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經常有這樣一種現象:
剛認識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對他的印象和認識了他一段時間後形成的印象往往有很大差異。
如,很多男生會覺得剛戀愛的時候,女朋友是一位端莊優雅文靜的淑女,後面相處了一段時間,才發現原來她竟然是個耿直逗比Girl。
為什麼我們對他人前後的印象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其實人們在對他人形成印象的過程中往往根據最先接受到的某些資訊形成印象,這種最先的資訊對人形成印象具有強烈影響的現象稱為首因效應(primacy effect)。
相反,在某些時候,人們最後所接受到的資訊也能左右其形成的印象,這種最後接受的資訊對人們形成印象具有重要作用的現象稱為近因效應(recency effect)。
那麼,兩種現象分別在什麼條件下發生呢?
盧欽斯(A.S. Luchins,1957)設計了兩段描寫一個叫吉姆的男孩一天活動的文字。
其中一段(簡稱E)描寫吉姆與朋友們一起去上學、在Sunny下取暖、在商店與熟人聊天、與前幾天剛認識的女孩打招呼。這一段將吉姆描寫成一個活潑外向( extroversion)的男 孩。
而另一段(簡稱I)則將其描寫成一個沉默內向(introversion)的男孩,如吉姆放學獨自一人回家、走在街道陰涼的一邊、在商店裡靜靜地等候買東西、見到前天剛認識的女孩不打招呼。
研究者將兩段文字分別作E-I、I-E、只有E和只有I四種排列順序,讓被試看完文字描述後在人格特質標上評價吉姆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四種不同排列順序的情況下被試認為吉姆友好外向的百分比分別為: 78%、18%、95%、3%。這一結果證明了首因效應的存在,即前面一段資訊對被試印象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表4-2 盧欽斯的實驗條件及結果
後來盧欽斯改變了實驗條件,其一是提醒被試不要受第一印象的誤導,要全面地進行評價,其二是將E、I兩段描述隔開呈現給被試。唸完一段後花5分鐘時間讓被試做無關的工作,如做數學題、聽故事等。然後再將另一段呈現給被試。在這種條件下,大部分被試根據後面一段的描述去評價吉姆的特徵,這證明了近因效應在起作用。
近因效應易發生的情境:
近因效應主要發生在自己較為熟悉及親近的人。如,與自己家人的相處、對自己男友的看法,對自己多年好友的印象。因為長期的相處,關於對方的各種資訊每天都在不斷地更新,因此,我們大腦對熟悉的人的印象更多受近因效應的影響。
很多戀人或夫妻相處時間久了,往往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他們慢慢變得只記住對方現在的不好,而已經記不起對方曾經的好, 這便是近因效應在起作用了。
因此,當我們對熟悉親近的人不滿時,請花一分鐘的時間,好好想想對方曾經的好。
首因效應易發生的情境:
首因效應主要發生在與陌生人或不熟的人的接觸,比如,面試官對於面試者的印象,相親物件的第一次見面。
在社會生活中,第一印象很重要。因為人們一旦對某人形成了某種第一印象,以後不僅難以改變,他們還會尋找更多的資訊或理由去支援這種印象。儘管以後這個人所表現出的特徵或行為並不符合原先的印象,人們仍然要堅持,這就是信念固著偏見( belief perseverance prejudice)。
你可能因為沒有給面試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錯失了一個高薪Officer;也可能因為沒有給相親物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從而錯失脫單的大好機會;也可能因為給來訪者留下的第一印象不太好,從而使得諮詢無法順利進行。
因此在與人交往時,應注意自己給他人以好的第一印象。
因為我們永遠沒有第二次機會給人第一印象。
——————分割線——————
本著不撕B,不扯蛋,認真嚴謹接地氣的精神在科普心理學專業知識。
生活中經常有這樣一種現象:
剛認識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對他的印象和認識了他一段時間後形成的印象往往有很大差異。
如,很多男生會覺得剛戀愛的時候,女朋友是一位端莊優雅文靜的淑女,後面相處了一段時間,才發現原來她竟然是個耿直逗比Girl。
為什麼我們對他人前後的印象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其實人們在對他人形成印象的過程中往往根據最先接受到的某些資訊形成印象,這種最先的資訊對人形成印象具有強烈影響的現象稱為首因效應(primacy effect)。
相反,在某些時候,人們最後所接受到的資訊也能左右其形成的印象,這種最後接受的資訊對人們形成印象具有重要作用的現象稱為近因效應(recency effect)。
那麼,兩種現象分別在什麼條件下發生呢?
盧欽斯(A.S. Luchins,1957)設計了兩段描寫一個叫吉姆的男孩一天活動的文字。
其中一段(簡稱E)描寫吉姆與朋友們一起去上學、在Sunny下取暖、在商店與熟人聊天、與前幾天剛認識的女孩打招呼。這一段將吉姆描寫成一個活潑外向( extroversion)的男 孩。
而另一段(簡稱I)則將其描寫成一個沉默內向(introversion)的男孩,如吉姆放學獨自一人回家、走在街道陰涼的一邊、在商店裡靜靜地等候買東西、見到前天剛認識的女孩不打招呼。
研究者將兩段文字分別作E-I、I-E、只有E和只有I四種排列順序,讓被試看完文字描述後在人格特質標上評價吉姆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四種不同排列順序的情況下被試認為吉姆友好外向的百分比分別為: 78%、18%、95%、3%。這一結果證明了首因效應的存在,即前面一段資訊對被試印象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表4-2 盧欽斯的實驗條件及結果
後來盧欽斯改變了實驗條件,其一是提醒被試不要受第一印象的誤導,要全面地進行評價,其二是將E、I兩段描述隔開呈現給被試。唸完一段後花5分鐘時間讓被試做無關的工作,如做數學題、聽故事等。然後再將另一段呈現給被試。在這種條件下,大部分被試根據後面一段的描述去評價吉姆的特徵,這證明了近因效應在起作用。
近因效應易發生的情境:
近因效應主要發生在自己較為熟悉及親近的人。如,與自己家人的相處、對自己男友的看法,對自己多年好友的印象。因為長期的相處,關於對方的各種資訊每天都在不斷地更新,因此,我們大腦對熟悉的人的印象更多受近因效應的影響。
很多戀人或夫妻相處時間久了,往往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他們慢慢變得只記住對方現在的不好,而已經記不起對方曾經的好, 這便是近因效應在起作用了。
因此,當我們對熟悉親近的人不滿時,請花一分鐘的時間,好好想想對方曾經的好。
首因效應易發生的情境:
首因效應主要發生在與陌生人或不熟的人的接觸,比如,面試官對於面試者的印象,相親物件的第一次見面。
在社會生活中,第一印象很重要。因為人們一旦對某人形成了某種第一印象,以後不僅難以改變,他們還會尋找更多的資訊或理由去支援這種印象。儘管以後這個人所表現出的特徵或行為並不符合原先的印象,人們仍然要堅持,這就是信念固著偏見( belief perseverance prejudice)。
你可能因為沒有給面試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錯失了一個高薪Officer;也可能因為沒有給相親物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從而錯失脫單的大好機會;也可能因為給來訪者留下的第一印象不太好,從而使得諮詢無法順利進行。
因此在與人交往時,應注意自己給他人以好的第一印象。
因為我們永遠沒有第二次機會給人第一印象。
——————分割線——————
本著不撕B,不扯蛋,認真嚴謹接地氣的精神在科普心理學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