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哐嘰一口

    麻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葉子戲”。

    葉子戲最早出現在唐代,因為牌是長條狀,似葉子,所以稱為“葉子戲”。唐代葉子戲的具體玩法已經失傳,但根據古書畫的記載,應該類似於升官圖,需要用到骰子。

    到了明代,葉子戲的玩法就有所改變了,有些類似於現在的撲克牌,以大制小。(所以有言論說撲克牌也起源於葉子戲。)明初葉子戲共有38張牌:一錢~九錢,一百~九百,一萬~九萬,二十萬~九十萬,百萬,千萬,萬萬。因其中一萬以上的牌繪有水滸一百單八將中二十位的形象,所以又被稱為“水滸牌”(如下圖)。

    到了明代後期,葉子戲比原先多出了兩張牌,為40張牌(其中“馬吊牌”為清代對此遊戲的稱呼)。其牌面分為四門:十、萬、索、錢。

    注意,麻將花色的原型出現了,“萬”就對應麻將中的“萬”,“索”對應“條”,“錢”對應“餅”。

    雖說明末葉子戲中已經出現了“麻將”的花色,但麻將的玩法並非從中而來。麻將的玩法要追溯到清代。

    明末清初,葉子戲被改稱為“馬吊牌”

    千萬紙牌

    馬吊牌慢慢演變成兩大類遊戲:

    一類保留“四門”,即十、萬、索、錢,仍為對牌遊戲;

    另一類則去掉了四門中的“十”,留下萬、索、錢三門,多為湊牌遊戲。

    後者在清代中期衍生出多種遊戲,其中的湊牌遊戲——“碰和”就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麻將……

    “碰和”牌包含萬、索、錢三門,每門有一到九的序數牌各4張,還有紅萬、枝花、空堂三色花牌各4張,共120張(還有各5張牌的,共150張)。其牌面大多繪有水滸人物,所以也是“水滸牌”,當然,後來也出現了繪有“紅樓夢”角色的牌面。

    晚清時期,出現了“千萬紙牌”,其牌面的名字演化為:萬、條/索、餅/筒三門,千萬、百花、紅花三色花牌。

    至此,萬條餅(萬索筒)三門牌的名字已經基本定型,但花牌卻在之後的歲月裡出現了數十種稱呼,有“酒色財氣”、“梅蘭竹菊”、“福祿壽喜”、“琴棋書畫”等等,至今仍未能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除了東南西北四風牌,和中發白三色副牌)。

    以上就是麻將的歷史啦,愛打麻將的朋友們瞭解嗎 ^o^“萬”“條”“餅”的演變也講到了^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6歲學生與老師發生爭執持刀將其刺傷致死,問題到底出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