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郭導中國醫科大學
-
2 # 骨科袁鋒
腳後跟骨裂,又叫跟骨骨折,跟骨骨折為跗骨骨折中最多見者,易發生於中年男性。由於跟骨骨折可嚴重地破壞跟距關節,引起粘連和僵硬,以及骨刺形成和跟骨畸形癒合等,可遺留患足疼痛和運動功能障礙,故在治療時除了明確骨折型別外,更須著重功能治療,即早期活動患足和逐漸承重步行,以達到滿意的功能恢復,而不宜過分強調骨折塊的解剖復位和堅強的固定。跟骨為松質骨,血循供應比較豐富,骨不連者甚少見。但如骨折線進入關節面或復位不良,後遺創傷性關節炎及跟骨負重時疼痛者很常見。
對於沒有明顯移位的腳後跟骨裂,一般可以打石膏制動休息,對於有明顯移位的腳後跟骨裂,這種情況是需要手術治療的,可以打一塊鋼板,對腳後跟的骨裂進行復位固定。
腳後跟骨裂主要有兩種方案,一種保守治療,一種手術治療,不同的方案複查時間並不一定一樣。
對於保守治療的患者,一般當天拍好x片,打好石膏,馬上再拍一個x片,一週後再複查x片,一個月再複查x片。三個月再複查x片。
對於手術治療的患者,一般術後馬上拍x片,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再到醫生那邊複查,拍x片。
一般對於腳後跟骨折,一個月內要禁忌負重,想要完全負重,一定要三個月以後。一般我們要求,不管保守治療或者手術治療,三個月以後拍攝x片,骨折沒有移位,骨折線基本模糊,這時候方可慢慢進行,下地走路。
腳後根骨裂一般第一週後和一個月後去複查。
骨折是指骨結構的連續性部分或完全斷裂,如果及時恰當處理治療,大部分人能恢復原來的功能,但也有少數人可遺留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骨折治療一般經歷3個步驟和4個癒合過程。
一、3個步驟
1、復位。骨折後應立即做X光拍片,主要看骨折的位置以及骨折的嚴重程度;然後根據病情實際情況和患者溝通,選擇閉合復位或手術復位。復位後可以再次拍片,檢查復位效果。
2、固定。骨折復位後,因不穩定,容易發生再移位,必須對骨折位置進行固定。固定方法分外固定和內固定。閉合復位者使用外固定,比如小夾板、石膏繃帶、外固定支架、牽引制動固定等;手術復位者實施體內鋼板、鋼針、髓內針、螺絲釘等固定。
3、功能恢復。骨折完成復位、固定後就進入骨骼癒合、功能恢復期。
二、4個癒合過程
在骨折癒合過程中,一般經歷血腫形成、纖維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痂改造的4個過程。
1、血腫形成。骨折後,骨的營養動脈及其分支和周圍肌肉遭受撕裂.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出血可外滲至周圍形成血腫,6-8小時內血腫開始形成凝血塊。血腫形成期一般是骨折第1周,骨折部位積血瘀滯,出現腫脹、疼痛,此時期建議口服活血通絡藥物幫助收縮區域性血管,縮短凝血時間,增加凝血酶,打通毛細血管堵塞,消除水腫。如果有必要,骨折一週後複查,看原來複合處有沒有移位。
2、纖維性骨痂形成。骨折第2-3周,毛細血管增生,各種纖維細胞侵入,血腫內的纖維蛋白網受到新生血管的侵犯,並分化為成纖維細胞及吞噬細胞等。隨著血腫內紅細胞的破壞,纖維蛋白滲出,血腫逐漸被清除,被纖維蛋白、網狀原纖維和膠原纖維的鬆散網路所代替,並很快機化為肉芽組織,肉芽組織變為纖維結締組織,使骨折斷端初步連線在一起,繼而形成纖維性骨痂。
3、骨性骨痂形成。在此期間第一週建議做一次拍片複查,主要檢查骨骼的生長情況。
新生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繼續清除殘留死骨,原裂縫形成新骨膜膜內骨化、斷端的纖維結締組織,經過軟骨細胞的增生、變性、鈣化而骨化,軟骨內骨化,也稱原始骨痴。新血管不斷帶來營養,成骨細胞增生,新生骨小梁也逐步增加,並逐漸排列成規則緻密的骨小梁,使骨折斷端形成骨性連線,骨質連線日趨堅固,骨髓腔為骨痴封閉。這一時期一般需要4-8周或者更長時間。這個時期非常重要,患者要進行一些康復訓練或者按摩、曬曬太陽等方式增加骨折周圍組織的血液迴圈,促進骨折癒合,防止肌肉萎縮。受傷的腳可以嘗試觸地(需要他人幫助),使受傷肢體的功能儘快恢復。
4、骨痂改造。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進入骨痂改造過程,區域性骨再生及骨溶解不斷平衡變化,骨痂不斷塑性,最終趨向並達到或接近正常骨的狀態。這一時期需要8-12周。
一般來說,如果骨折對位對線良好,骨折處可完全恢復原狀,兒童、少年和青年人氣血比較旺盛,營養條件好,骨痂會形成得有多又硬。絕大多數老年人身體機能已經大幅度下滑,骨質疏鬆、營養吸收差,活動量減少,骨折後骨痂形成和重建時間比較長,骨痂強度也會差。所以說骨折癒合和人的年齡階段、身體體質、生活營養供吸、治療技術有比較大的關係。
骨折治療期間誤區:
1、忌喝水。骨折後,部分患者大幅度減少喝水量,怕上洗手間麻煩,這樣會造成人體缺水,引起其他腸道、泌尿系統問題。
2、盲目補鈣。如果不是病理骨折,不需要大量補鈣。由於骨折,患者活動量和範圍變少、變窄,人體對鈣吸收減弱,過多的鈣離子增加腎的負擔。
3、不忌口。煙、酒、辛辣食物、苦味食物要忌口。煙、酒、辛辣食物對骨折傷口癒合有壞影響。苦味食物比如苦瓜,多吃會延長骨折癒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