受不起。最希望國家能管起來。
-
11 # 丹霞老頭天天樂
朋友們好,我是丹霞老頭。老年人對自己的老年生活感到莫名的惆悵,歸根結底一句話是因為人老了之後賦閒在家,無事可做,人一旦閒下來,心裡就會胡思亂想。
這就像一塊土地,如果是不能夠種正經的莊莊稼,那麼雜草就會叢生。
我認為人老了,要多做以下這4件事:
1、活到老學到老,充實自己一些老年人退休前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看不出什麼老態。可退休1~2年,就明顯的變老。其原因是多數人無所事事,不再用腦,停止學習所致。大腦用少了,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自然就會退化,其支配的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就不能協調,從而加速衰老。國外學者在人長壽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勤用腦是防止早衰的無價之寶。”
老年人在身體吃得消和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也應該享受一下旅遊帶來的快樂。老年人旅遊最大的好處就是鍛鍊身體、有益身心,緩解孤獨、排解寂寞,退休之後的老年人怕與社會隔離,怕被時代忘記,旅遊能夠讓他們重返社會、接觸人群
上了年紀,一定要為自己儲蓄健康。只有身體硬朗,才有可能生活自理,獨立生活,不需要人照顧,看人臉色。從飲食到生活再到心理,老年朋友要全方位考慮各種可以改善身體的細節,慢慢養成習慣,當然可以越活越年輕。
4、經營好自己的老窩,過好夫妻生活
很多人在更年期之後就謝絕了夫妻生活,其實這是不利於健康長壽的。如果老年人進行和諧的科學的夫妻生活有助於幫助老年人晚年幸福的,能更深刻地體會到對方給自己的安慰,有益於老年人的健康長壽!老年人多數都是早睡早的,並且早上睡醒的功夫也能產生興致,並且經過一個晚上的修養,精力也比較旺盛,荷爾蒙濃度也比較高,這個時候進行夫妻生活能會提高夫妻生活的質量,給雙方的身心健康帶來好處。
END
-
12 # 瓊1967
幾乎所有的老年人,對自己的養老都有莫名的惆悵,我贊同這個觀點。
人要不怕老,就怕老不了。英年早逝更可怕,能夠活到老年是福氣。
當然,不是人人都有幸福的晚年。
老一輩的人,年輕時候為生活打拼,把健康豁出去了,為家庭為孩子傾其所有,到了老年沒健康沒積蓄,兒女的孝順就是唯一的救命稻草。如果兒女主動擔當起贍養義務,晚年生活老有所依,還是幸福的。
身體健康又有積蓄的老年人,他們的晚年自然會幸福得多。生活能自理,吃飯穿衣不愁,手裡有錢想花就花,自在有底氣。
人老了最怕得壞病,我看見過老年痴呆病患者,一年四季不知冷暖,冬天都不穿衣服,把衣服脫了撕粹,飯都不會吃,真是可憐可悲;身體癱瘓的人,生活不能自理,自己受罪,也麻煩別人,痛苦不堪。
人人都會終歸老去,不管晚年是怎樣的處境,都要勇敢面對。生活給我們什麼,就享受什麼,心裡的情緒儘量不要低落惆悵,好好享受生命。
-
13 # 五未子55555
這話說的雖有點絕對,但不無道理!幾乎所有的老年人,對自已的養老生活都有莫名的惆悵!還問了一句:為什麼?
為什麼?
一是因為自已老。二是因為孩子少。三是因為兜裡空。莫名的惆悵主要來自這樣幾個原因!
現在的老人大多是一個孩子,而且孩子還要拖家帶口,給孩子增加負擔,也是老人惆悵的原因!
再就是,錢的問題,年老後,看病需要錢,上養老院需要錢,萬一孩子抽不開身,請個護理還需要錢。但老人的退休金難以應付養老費用,這使老人更加惆悵!
-
14 # 細雨夢迴62
因為靠誰也靠不上,好的養老院也進不了。
不過,本人想,對以後有個大概的想法和準備就好,別活著今天想太多沒用以後的事,活好每一天便好,以後該怎麼地就怎麼地吧,想那麼多那麼遠幹嗎?
回覆列表
幾乎?惆悵?這兩句話用詞不當!我去過很多國家,總體上看我們國家和西方美國、韓日、(不包括南歐)北歐等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但和第三世界國家相比無論是國力人民生活水平還是較發達的。有著較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即使在雲貴川等欠發達山區農民的醫保也跟的上(全民醫保)。近些年來政府加大扶貧力度致使大部分貧困人口摘掉貧帽,這麼大的國家涉及這麼多人口中國政府能過完成舉世矚目的工程得到了聯合國以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認同,也是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模擬且沒有能力仿效的。不能不承認目前我們國家從醫療技術、醫院的佈局(醫生按人口擁有量)、醫療費用等方面快取在這一些問題造成看病難、費用高。應該相信在不就的未來隨著國家的發展會逐步解決,老年人的養老健康也會逐步提高。其次老年人經濟問題城市裡和農村老年人相比或許農村老人困難的多。改革開放40年來農村的50後最辛苦,他們田間辛勤勞作半生,積累資金除了翻蓋房屋、養育兒女在加上孩子婚姻操持蓋房(有的孩子不願意農村住買樓、買車說媳婦)特別是沒有副業只靠一畝三分地維繫家業更是難上加難。當孩子打了分家另過了自自或許背了一身債務加上上了歲數(身體開始衰老生病)不能親歷親行田間勞作了導致生活結局、心情惆悵的不在少數,作為家庭成員乃至政府應當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