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開篇語

    你聽說過音樂能治癒疾病嗎?為什麼在《蒙面歌王》裡,有些選手的歌聲會覺得很動聽?有的小說會看膩,但音樂為什麼可以讓人“百聽不厭”?許多關於音樂最簡單的奧秘,也許你還不知道!今天就讓知力君為你揭開關於音樂的7個秘密吧!

    1為什麼有的音樂聽起來美妙動聽,有些又顯得平淡無奇?

    西方音樂家們早就根據經驗和實踐總結出了一整套如何創造美妙音樂的“規則”,根據不同的“規則”,可以讓音樂有不同的感受,或是振奮人心、或是優美婉轉,其中有的還經過了科學儀器的嚴格測定。如:當旋律從某一音階上升至更高的音階後再向低音階過渡時,就必須避免某些“格式”。

    通常動聽的音樂都遵循了這些“規則”並避開了那些令音樂不太優美的“格式”,而且根據音樂風格的不同,“格式”也有所差別,不過也有不少音樂雖然從“規則”上分析無懈可擊,但聽上去依然索然無味。對此許多科學家都認定:箇中的根本原因可能要等到人類對大腦究竟是如何欣賞音樂有了更為深入的瞭解後,才能獲得科學的解答——換句話說,實際上與其說這是有關音樂的問題,還不如說是有關大腦結構和功能的問題。

    2為什麼有那麼多“百聽不厭”的音樂?

    人們對某一種新事物都會漸漸適應,而當大腦對此的“瞭解”達到了飽和程度時,就可能會對其發展過程中的每一細節產生越來越精確、完整的預想,由此本來的新奇感便越來越被淡化了。此過程以心理學術語來解釋,就是“習慣化”或“條件化”。有趣的是,人對音樂的感受卻與對其他事物的感受可能不盡相同:一般來說某首歌曲並不會在欣賞了幾遍後便產生厭煩感。

    這是因為人腦是由若干皮層組成的,並由每一皮層負責某一簡單功能——當這些大腦皮層匯聚在一起時,就會對音樂、圖畫、小說產生某種總體感覺。研究顯示,大腦中負責音樂的區域的活動方式是永遠固定不變的,由此就不會受“經歷”的影響,而且每聽一次音樂都可能會有新鮮感。這就是為何你心中總有一些“經典音樂”,不僅讓你“百聽不厭”,而且甚至可能伴隨你的整個人生。

    3音樂能力是否與遺傳因素息息相關?

    人的音樂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與遺傳因素相關。英國聖湯姆斯醫院的一個研究小組成員,用26個常見歌曲改編的曲調對參加測試的568對成年孿生兒進行比較後發現:儘管他們都是成人,而且都在學校接受過音樂教育,但仍有佔25%的人分不清楚音調,另佔5%的是嚴重音盲(所謂的“五音不全”)——其中高達80%的是由遺傳因素造成的,因後天音樂教育缺乏或不當造成的比例,僅為20%。

    該研究小組負責人斯佩克特醫生指出,人腦中有一個獨特部分是由基因控制的,而一個人對音樂的理解力就是由這個部分來決定的。此外,基因的差異不僅對一個人的音調識別和保持音準的能力有明顯影響,而且還可能對他的其他種種音樂能力有明顯影響。故對有些兒童來說,上音樂課並不一定明顯能改善其音樂能力。專家們希望透過進一步的研究來發現掌握音樂的基因,並由此揭示人類千差萬別的音樂能力之謎。

    4音樂為何能夠輔助治療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患者在行動和反應上都很遲緩,但在傾聽,甚至“想象”音樂時,其行動和反應竟然都可能神奇地恢復正常。儘管帕金森病患者喪失了意願和行動之間的聯絡,但音樂恰恰填補了兩者之間的空白,並使業已中斷的聯絡重新開通,於是他們有可能在聽音樂時有能力起立走動,然而音樂一停又變得寸步難行。雖然他們的大腦已喪失了判斷、推理能力,但音樂可部分地“啟用”大腦的某些區域,並使其至少暫時恢復了部分功能。

    5作曲家為何總認為自己的作品最優美

    作曲家貝多芬

    首先,幾乎所有門類的藝術家都有“自己作品最好”的傾向,其中除了有類似的心理因素在起作用外,作曲家特有的創作方式也在發揮影響。在通常情況下,作曲家在剛剛作完曲子之後,往往很難判斷自家的作品是否真的取得了成功,因為沒有如同聽眾“頭一次”聽音樂的經歷。由此我們也不難想象:作曲家在創作過程中所需要的分析、判斷、比較和冷靜往往要超出其他門類的藝術家。

    6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為何往往會有“音樂隔閡”

    所謂“音樂隔閡”,指的是屬某種文化背景的人士,往往會不由自主地排斥來自另一種文化的音樂,具體表現為,或難以聽懂,或覺得無異於噪音。如中國京劇,對許多西方人來說,就根本聽不出來其中的優美唱腔。科學家們認為,這是因為既然大腦中沒有相關的“預見”,那麼在心靈上自然也難以引起“共鳴”了。

    7嬰兒過度聽音樂是否有害處

    讓嬰兒時不時欣賞一下音樂不僅可以幫助安定情緒,而且還可以幫助陶冶性情。據俄羅斯兒童心理學家的一項最新專題研究,1~2歲的嬰兒如果每天聽音樂過度,可能影響其正常學習語言的能力,同時由此還可能養成沉默孤僻的個性。

    專家們曾對200餘名1~2歲的男女嬰兒做了調查,結果發現,每天聽音樂2小時以上或經常連續聽音樂2小時以上的孩子,學話往往較遲,學習語言的能力往往較差,發生語言障礙(如發音不準或口吃)者比例也往往較高。實際上,在影響嬰兒學習語言的興趣和能力的種種負面因素中,除卻生理疾病、精神異常及意外事故外,最明顯的就是聽音樂過度。

    專家推測說,過度“活躍”嬰兒大腦負責音樂的部位,卻可能使得負責學習語言的部位受到“冷落”,從而對其正常生長髮育產生負面影響。

  • 2 # 雲湖依戀1

    因為音樂優雅,養身淨心,清神洗腦,淨化心靈!

    優美動聽的音樂如一股清泉,潤入心田,沁人心脾,令人心曠神怡,神清氣爽,倍感輕鬆。故能消除疲勞,愉悅心情,減輕人的心理壓力。

  • 3 # 鈴蘭王強

    心理壓力,是一個人面對現實的事件後,自己的認知態度出現很多絕對化要求,或者糟糕至極的 不合理特徵,進而引發自己的不良情緒。個體出現不良情緒,都會本能的進行自我調整。但實際上,在自我調整過程中,往往是用錯了調整方式,反而不斷強化自己的那些不合理認知,進而自己越琢磨越鬧心,陷入困惑之中無法自拔。 人聽音樂,在樂律的吸引下,尤其舒緩的樂律,本身就有讓機體放鬆的效果,機體放鬆,自我認知就會認可 情緒得到了改善,從而起到緩解焦慮不安的功效。 另外,在音樂的背景下,樂律的吸引,人會不自覺的去跟隨韻律,認知的關注點就會從不斷糾結的困惑中,被阻擋,去關注這個樂律本身,進而會跟隨樂律體會旋律帶來的意境,這就相當於催眠一樣,讓個體從 糾結困惑的旋窩中,走進了音樂的意境。個體自然感受瞬間的輕鬆、平和,那些不安,煩躁都消失了。這就是焦慮的條件反射,在音樂的吸引下被阻斷了,重新產生了美妙、舒適、祥和的條件反射。那個體就體會到了 由於音樂而減輕了這些天的壓力煩惱了,

  • 4 # 素茶

    Juslin (2013) 總結了對於“音樂如何影響情緒"的一些猜想。

    腦幹反射:音樂當中一種或多種聲學上的基本特性被腦幹捕獲,腦幹將此識別成一些值得注意的重要或緊急資訊

    生理節律與音樂節奏的"共鳴":人體的一些生理節律(例如心律)在外部的音樂節奏/節拍影響下,和音樂同步。有過live經驗的人對此應該有所體會

    評價性條件反射:某些音樂在某個人的經歷裡總是和或正面或負面的其他刺激同時出現,這個人在聽到相應的音樂時就會被引起相應的或正面或負面的情緒(可參考:經典條件反射)

    情緒傳染:人感受到音樂所傳遞的情緒,繼而將其內化

    視覺想像:這個很容易理解,聽到音樂時聯想到了一些視覺畫面,就引起了和那些視覺畫面相聯絡的情緒

    情節記憶:音樂讓人回憶起了關於自身的一些過往經歷,引起了和這些經歷相關的情緒

    對音樂的期待:在一段音樂的行進當中,無論是符合了還是違反了聽者對於音樂的期待,都有可能引起情緒

      以上猜想有部分得到實驗證實,目前還需要更多研究去了解音樂影響情緒的機制。

    神經科學方面,有不少研究表明聽音樂能引起邊緣系統的啟用,而邊緣系統和情緒有極為密切的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喝酒臉紅出汗的人多?是不是很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