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想微微一笑真難

    董卿為什麼上《朗讀者》。記得董卿說:“這個節目成功以後,大家問我:你當初為什麼要做這個節目?我突然想到喬治·馬洛裡,他要攀登珠穆朗瑪峰,後來不幸喪生。有人曾問他:你為什麼要攀登?他說:因為山在那裡。我的回答是:因為文章在那裡。”

    促發董卿做《朗讀者》的不止這個原因。“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電視在人們生活中佔據重要比重的時候,一個美國的傳媒學家就說:電視讓人們都變成了遺忘症患者,人們只對過去24個小時發生的事情感興趣。我覺得這句話如今愈演愈烈了,網際網路和手機讓我們漸漸變成了健忘的人。”

    “也因為這些,才使《朗讀者》一面市就引起了熱議。因為大家突然覺得心靈有了安放的地方,也覺得《朗讀者》在這樣一個喧囂的時代,敢於迴歸到文字的世界,讓大家體會到安靜的、雋永的、美好的體驗,並且在心靈的共振當中,有了一種重新認識自我、認知這個世界的可能。”

    朗讀者的選擇標準是情懷而非光環

    董卿也分享了《朗讀者》創作過程中的體會。

    第一季《朗讀者》中,67位朗讀嘉賓中有15位是演員,但更多的是作家、科學家、外交家、企業家、導演,還有普通人。“究竟誰是朗讀者?我覺得朗讀者的氣質就是文字的氣質,豐富而且美好。我們最初是設定全明星陣容的,也希望透過明星的號召力,透過明星這種專業化的朗讀號召大家。後來我們發現這種相通是簡單、膚淺的,因為誰來讀取決於這是什麼樣的節目?人的情懷,一定是用人的情懷來完成,而不是人的光環。所以如果僅僅只是明星一定是太過狹窄。”董卿明確:“最終我們朗讀者的選擇標準是獨特的人生、飽滿的情感、深邃的思想、質樸的品格、頑強的精神、高遠的志向。”

    讀本的選擇標準是打動人心

    朗讀者的標準明確了,朗讀的讀本標準又是什麼?董卿坦言:“《朗讀者》在讀本上是不做任何限制的,一切可以打動人心的都可以成為我們的讀本。為了使每一期節目相對的比較連貫,每一期節目都是主題。我們看到選擇、第一次、告別青春、遇見等等的主題詞,這些主題詞的設定就是生活的濃縮。這些主題詞對《朗讀者》的訪談會起到引導作用,對選擇最終的讀本也會有一個導向。當然讀什麼是朗讀者決定的,跟朗讀者本身的經歷有關。”

    董卿以87版《西遊記》的作曲許鏡清舉例,“老人家有很大的願望,就是能夠舉辦一場屬於自己的音樂會。為這件事,他努力了30年,一直到他70歲那年,他靠所有喜歡《西遊記》的觀眾,在網上發起眾籌完成了這個心願。最終他擁有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場音樂會,所以,他在我們《朗讀者》的現場,讀的是巴金寫於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的文章《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00塊左右什麼路由器的價效比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