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廢品之家
-
2 # 姝子
這個問題問的好!
近幾年提倡重視學習傳統文化,樹立民族文化自信心。但有很多學者教授在一些講座上照本宣科,將一些傳統文化讀本直接講解一遍或者更有甚者將一些陳腐觀念也重提復辟,這是有違zfzy精神的。
或許大家都知道學習傳統文化應該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但是不明白如何分辨何謂“精華”,何為“糟粕”。
這就需要“思辨能力”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其實一直在強調思辨能力,需要“悟”,悟的過程就是思辨過程。
當你思考一個問題時,尋求答案的過程中,無論接觸到何種理論,或者是誰直接告訴你答案,都不要急著全盤接受。而是在心裡分析下該答案的合理性、嚴謹性、適用性。再與其他類似的答案進行對比,各有什麼區別。
凡事多思考,多辯證,自然就會鍛煉出思辨能力。
-
3 # 悟緣人生
想達到這種效果就必須站在一定的高度,站在局外或在‘無我’的狀態下,才能真正的分辨出對與錯、好與壞、可用與不可用。不然帶著‘我執’,思維又受侷限,如何‘辯證的學習’,想達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就是一句空話。(歡迎在在評論中發表不同意見)
-
4 # 鬱子城
首先要學會吧,我的方法是掘井式深挖。我最開始受父親“仁義禮智信”口頭語的影響,主攻孔子儒學,後因為心理問題接觸到心理學,又功心理學,把儒學和心理學結合起來,形成心理學人格框架,發現人格發展的數字原理,又主攻《周易》像數,探討宇宙數字模型……
-
5 # 老娜年方十八
大學時有本教材裡講“文化是人化的自然”
文化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我們通常所說的傳統文化一般都是經過一定的時間的篩選的結果。即便已經是篩選的結果也不免會有糟粕夾雜其中,更重要的是,任何東西都有其雙面性,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有辯證思維,以辯證的態度去對待,還要結合時代的特徵合理運用。無論是古為今用還是洋為中用,都要保持覺醒的狀態,避免厚古薄今,厚外薄內。當然辯證的思維需要慢慢練出來,但是對所學內容的全面瞭解也尤為重要,沒有全方位的瞭解,你腦海中的“壞”就有可能正是人家的“精華”,反之亦然。
回覆列表
第一、如何辯證的學習傳統文化,這個問題問法已經是洋為中用了,辯證法是老外的玩意。至於古為今用,題主大概是有意從老宅子裡找找看有沒有祖先留下的寶貝了。廢物裡淘寶這個正是我這個收廢品的強項。
第二、學習傳統文化,只能說古為今用吧。要想洋為中用,題主估計也是打算好不僅僅學學易經,順帶把古希臘哲學也順帶學了吧。
第三、問題的核心是:傳統文化到底有多少可取之處?很多人說傳統文化一無是處,也有覺得傳統的東西是根,學學就可以修身齊家平天下。
第四、囉嗦一堆,說說我的看法。學習傳統文化了,有一個好處就是知道我們的祖先是怎樣應對在當時的自然環境、技術知識下如何對人類社會群體進行組織、教化的。對個體在言行、思維上面是如何要求的。比如為啥有奴隸制?為啥搞封和建?都是為了人類這個群體能適應自然和環境還有能發展。知道祖先在不同的知識水平和技術水平下應對自然挑戰以後,我們可以用同樣的一些思考和經驗應對今天面臨的自然和人類組織問題,比如霧霾。也可以應對今天人類遇到的心理問題,比如抑鬱。
第五、現在時代變了,是否是祖宗不可法?祖宗和我們有一樣的DNA,所以祖宗經歷過的東西還是可取的,關鍵是如何取?以我多年收廢品的經驗,我覺得關鍵的就是:學習之、批判之、學習祖先的思考方法和精神,同時批判其在當時科學技術下采用的一些應急、應時之策即可。
第六、建議題主來收廢品,收廢品多了,自然懂得變廢為寶!哈哈,也知道如何古為中用,洋為中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