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談影視劇
-
2 # 風雪無邊雨
在以前,無論是香港還是內地,演員是一項職業,有明星光環的藝人畢竟是少數,對於絕大多數從業人員來說,演員只是他們賴以生存的謀生手段,離開片場、離開影視劇的劇情角色,他們就是普通大眾的一員,他們與普通人並沒有不同。
追過香港影視劇的人一定有個印象,特別是TVB的劇集,不僅群演個個眼熟,連演員的服裝、道具都會重複多次使用,這部戲女主的衣服可能下一劇的女配在穿,現代具的傢俱更是,總讓人不自覺串戲。說這些並不是說港劇的質量不行,而是想說,在香港的快節奏生活,什麼東西都特別職業化、程式化、分工具體化,就連影視劇製作也不例外。在影視劇製作過程中,每個人都有其明確的分工定位,各司其職,演員當然也不例外。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香港演員無論是主演還是配角,其實經常標籤化很嚴重,我印象最深刻的tvb製作的金庸小說電視劇,飾演江南七怪的柯鎮惡,一個演員一個造型出演了83版、94版《射鵰英雄傳》,古天樂版《神鵰俠侶》幾部劇(我記得的就這幾部,如果還有歡迎補充)。
一個演員一直重複演繹同質角色,甚至是相同角色,觀眾的印象會深刻並不難解釋,而且總演一類角色再怎麼說也不至於差到哪裡去。這種情況是以前內地演員最怕的定型,一個演員一旦被定型,想要突破就相當難。演員之所以叫演員,不是演什麼像什麼嗎?變成演什麼都是一個樣子還叫什麼演員?
當然,香港演員遇到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與香港社會情況有關,而且演員的地位相對於投資人、導演編劇主創什麼的處於弱勢地位(有光環的大明星之類的除外),角色選擇被動性大。可是現在的小鮮肉角色同質化表面上看情況差不多,但明顯小鮮肉們的主動選擇的可能性更大,其中更不乏演什麼都像自己的。俗話說得好,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香港演員角色同質化好歹是演員適合角色於是一直演,單就某一部劇中的表現那肯定是合格的。小鮮肉演什麼都像自己的渣演技就算單獨看也一樣不忍直視,如果配角再搭老戲骨,豈不是自取其辱!小鮮肉不願搭戲骨,再加上在投資者眼中戲骨並不能為影視劇帶來所謂的關注、人氣,戲骨們別說擔綱主演,配角都難拿到。
回覆列表
看情況,市場就是如此吧!要看導演拍影視劇的初衷,如果只是為了錢,那就小鮮肉咯!如果想真正拍一部高質量電影,那選角色的時候慎重了。雖然前幾年小鮮肉很賺錢,但是現在也在逐漸下滑,觀眾也不是傻子。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小鮮肉是註定不長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