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
2 # 果果的新芽
在唐代,石榴裙是年輕女子極為青睞的一種服飾款式。這種
裙子
色如石榴之紅,不染其它顏色,往往使穿著它的女子俏麗動人。 -
3 # 蘇禾醬
一、典故由來
“拜倒在石榴裙下”是一句比喻男子對風流女性崇拜傾倒的俗語。這句俗語的產生與唐明皇和楊貴妃有關。
傳說楊貴妃非常喜愛石榴花。唐天寶年間,唐明皇投其所好,在華清池西繡嶺、王母祠等地廣泛栽種石榴,每當榴花競放之際,這位風流天子即設酒宴於“熾紅火熱”的石榴花叢中。
楊貴妃飲酒後,雙腮緋紅,唐明皇愛欣賞寵妃的嫵媚醉態,常將貴妃被酒染之粉頸紅雲與石榴花相比,誰紅得豔麗?因唐明皇過分寵愛楊貴妃,不理朝政,大臣們不敢指責皇上,則遷怒於楊貴妃,對她拒不使禮。
楊玉環無奈,依然愛賞榴花,愛吃石榴,特別愛穿繡滿石榴花的彩裙。一天唐明皇設宴召群臣共飲,並邀楊玉環獻舞助興。可貴妃端起酒杯送到明皇唇邊,向皇上耳語道:“這些臣子大多對臣妾側目而視,不使禮,不恭敬,我不願為他們獻舞。”唐明皇聞之,感到寵妃受了委屈,立即下令,所有文官武將,見了貴妃一律使禮,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嚴懲。
眾臣無奈,凡見到楊玉環身著石榴裙走來,無不紛紛下跪使禮。於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流傳千年,至今成了崇拜女性的俗語。
二、石榴裙
在唐代,石榴裙是年輕女子極為青睞的一種服飾款式。這種裙子色如石榴之紅,不染其它顏色,往往使穿著它的女子俏麗動人。
俗語常言:“拜倒在石榴裙之下”,這是用以形容男子被女子迷倒的情形。石榴裙的典故經久不衰至今被沿用,那這款獨具魅力的裙子究竟是何模樣,其中又有何講究呢?
典故由來
一天唐明皇設宴召群臣共飲,並邀楊玉環獻舞助興。可貴妃端起酒杯送到明皇唇邊,向皇上耳語道:“這些臣子大多對臣妾側目而視,不使禮,不恭敬,我不願為他們獻舞。”唐明皇聞之,感到寵妃受了委屈,立即下令,所有文官武將,見了貴妃一律使禮,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嚴懲。眾臣無奈,凡見到楊玉環身著石榴裙走來,無不紛紛下跪使禮。於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也因此而來,流傳至今成了崇拜女性的俗語。
但也有說是唐明皇邀群臣宴會,請楊貴妃彈曲助興。楊貴妃在曲子奏到最精彩動聽之時,故意把一根弦弄斷,使曲子不能彈奏下去。唐明皇問是什麼原因,楊貴妃乘機說,因為聽曲的臣子對她不恭敬,司曲之神為她鳴不平,因此把弦弄斷了。唐明皇很相信她的話,於是降下旨意:以後無論將相大臣,凡見貴妃均須行跪拜禮,否則格殺不赦。從此,大臣們見到楊貴妃都誠惶誠恐地拜倒在地。因為楊貴妃平日總喜歡穿繡有石榴花的裙子,所以那些大臣私下都用“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話來開玩笑。
古時女子著石榴裙
石榴寓意
石榴果實多,因此,華人視石榴為吉祥物,暗含多子多福之意。古人稱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民間婚嫁之時,常於新房案頭或他處置放切開果皮、露出漿果的石榴,亦有以石榴相贈祝吉者。常見的吉利畫有《榴開百子》、《三多》、《華封三祝》、《多子多福》等。石榴裙取石榴鮮豔火紅之色的純粹,“拜倒在石榴裙之下”也寓意著男子對女子愛慕之意的熱烈,這是對愛情的極高讚譽和褒獎。
《榴開百子》圖
服飾款式
“石榴裙”並不是指裙子的形狀像石榴,也不是指裙襬上修滿了石榴花的圖案,而是指像石榴花一樣硃紅色的裙子,南朝《南苑逢美人》就有“風捲蒲桃帶,日照石榴裙。” 而比較有名的是武則天的《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石榴裙就是硃紅色的裙子。
唐時石榴裙款式
古時女子的裙裝著色,多喜歡石榴紅色,而當時染紅裙的顏料,也主要是從石榴花中提取而來,因此人們也將紅裙稱之為“石榴裙”,石榴裙在唐時是一種非常流行的服飾,如唐人小說中的李娃、霍小玉等,就穿這樣的裙子。唐詩中也不乏對石榴裙的描寫,如李白詩:“ 移舟木蘭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詩:“眉欺楊柳葉,裙妒石榴花”;杜審言詩:“桃花馬上石榴裙”;萬楚詩:“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韋莊也唱道:“莫恨紅裙破,休嫌白屋低”等。由此可見石榴裙在當時服飾中的流行程度。
參考文獻
劉曉臻:《何為“石榴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