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木長龍
-
2 # 委曲求全123
改與轉,是兩種概念,兩樣結果,改,是由劣改優,由淺往厚,由低推高的技術改良,推進,其結果是一種積極的,良好的方向,而轉,是破壞,是混亂,是未知,是無序,不尊重自然進化,人為改變植株性狀,對結果無知茫然,所以,只能選擇數量龐大,人口密集,無選擇權,沒知情權的地區進行食驗,而當人們都逐漸瞭解了這些狀況後,質疑,反對,怒愴之聲也就在所難免了。
何為基因呢?基因也稱為遺傳因子,它是產生一條多肽鏈或功能RNA(核糖核酸)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其實說白了,基因就是一個儲存著無窮資訊的龐大資料庫,這些資訊資料庫由無數的編碼序列構成,不同的基因,編碼序列的排列組合也不同。
所謂的基因改造,就是改變一個基因內部儲存資訊的龐大資料庫的編碼序列的排列組合。
說起基因改造,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地立馬想起什麼,沒錯,「轉基因」屬於基因改造工程的一個小附屬分子。現在的轉基因食品到處氾濫,令人防不勝防。有的人說轉基因食品對人體並沒有危害;有的人說轉基因食品對人體的危害是永久性的慢化蔓延過程,達到一定的“潛伏期”,不但對人的身體免疫系統有破壞,還會影響到後代,後後代,後後後代等,直至人類的免疫系統變得越來越弱,生命的週期縮得越來越短。
所謂的 “潛伏慢化性”,即是說轉基因食品在短期時間內並不會讓人感覺到身體上的什麼不適,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潛伏期,轉基因食品的基因由於人工移植嫁接的不完善和漏洞,所形成的新的基因並不完善或完整,就好像建船時,船底板塊之間的粘和膠並不牢固,一段時間後,船終究還是要漏水的。
同樣的道理,透過移植嫁接改造後的基因,由於不完善,基因的保護膜壁——“防護盾”,就會變得很稀薄脆弱。
基因外壁破裂,就好像資料庫的防護大門被開啟,裡面儲存的龐大資訊就會像開了閘門的洪水一樣傾洩湧出。前面我們講了,遺傳因子是由龐大資料庫裡編碼序列的有序的排列組合決定的,閘門的開啟,必會導致所有編碼序列的排列混亂無序。原本按序走出大門的編碼佇列,現在已經毫無秩序紀律,有的是沉睡了上萬年的編碼序列,有的是沉睡了幾億年的編碼序列,還有的一下子湧出了幾個並列的編碼序列,而這樣的結果會導致什麼呢?那就是“基因變異”。
因為基因變異,後代生命的遺傳因子編碼序列被改變了,就會出現不同的異形生命,或者稱之為“畸形”。
其實,「轉基因」嚴格意義上並不算真正地屬於「基因改造工程」。「基因改造」重在於“改變重組”之意,它指的是將基因內部儲存資訊的龐大資料庫的編碼序列進行重新排列組合或者編碼。如同計算機最底層的程式碼都是由“0”和“1”排列組合而成的一樣,“0”和“1”不同的排列組合,對應的邏輯電路也不一樣。只是,基因資料庫的編碼序列比計算機裡的“0”和“1”的排列組合要複雜得多得多,但原理和意思可以拿計算機的“0”和“1”的排列組合作比喻。
而「轉基因」重在於基因的“移植嫁接”,比如將一隻鳥翅膀的基因嫁接到一隻沒有翅膀的動物的身上,將狐狸的尾巴的基因嫁接到一隻狗的身上等。雖然也實現了「基因改造」技術裡要實現的效果,但這種透過「轉基因」法實現的結果,就好像外星人是駕駛著飛碟遨遊太空的,而我們只能開著飛機在天空飛行;外星人的飛碟所用的能量是來自宇宙的能量,無窮無盡,而我們的飛機需要經常加油才能飛行;外星人駕駛飛碟是用意念控制與神經相連線的方向盤實現的,而我們卻是需要用手操作的;外星人的飛碟如果沒有意外情況可以永久在太空旅行,而我們的飛機使用壽命一般只在幾十年間。
所以「轉基因」與「基因改造」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個是從天然自然的本質上實現的改變,一個是透過移植嫁接修補實現的結果,如同兩個漂亮的女孩,一個是天生的漂亮美麗,一個是靠整容術整出來的一樣。天生的是自然狀態,沒有什麼不良的副作用,整容的卻是相反的。說轉基因食品沒有危害的人,是把「轉基因」的結果當成了「基因改造」的實現,而實質上它不是。
科學家的初衷本來是向著「基因改造」方向努力的,實現真正的基因改變,比如:透過基因編碼的重組,可以開發增強人類身上那些比較弱的功能細胞和神經元,甚至可以改變大腦的結構,開啟那些封閉沉睡著的「特異腦細胞神經元」,讓人類變得像愛因斯坦甚至比愛因斯坦更加的聰明,或者開發出一些特異功能:千里眼,順風耳,第三隻眼(松果腺體處人類曾經有第三隻眼睛,跟二郎神一樣,後來退化了),心靈感應(無需語言交流便能與對方溝通),意念移物,穿牆術等。
但初衷歸初衷,經過多次的嘗試失敗,科學家目前只能達到移植嫁接的「轉基因」技術,或許不久的將來,真正的「基因改造」就會真的到來,那時候才是真正的給人類謀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