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東丁丁金服
-
2 # 雅識怡趣
古人所指的毒,主要是指劇毒的砒霜,即三氧化二砷,古代的生產技術落後,致使砒霜裡都伴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其所含的硫與銀接觸,就可起化學反應,使銀針的表面生成一層黑色的“硫化銀”。早在宋代著名法醫學家宋慈的《洗冤集錄》中就有用銀針驗屍的記載。
到了現代,生產砒霜的技術比古代要進步得多,提煉很純淨,不再參有硫和硫化物。銀金屬化學性質很穩定,在通常的條件下不會與砒霜起反應。古人用銀器驗毒是受到歷史與科學限制的緣故。
-
3 # 醉劍書
影視劇的銀針探毒,大多都是藝術虛構的。
當不了真,認真你就輸了。
比如古人最有名辨認少女是否處女?要滴守宮砂。
更荒誕不經的滴血認親。
比DNA還牛掰。
這些荒唐的事,現代人還相信這個?
你真的是人才啊!
我們經常在古裝劇中看見有人用銀針試毒,現在的我們也經常聽到有人說身上佩戴的銀飾變黑,就是體內有毒。這些說法都正確嗎?為您揭秘,一起來看看吧!
銀針驗毒?不靠譜
砒霜(主要成分為As2O3)是中國古代最常見、最容易獲得的毒物之一。砒霜毒性劇烈,一次大量攝入砒霜引起的急性中毒會出現嘔吐、腹瀉、出血不止、抽搐等症狀,而少量多次攝入引起的慢性中毒多表現為肝、腎損害和面板色素改變。
對應於砒霜的悠久歷史,銀針探毒的方法在中國古代斷案中也被廣為採用,包括《折獄龜鑑》、《洗冤集錄》在內的多部歷史古籍中都有相應的記載。除此以外,銀針探毒還是武俠小說和影視作品的最愛。然而,銀針探毒真的像書中所記載的那樣科學和準確嗎?答案是:否。
之所以說銀針探毒是不科學、不準確的,還得從砒霜的製法說起。砒霜是砷(As)的氧化物(砷古時候也稱作砒)。砷在自然界中以硫化砷礦物的形式存在,常見的含砷礦物有斜方鐵礦(FeAs2)、雄黃(As2S2)、雌黃(As2S3)、砷黃鐵礦(FeAsS)等。古代煉取砒霜的方法是將礦物研碎,除去大塊的雜石,在密閉容器中與木炭一起煅燒,待毒沙昇華後,它所凝結成得白色粉末就是砒霜。
由於古代冶煉技術差,工藝粗糙,製成的砒霜中往往含有大量硫化物。硫化物與銀反應,生成的黑色硫化銀(Ag2S)附著在銀針表面,銀針就這樣變黑了。也就是說,銀針試毒的方法實際上是檢測出了砒霜中的含硫雜質而已,並不是檢測出砒霜本身。所以,銀針探毒在古代的成功應用純屬巧合。
事實上,銀是不能與純淨的砒霜發生化學反應的,所以用銀針探砒霜不但不科學,更有可能造成冤案。
人死後屍體內部產生大量含硫化合物,大家所熟知的屍臭(主要為硫化氫氣體)就是其中之一。這些硫化物大多都能與銀反應,生成硫化銀。也就是說,即便是正常死亡的屍體,也很容易使銀針變成黑色。就連富含硫元素的新鮮雞蛋,也能使銀針變黑,給人以含毒的假象。而且目前常見的毒物如敵敵畏、毒鼠強、氰化物等都無法用銀針檢出。
銀戒指變黑?硫作怪
日常生活中我們當然不會戴著純銀戒指去接觸含硫的砒霜了,也不會特地拿戒指去驗毒,那麼為什麼純銀戒指還是會變黑呢?當然這和“佩戴銀戒指也可以吸出人體內的毒素沒有關係。雖然銀單質在純淨的空氣和水中的化學性質都十分穩定,但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卻很容易接觸到硫合物,這些硫化物就是純銀戒指變黑的元兇。一般人生活中最容易接觸到的硫化物大概就是空氣中的常見汙染物二氧化硫了,此外還有一些人洗臉用的硫磺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