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想知道藝術品的價值是如何認定的,如果一件事物不被眾人欣賞,那它的美學價值怎樣才能體現?在某次藝術展中甚至出現過現代藝術展品由於長相太“隨意”,被清潔工當成垃圾丟棄的笑話。
7
回覆列表
  • 1 # 廖花花

    (圖注:中國當代藝術家 孫原和彭禹的作品《犬勿近》在美國的古根海姆美術館即將開展時被移除,聽說是因為遭到動物保護人士的強烈反對。事實上藝術家想表達的是人性與動物本質的相似。)

    比如說很多人看不懂行為藝術,於是在看不懂的時候就武斷的認為行為藝術很壞,是沒有底線的。不學習也不求知,就按自己的第一感覺作判斷。這個問題之前我在回答【行為藝術到底有沒有底線?】的時候答過。底線都要從再從這個方面看,一個是藝術家創作的底線,還有一個是觀眾的底線。跟那個問題有相同之處,所謂不符合正常審美的作品,也有兩個方面,即這個作品是不符合觀眾的審美?還是藝術家審美?是不符合提出問題人自己的審美?還是10個人?100個 人的審美?

    我們經常說,藝術是一個非常個人化和主觀化的事情。意思就是說每個人有每一個人的判斷。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林妹妹。藝術不是數學,不是算式,1+1就一定等於2。藝術的作用並不是給出一個同樣的答案,而是希望經由藝術這樣的一個方式來告訴和啟發大家,需要有不同的想法和觀點。

    往往由於我們不同的知識層面和生活背景就會產生偏差,記得早年有個相聲,說的是一個喜歡藝術的年輕人,在家裡擺了個斷臂的維納斯欣賞,有天突然發現雕塑不見了!於是問家裡的老媽媽,老媽說大冬天的,我看著這個小人兒太冷了,就給縫了一個棉坎肩兒。大家聽到這個故事就都笑了,其實這故事說的就是一個關於生活背景和審美認知偏差的問題。而這個故事裡的老人其實應該是值得表揚的,老人並沒有從自身的審美認識上來批判這個斷臂的維納斯,而是報以自己的理解和關懷! 這其實才是氣度和胸懷~ 世界真的很大,需要不斷學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37歲,縣委辦副主任,正科級,有機會調任某鄉鎮鎮長,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