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小小個
-
2 # 皇帝不稱朕
記得一年參加國際明史學會,碰見一位地方學者,老先生興致勃勃地告訴大家,他發現了建文帝的“真正歸宿”,他還寫了許多部落格,告訴更多的人,他的“發現”。
我聽,而不言。
因為我心中早有定見。
他很想聽聽明史學者們對此怎麼看。有意思的是,學者們對於國內眾多的號稱建文“落腳處、歸葬所”的真實性,多持有諱莫如深的態度,很少有人公開撰文,表示不敢苟同。只是表示,“應謹慎”——但我認為,這是他們不敢苟同的婉轉表示。
當然,我透過與幾位學者交流,發現認可建文帝出亡的,還真不在少數。
可能是我太偏執了,我絕不相信建文帝出亡,或者他能夠出亡。一些地方學者的所謂“發現”,其實就是基於材料片面理解之下的“發明”。
對此,我寫過一篇學術文章,名為《神奇其說:建文傳說的神秘性探析》,發表在《福建師大學報》上。在這篇文章裡,我沒有明確地斷言,建文帝不可能出亡,但指出,若無鬼神相助,建文絕無可能逃!
但在我2014年出版的《大明王朝家裡事兒》這本書裡,專門探討過這個問題。今天恰巧遇到這個問題,就把我的觀點在跟大夥嘮嘮,看大家能認同否——
(《大明王朝家裡事兒》臺灣繁體字版封面)
如今各地有許多“建文帝”的遺蹟與遺物,如雲南、貴州、湖南、江蘇、福建、重慶等地,分佈極廣,主要是寺廟、墓葬及一些帶有御、駕、皇等字樣或龍形紋飾的器物和詩詞。
很多人對建文帝在當地盤桓隱居多年,並葬身於此,深信不疑,考證也是異常精詳。就拿重慶(明代屬四川)來說,就“發現”了沙坪壩、磁器口、渝北區三處落腳點,據說建文生前來過3次,從何而來,到哪裡去,所攜何人,都調查得一清二楚。建文帝叔叔朱棣沒辦法做到的,今天的人,不借助監控錄影,輕易做到了。
(福建寧德的所謂“建文陵”。好多人知道寧德,還是因為建文帝。可見建文帝在今天所具有的價值)
但是,容在下說一句大大冒犯的話,我覺得有關建文帝出亡的“證據”,多是從附會出發,展開羅曼蒂克式的誇張聯想,進而得出浪漫主義的結論。
其實不單建文遺蹟,絕大多數的這個遺蹟,那個遺蹟,多不過是如此攀拉硬扯、巧思附會而來?比如唐末的黃巢、明末的李自成,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一例的死而不死。黃巢在泰山虎狼谷自盡,民間盛傳他在洛陽出家,還曾留詩:“曾記當年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天津橋上無人識,獨倚危欄看落暉。”李自成殞命湖北九宮山,有傳說稱他在湖南石門縣夾山寺立地成佛,在小說裡他還和陳圓圓生了個美女阿珂……更不必說了。和建文帝一樣,關於李自成的下落,不僅民間傳言甚盛,學術界也爭論了許多年,至今沒有定論。我看有人總結出“倒黴帝王多出家”的規律,依著這個規律,建文帝也只好出家為僧,託此龍蛻了。
看官,建文“逃亡”,只可作故事講,切莫當真!
從全國分佈如此之廣、證據如此之多的建文遺蹤來看,建文帝哪裡是逃跑,他簡直是巨人遊山河!否則怎麼會處處留下巨大的腳印?
人們常說,朱棣是明代“特務政治”的始作俑者,我要為他平反了,建文帝在江南、雲貴川一帶招搖過市,他都發現不了、抓之不著,還敢稱“特務政治”?
或許有看官要問,看來你是一定要違眾,認定建文死於宮火,而沒有逃亡的嘍?
證據何在!
建文帝逃亡的證據,實在太多,既有文字,又有實物,且分佈極廣,總不成不同省份的人一起串謀了來作偽證吧?
我只好承認,我沒有證據,但我有符合常理的判斷力,有時候,“合情合理”比所謂“證據”更可靠。
首先,我們不能說填充了許多假冒材料的《太祖實錄》(永樂時修)說建文自焚了,那他一定是借火遁了。這種“逆反式”的邏輯證據應該排除。從史料來看,當時宮內確實起了一把火,但火勢應該沒有延燒太廣,因為永樂初年並沒有大興土木、重建宮殿的記錄。
建文帝在城破當日的行跡,可考求者僅一事,就是召左都督徐增壽詰之,將其斬於殿廡之下。
黃雲眉《明史考證》據此發疑:“惠帝是日尚能手誅徐增壽於左順門,則非坐困宮中可知。”朱允炆當然不想“坐困宮中”,可四面皆敵,他想上天,還想遁地,關鍵是:上天入地,有路嗎?
誅殺徐增壽後,燕軍逼近宮城,宮城之破,迫在眉睫。
設想當時的情景,建文帝絕望之餘,突圍無路,只好與后妃訣別,一起舉火自焚。朱棣曾說過:“朕於宮中遍尋皇考宸翰不可得,有言建文自焚時,並寶璽皆毀矣。朕深慟之。”宮中原存太祖御筆文字(宸翰)盡焚,朱棣多次下詔徵求,應屬可信。
火是沒問題了,但此事的要害不在有火無火,而在建文死於火,還是逃於火?
(據說這是建文帝的墳墓。全國這樣的建文陵不在少數。但也有一種說法,稱建文帝回來回到宮廷,老死後葬在北京西山)
從常理上來說,如果建文帝死於火,那麼當時死於宮火的人必然很多,許多燒得焦爛的遺體,橫七豎八地架在一起,猙獰恐怖,撕扯不開。莫說當時並無DNA技術,可鑑別出哪一具是龍體,即便有,心虧的朱棣也不願認真地把親侄的遺體清理出來。建文自焚,正合他的利益,隨便拉具焦屍葬了,絕世人之心,就好了,至於有沒有混淆,他並不關心。
《明朝小史》卷4“孝友堂”記了這樣一件事,說建文帝曾為浦江義門鄭氏書寫孝友堂匾,於是有人誣告建文帝就藏在鄭家,朱棣遂“遣使廉之”。經查,事屬誣陷,乃斬誣告者。
這件事透露出,朱棣也不大肯定建文是否確然已死。類似的明人記載很多,如和尚溥洽下獄、禮部尚書胡濙周訪天下、鄭和寶船下西洋,都往追蹤建文帝上附會。我還見到一種記載,說鄭和奉命查訪建文帝,曾與之在福建道上相遇,抱持大哭,然後把建文放走了。這就太假了!因為鄭和出身燕王潛邸,是朱棣的私臣,與建文何恩何義?他這一場哭,實在莫名其妙!不過是下西洋是為尋訪建文帝說的一個小翻版,純屬不經之言。
(把那麼大規模、持續那麼長時間的下西洋,稱為為尋訪建文帝,這腦洞不是一般的大)
這些紛雜而出的記載,把建文帝的出亡之謎攪得異常混亂,加之許多傳聞又被欽定“正史”《明史》採用,如《胡濙傳》說他“出巡天下,名為訪仙人張邋遢,又名頒書,遍行郡縣,察人情,及建文君安在”,《鄭和傳》更直接說:“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讓小說家言多了一層“信史”的面紗。
我的愚見是,圍城之中,建文帝無處可逃,一定是假一把宮火,昇天了。
為什麼這麼說?有兩個簡單的道理:
其一,好比伊拉克的老薩、利比亞的老卡,都是逃亡的強人統治者,他們兩位是逃走了,後來又都在電視鏡頭下被捉。這兩位軍事獨裁者,肯定比年少柔弱的建文帝生存能力強,而美軍佈下的天羅地網,又未必如朱棣所布者深而且密。二雄執政時間那麼久,所營之窟那麼多,為何到頭來還是走投無路?這很容易解釋:他們的權力來自其政權網路,一旦權力的金字塔在Sunny下崩塌,他們立馬從頂點跌落,成為真正的匹夫。在逃命的本事上,他們可遠不及老拉。因為這位“恐怖大亨”是暗夜之神,他一整套的秘密網路深藏地下,無數忠誠的部下潛伏世界各地,隨時幫助他躲藏追捕,並適時地發動反擊。
在傳說中,建文帝頂著嚴密的搜捕之網,輾轉數省,竟連毛都沒讓朱棣摸到一根。不謙虛地說,他簡直是拉-登的師傅拉燈——燈一拉,黑咕隆咚,立馬遁形。
但這可能嗎?
逃命也是一門藝術,不僅要智慧,要金錢,還要忠心耿耿且十分神通的保駕衛士;這還不夠,更需要一張精心編織、長期經營的秘密網路,這個網路(好比地下黨的交通站)分佈極廣,有“特務工作者”居於各網點之上,長期潛伏,以備突然之需。
而一個整日坐在深宮裡,與一幫酸儒討論復古的建文帝,他恐怕是連鞋子都不會自己穿。您還別不信,據末代皇帝溥儀《我的前半生》回憶,他一直到被蘇聯軍隊俘獲,都不會自己繫鞋帶。可想皇帝(溥儀還是一位顛沛流離的廢帝)所享的是何等尊榮!他們是真正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一群人,一旦跌入塵世,幾乎沒有任何自存的能力。
(事實上,從建文帝“徵燕”開始,朝中就不斷有人秘密地給燕王朱棣透露機密,許多將領和地方守臣也是首鼠兩端,忠誠何在!)
其二,朱棣在宣告建文帝死亡後,江山在握,天下歸誠,建文帝是死是活,已經不重要了。本來靖難之役就是皇家的家事,不管哪一方做皇帝,都不改變天下姓朱、國號為明的事實,就此而言,建文帝在官員與群眾中沒有多大的號召力。
朱棣在位期間,國內發生了多次“民變”(過去稱為起義),但沒有一家打著建文帝的旗號,就是明證。假如建文帝在民間真有那麼深遠的影響力,隨便推出一個年輕人,硬說他就是故主舊君,那不是常有之事嗎?可幾十年間,從未有人想到借用建文帝這個“符號”,已足證建文帝並不是一個值得朱棣太過操心的人物。他在位時,朱棣就敢稱兵對抗,硬將他扳下臺來,此刻即便他活著,也不過是一個驚魂落魄、朝不保夕的逃亡者,豈足慮哉!倒是幾百年來,一些多事的文人在替他幹操心。
今人讀史,總不自覺陷入書中,不知史即為既往之今事,雖時光飛逝,世易時移,制度與文物皆不同,但人間的“世故”還是大體相似的。我們讀史,如果離開了今天的知識和體驗,不啻於深入鬼域探險,將永失其歸路了。
(建文帝若死了,哪裡還有那麼多關於建文帝的故事、書籍、影視劇和景點?建文帝的“存在”,利在當代啊!)
最後,我還要依“世故”,大膽做一個結論:為何建文帝死而不死?
建文帝即位後,提倡以文治天下,糾正了他祖父的許多惡行,使許多人收益,人們對他抱有較大的好感。建文帝雖然死了,人心的善良卻不願正視,兼之憐惜弱者的心理,希望他有格外的奇遇,竟能逃脫悲慘的命運。所以他明明死了,一百多年後,卻活轉過來,四處遊玩,處處留情——這就是人們心中善因的萌發,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很多,不勝列舉。
其實不必死者一定皆善,就是人們炫奇、好聽異聞的心理,亦足以令驚奇之言甚囂塵上、廣為流佈。好比老卡,屍體都在電視上展示給全球觀眾了,仍有專家宣稱他未死,並舉出“4大力證”,您說他到底死沒死?現在那個專家不說話了,但你能保證過一段時間,不又跑個磚家出來?我們熱愛的“哥哥”墜樓死了,可一直以來,張國榮沒死,而是隱居的傳聞,從未停息過,不久前還有媒體宣稱要公開內幕呢!
這些有趣的話題,讓世界變得更為精彩。如果人一死則速朽,大家都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具有外科醫生的洞察眼光,那麼這世界既無鬼,有無怪,也缺乏迷人的傳說與演義,還有什麼意思?
人們的史觀還受政治影響,好比在永樂朝,建文帝必死無疑,不死朱棣無以正其統。後世文網稍松,就允許他活轉過來了,眾人說“革除遺事”,不必擔心有人來請喝茶。而入清以後,因為有個朱三太子的案子(也說明朝太子不死)在那兒影射,建文帝“活著”,就大有違礙了。清廷便不許他再“活”。於是在清初的著作裡,建文帝不死也死了。到後來,統治穩固,建文帝死與不死,已無關時政。於是在撰寫《明史•恭閔帝本紀》時,就可以進行些“學術討論”了。本紀的執筆人徐嘉炎就持建文帝未死外逃的意見,而朱彝尊相信《明實錄》的說法,認為建文帝死於火。兩下相爭,皆屬懸斷,無從考證,於是《明史•恭閔帝本紀》只好這麼寫:
“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
回覆列表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去向如何?
一部《穿越時空的愛戀》說:在現代的北京,明十三陵古蹟內,一群遊客吃驚的望著一身明代服飾,正恍惚又惶惶然四顧的小玩子,她在找尋朱允文……而這時的朱允文,卻掉在了“十三陵旅遊”的遊覽車上……
電視劇的劇情也並非不合理,歷史上朱允炆的下場確實無人知道,不過卻有頗多猜測,不過他的皇位被他的叔叔燕王朱棣奪走了,這是毫無疑問的。
作為皇帝的朱允炆也確實幹了不少實事,不過卻在削藩問題上,著實栽了一個大跟斗。最終燕王感到了深深的威脅,於是建文元年七月,領兵在外的燕王朱棣在姚廣孝等人遊說下以“清君側”為名舉兵起事,從而拉開了長達四年的叔侄戰爭,史稱“靖難之役”。結局也就是眾所周知的燕王朱棣打敗了自己的侄子坐上了皇位。
於是就有了後面關於朱允炆去向的各種猜測。
1、自殺說。《太宗實錄》中記載,燕王進入金川門後,建文帝也想出來迎接燕王,然而又自嘆道:“我何面目相見耶!”,不得已下令焚宮,頓時火光熊熊,建文帝攜皇后馬氏,跳入火中自殺,妃嬪侍從等,大都亦隨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宮後,清宮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宮內侍人都說建文帝已焚燒而死,並從火堆裡扒出一具燒焦的屍體證明之。燕王見到屍體,分不清男女,慘不忍睹,朱棣不勝悲慼,撫屍痛哭,說他只是前來幫助皇帝學善,你又何必自尋死路呢?其繼位稱帝后,只得以天子“禮葬建文皇帝”燕王事後,遣官致祭,輟朝三日。《明史·成祖本紀》及《明史·方孝儒傳》均持此說。近人孟森等學者也持建文帝自殺說。
2、和尚說。正如《明史紀事本末》記載,建文帝從南京逃出後,帶著楊應能、葉希賢、程濟兩比丘一道,隱名易服,雲遊天下。學者根據地方誌、遺蹟、遺址等資料考證,認為建文帝曾流亡於雲南、貴州、四川、湖北、江浙、廣東等地,《明史紀事本末》說他為逃脫追捕,“西遊重慶,東到天台,轉入祥符,僑居西粵,中間結庵於白龍,題詩於羅永,兩入荊楚之鄉,三幸史彬之第”。
3、 出海說。有傳言建文帝泛舟出海,去了南洋,並在某個小島上過著自食其力的恬然隱居生活。當時中國去往南洋的人很多,據說張士誠失敗後,他的一些部下就逃往南洋,拓荒移民。近人有人考證建文帝避難泉州開元寺,並在開元寺揚帆出海,最終隱居印尼蘇門答臘島東海岸,然而沒有更多的證據,僅僅是猜測而已。
種種猜測不絕如縷,究竟誰真誰假,我們也無法得知歷史的往事。只要知道明朝有一個皇帝朱允炆就好,他的去向等待科學的考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