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婦科醫生張澤梅

    巴氏殺菌是利用低於100攝氏度的熱力殺滅微生物的消毒方法,由德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於1863年發明,至今國內外仍廣泛應用於牛奶、人乳及嬰兒合成食物的消毒。

    新鮮原奶中的生物活性物質十分怕熱,如果用攝氏100度的消毒方法,則原奶中的生物活性物質將被破壞,而且原奶中的維生素、蛋白質等也有損失。

    巴斯德透過大量科學實驗證明,如果原奶加工時溫度超過85℃,則其中的營養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會被大量破壞,但如果低於85℃時,則其營養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被保留,並且有害菌大部分被殺滅,有些有益菌卻被存留。

    所以,將低於85℃的消毒法稱作巴氏消毒法,可以說,這是新鮮牛奶最科學、最好的加工工藝。

    採用巴氏滅菌法生產的鮮奶,其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與新鮮原奶基本相同。

    現用的巴氏殺菌方法一般有兩種:一是加熱到61.1~65.6攝氏度之間,30分鐘;二是加熱到71.7攝氏度,至少保持15秒鐘。

    由於巴氏消毒法所達到的溫度低,故達不到滅菌的程度。但是它可使布氏桿菌、結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致病微生物死亡,可以使細菌總數減少90%-95%,故能起到減少疾病傳播,延長物品的使用時間的作用。

    另外,這種消毒法不會破壞消毒食品的有效成份,且方法簡單。

  • 2 # 筱砡

    就是低溫殺死細菌,是法國生物學家發明的。

    中文名 巴氏滅菌法外文名 pasteurization別稱 低溫消毒法作用 殺死病菌

  • 3 # 中科院中國科普博覽

    巴氏殺菌,也稱之為低溫消毒法,是一種利用較低的溫度(一般在零上60-82℃),既可殺死病菌又不損害食品品質的消毒法,現在常常被廣義地用於定義需要殺死各種病原菌的熱處理方法。

    現在巴氏殺菌更廣泛的運用到牛奶、酸奶中,但是其實巴氏殺菌不是起源於牛奶,而是葡萄酒。

    在十八世紀,法國的葡萄酒、啤酒已經風靡歐洲,但一直有一個問題困擾著他們——葡萄酒、啤酒儲存的時間長了就會變酸,一桶桶香氣四溢、清香味甜的美酒最後變成了連老鼠都不願理睬的“酸汁”,甚至有的酒商因此而破產。

    巴斯德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他利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發現:原來在變質的陳年葡萄酒中有一個“搗蛋鬼”,它的形狀猶如根根細棍——沒錯,它就是乳酸桿菌。

    正是因為它們的大量繁殖,才使得葡萄酒變成了“酸汁”。而沒有變質的陳年葡萄酒中卻是一種圓球狀的酵母細胞。

    為了進一步解決“變酸”問題,他開始親自做實驗。這並不像看上去那麼簡單,殺菌其實不難,直接煮沸一段時間就行,但結果就是酒毀了。

    巴斯德用鐵絲籃子裝上封閉的酒瓶泡在水中,分別加熱到不同的溫度,目的是找到能夠除掉這批“搗蛋鬼”,而又保留葡萄酒、啤酒原味的方法。

    經過反覆試驗,他終於找到了一個簡便有效的方法:只要把酒放在50~60℃的環境裡,持續30分鐘,就能將裡面的乳酸桿菌“一網打盡”。這種方法以巴斯德的名字命名,即著名的“巴斯德滅菌法”(又稱低溫滅菌法)。

    當然,牛奶和酒不一樣,加上考慮到工業化的需要,處理方法要求儘可能簡單方便。像酒類那樣處理30分鐘顯然很不經濟。於是,食品學家按照巴氏滅菌法的思路,探索出了幾種更為高效迅速的方法處理牛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同事沒有經過我的同意,用我的泳衣照做桌面桌布,可以告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