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學運動與健康
-
2 # 福興堅哥聊電腦
人在跑步時,人體所需氧氣需要量隨著跑步速度加大而相應增加,為了改變這種情況,需要加快呼吸頻率和增加呼吸深度。但是,呼吸頻率的加快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最有效的範圍是每分鐘35~40次。如每分鐘最高達到60次,平均一秒鐘就要進行一次呼氣和吸氣,這樣勢必使呼吸變淺,換氣量減少,影響氧氣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使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氧濃度降低。
注意呼吸節奏均勻。跑步時,有意識地把雙腳步伐節奏與呼吸節奏協調起來,一般來說,根據自己體力狀況和跑步速度變化,可以採取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法。當呼吸節奏與跑步節奏相適應並形成習慣後,就可避免呼吸急促表淺和節奏紊亂,對加深呼吸的深度極為有利。同時還可減輕呼吸肌的疲勞感和減輕跑步中“極點”出現所帶來的不良反應。
跑步時採用鼻子吸氣。跑步時採用鼻子呼吸並與跑步節奏相協調,能滿足體內氧氣要求。隨著跑步距離和強度加大,氧氣需要量增加,改用口鼻吸口呼的呼吸方式,在吸氣和呼氣時要做到慢、細、長,嘴微張呼氣,忌大口快速呼吸或者喘粗氣。跑步時呼吸急促,感氣憋不暢時,是由於呼氣不充分,二氧化碳排出不充分,佔據在肺泡之中,限制了氧氣的吸入。要想加大呼氣量,就用口呼氣,並有意識加大呼氣的量和撥出的時間。
跑步剛開始時,或者速度較慢時,需氧量小,僅用鼻呼吸就可以滿足需氧量。如果氣溫較低或頂風跑步,更應用鼻呼吸,這樣進入肺部的氣體能被鼻毛和鼻黏膜加溫加溼,從而避免吸入的塵埃、細菌引起咳嗽、氣管炎、腹痛(人們常說的岔氣)、胃寒等疾病。
當跑步時間較長或速度變快時,鼻呼吸就難以滿足機體對氧氣的需要了,如果只用鼻呼吸,容易使呼吸肌疲勞。此時應張嘴配合呼吸,緩解呼吸肌的壓力。當然,張成血盆大口也不行,最好是口微開,輕咬牙,舌尖捲起,微微抵住上顎,讓空氣從牙縫中進出。呼吸時,要注意做到均勻而又有節奏,呼氣要短促有力,吸氣要緩慢均勻,有適當深度。
呼吸節奏與步伐配合
跑步時,人們一般習慣於按照自身需要自由調節呼吸節奏,其實,呼吸節奏應該與步伐密切配合才行。通常慢跑的呼吸節奏是每2—3步一呼,每2—3步一吸,並保持呼吸均勻和深度一致,這樣跑起來才會感到輕快。
隨著距離的增加,機體疲勞慢慢明顯,這時候需要放慢前行速度、甚至停下來走兩步,以調整呼吸節奏。
加強呼氣深度
許多人在慢跑時不注意呼吸的深度,所以在較長時間運動時,就會出現呼吸表淺而急促,從而產生胸部漲滿難受,呼吸困難的感覺。
有些人雖然注意深吸氣,但往往就忽視了呼氣的深度。其實,當跑步時間較長時,只有適當加大呼氣深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機體對氧氣的需要。深度加強了,才可能更多地排出廢氣、增大肺中負壓,從而使吸氣更省力,吸氣量也能增加。
回覆列表
在瞭解跑步時是用鼻子出氣好還是張開口出氣好之前,我們要先區分一下用鼻子和嘴的區別?
如果是用口直接呼吸,空氣會直接透過呼吸道進入體內;而如果是用鼻子呼吸,空氣則是先進入鼻腔,然後再進入呼吸道。而鼻子就像是呼吸道的保護傘,也是外界氣體進入體內的第一道屏障,空氣進入鼻腔,會先被加溫和潤溼,另外鼻腔內的粘液和鼻毛也可以吸附空氣中的雜質和細菌,防止他們直接進入體內。同時,鼻腔粘膜還有可以嗅到氣味的嗅細胞,當空氣中存在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時,可以趕快捂住口鼻。而嘴巴對人體而言是重要的消化器官,不能發揮鼻子所具有的保護功能,在遇到有害氣體時也不能起到警惕的作用,有害的物質會在人體不知道的情況下直接進入體內,這樣會嚴重損害機體的健康。
所以,從以上的角度考慮,用鼻子呼吸是更好的。但是在跑步的過程中,由於運動的強度較大,僅僅透過鼻子呼吸很難保證氧氣的供應,因此,在運動強度較大時,建議採用鼻子和嘴同時呼吸。(但我們要選擇空氣條件良好且溫度適宜的地方)用嘴呼吸時也要注意用舌頭抵住上顎,可以儘量減少過多的冷空氣直接進入體內。在呼吸的過程中也要控制好節奏,維持呼吸的節奏跟隨腳步的節奏,呼吸要緩慢且深長。隨著跑步速度的不同,調整呼吸的節奏並維持呼吸節奏平穩,保證機體所需的氧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