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寰球之視野
-
2 # 永恆之道1
首先,視網膜接收的是實像,不是映象。其次無論是成什麼像,都跟視覺不是一回事。視覺是視網膜接收資訊後,經過大腦處理,形成對客觀物體三維空間位置的判斷。
鳥獸魚蟲的成像系統與人類不同,但這並不影響他們對空間的判斷。現在有種科技,可以透過人工成像系統刺激大腦,使盲人可以"視物",也許正常人沒法想像他們究竟"看到"了什麼,但他們確實"看到"了。
大家普遍認為只有眼睛才能看到,這也是不對的,我們在睡夢中只靠大腦就可以看到,一些修行人在止觀中也可以視物。
大家真正需要思考的是,我們為什麼能看到,是誰在看。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說一個更有趣的問題!
人類的眼睛為何是長在前面的?而不是跟老鷹一樣長在兩邊呢?如果你逛動物園的時候仔細觀察一下,或許會發現多數動物都可以歸為兩類。
有一類的眼睛長在兩側,包括雞、牛、馬、斑馬;還有一類的眼睛長在前面,包括猴子、老虎、貓頭鷹和狼。所有參觀動物園的人顯然都屬於後一類。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異呢?眼睛長在什麼位置是“權衡再三”的結果。隨著兩隻眼睛逐漸向前方靠攏,它們的視野將會逐步重疊。由於兩隻眼睛面對相同的場景時,向大腦傳送的視覺訊號略有差異,所以重疊之後便會讓你感受到視野的深度。眼睛長在兩側的動物或許並沒有這種完善的深度知覺,但它們的視角卻很廣。
不同動物的眼睛之所以位於現在的位置,原因也各不相同。例如,有些龜類的眼睛雖然長在兩側,但它們處理視覺資訊時卻好像自己的眼睛長在前面一樣——或許是因為當它們把頭縮排龜殼後,眼睛就只能接收前面的光線。
但人類所屬的靈長動物的眼睛為什麼進化到了前面?科學家給出了很多觀點。
資料圖片:烏龜的眼睛
1922年,英國眼科醫生愛德華·特蕾切·考林斯寫道,早期的靈長動物需要透過視覺“在不同的樹枝之間精確地盪來盪去……還要用雙手抓住食物,並將其送入口中。”
隨著我們的靈長類祖先進入樹林來躲避捕食者,他們需要在樹枝之間靈活移動,並用雙手迅速抓到逃離的獵物,這便需要進化出一種具備良好深度知覺的視覺系統。
科林斯的觀點被稱作“樹棲運動假說”。數十年來,這番理論已經得到了擴充套件和提煉,但其核心觀點並未改變:我們的祖先之所以進化成兩隻眼睛長在前面,是為了在樹木之間跳躍時精確判斷距離。
畢竟,在樹木之間跳躍時半途摔下的風險極高。“一旦失敗,就會從好幾米的空中摔到棲息著食肉野獸的地上。”視覺精神治療師克里斯多夫·泰勒1991年說。
科林斯這番假說的破綻在於,很多樹棲動物的眼睛都位於頭部兩側——例如,松鼠就是其中之一。所以,生物人類學家麥特·卡特米爾(Matt Cartmill)於2005年提出了另外一個觀點:“視覺捕食假說”。
他認為,捕食者可以透過良好的深度知覺獲益。這可以幫助它們更好地定位物體,更高效地捕食獵物:無論是追蹤羚羊的美洲豹,還是抓捕兔子的猛禽,均是如此。
資料圖片:金錢豹
卡特米爾認為他的這番理論最貼近實際,因為這也能解釋靈長動物在進化過程中的其他獨特變化。例如,早期的靈長動物捕食時依靠的是視覺,而非嗅覺。
卡特米爾認為,嗅覺靈敏度降低是眼睛距離拉近所產生的一個副作用,原因很簡單——由於受到眼睛的擠壓,鼻子的空間,以及鼻子與大腦之間的連線都被壓縮。
神經生物學家約翰·奧爾曼採納了卡特米爾的假說,並對其進行了擴充套件,把重點轉移到夜食動物身上。畢竟,並非所有捕食動物的眼睛都長在前面。貓、靈長動物和貓頭鷹的眼睛位於前方,貓鼬、樹鼩和知更鳥卻並非如此。
奧爾曼的貢獻在於,他認為眼睛長在前面對貓頭鷹和貓等夜間捕食的動物有利,因為這種結構能比長在兩側的眼睛獲取更多的光線。巧合的是,早期的靈長動物也是夜間捕食者。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生活習性,才讓它們將朝向前方的眼睛遺傳給了後代,其中也包括我們人類。
資料圖片:家貓
理論神經生物學家馬克·尚依茲還有另外一種觀點。2008年,他在《理論生物學期刊》上提出了“X射線視覺假說”。簡而言之,他認為長在前面的眼睛讓人類的祖先可以看穿它們棲息地周圍茂密的樹葉和樹枝。
他之所以給自己的假說起了這樣一個引人入勝的名字,源自一個有趣的現象。“當你把手指垂直地放在眼前,然後雙眼盯著遠處的某個東西時,”他寫道,“你會發現兩隻眼睛看到的手指變成了透明的。”因此,我們擁有“看穿”手指的能力,就像是具備X射線一樣的視覺。
這個問題是叢林裡的大型動物所獨有的,靈長動物便是其中之一。松鼠等體型較小的動物不太會受到類似問題的困擾,因為它們的頭部很小,足以透過樹枝和樹葉的縫隙觀察周圍的動態。生活在叢林以外的大型動物只需要長在兩側的眼睛即可有效地觀察周圍的環境。
所以,我們至今仍然沒有完全解決人類的眼睛為什麼長在前面這個問題。每一種假說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
然而,無論我們的眼睛長在前面是為了攀爬跳躍、追逐獵物還是看穿樹葉,至少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它都源自於樹上的生活。
人類眼睛接收到的影像是實際物體的映象,但是為什麼左右不會搞錯?資訊進入人眼,然後經過視交叉,然後如何通道初級視覺皮層。所以我更多的闡述到了初級視覺皮層之後發生了什麼。首先,針對視知覺的研究基本是從初級視覺皮層起步。心理學內對處在布羅德曼腦區系統17區的皮層簡稱為V1皮層 (v代表視覺,1代表了開始也是首先的含義)。一般而言,最初級的資訊就是到v1這個紋狀皮層(Striate cortex)。但是在v1之上的其餘不少枕葉皮層也涉及了視覺處理,比如v2-v4這幾個外紋狀皮層。按照現有研究,v1處理簡單視覺,v2是處理圖形與客體輪廓(方方有個研究就表明了空間內大小識別就是在v2處理),v3更多的在傳遞資訊,v4對顏色覺有關(具體不多闡述,容易離題萬里)。後兩者作用下面會闡述。有人會問搞這麼多皮層有用麼?那麼這個問題就是涉及到視覺識別的重要研究成果,那就是我們在識別視覺資訊的時候有著兩個重要通路:是什麼(what)和在哪裡(where)。
先來簡單直觀的圖片,v1-v2-v3-MT(middle temporal,中顳區,也有學者叫這個v5,也其實會連線到顳下溝區域)這一條背側流通路成功地把視覺資訊傳遞到了大腦的頂葉區域。比較熟悉大腦的同學可能會知道,頂葉往往和動作,軀體感覺以及空間識別有一定關係,所以說這一條可以稱之為空間通路。
透過空間通路,人可以很好的理解所觀察到的物體在空間維度內和人的關係,從而得以判斷和操作該物體。
舉個例子,我要吃薯片,我不光得看到薯片(內容),還得要找到薯片在哪兒(空間)才能拿起一片來吃,不然吃不到啊。
同時,v1-v2-v4-下顳葉(你可以想象到比如limic system啊 我常提到的顳下回之類的)這一套腹側通路是內容通路(what),人透過該通路識別是什麼。對於人臉的識別我多說一句,可能得要附加上顳下回(STS)來識別人臉朝向(where),杏仁核以及IT(也是what一部分)來識別情緒。
總而言之,人腦在識別視覺資訊時,要在視覺皮層把資訊分別以內容和空間方式有效處理,從而得到充分地瞭解,從而不會出現左右眼搞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