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角度上來說,三國時代的人能理解這句話,但是“看不懂”,下面說說我的拙見。
中國大約在唐宋時期,具體應該是北宋早期出現“天堂”的說法,意思是“天宮的廟堂”是天神上朝的地方,不同於西方亡靈之國。三國時期也有類似說法,不過以“天府”稱謂居多。地獄倒是魏晉時期就有,是從印度佛教傳來的。所以,三國時期的人聽這句話基本能理解它的含義。
但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講的是人的動心發性,強調人的意識和主觀選擇。而在中國的神話宗教體系中,動一惡念會入地獄,動一善念卻去不了天庭。哪怕是一個有口皆碑的好人,不修行也頂多在地府成為陰司公務員,是沒有機會上天堂的。包拯為例,他死後是幽冥府第五殿,閻羅天子,陰司裡蠻大的官,卻是進不了天庭任職的。當然陰司和天庭未可知有,但這體現了華人傳統的思想。
不同於基督教的信仰得救,中國道教和佛教都講究因果論,而人沒有不犯錯的,所以世人死後都會下地獄,具體是受刑還是破格錄用,就看善惡相衡了。
所以三國時代的人會覺得這話不可思議,理解這句話的表面意思就不太可能,更不用說深究其內涵了。
所以那時的人能明白這句話,卻不懂,甚至質疑這句話。歸根結底,這句話發軔於基督教教義,與中國傳統信仰體系背道而馳,所以今人一眼就參透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老祖宗是看不懂的。
任何時代都不乏智慧通達之人,然而歷史長河淹沒絕大多數。沒有文字記載,我們就無從瞭解古代的事情。但我們不能懷疑古人的智慧。古人有時代侷限性,今人同樣也有。
在歷史的角度上來說,三國時代的人能理解這句話,但是“看不懂”,下面說說我的拙見。
中國大約在唐宋時期,具體應該是北宋早期出現“天堂”的說法,意思是“天宮的廟堂”是天神上朝的地方,不同於西方亡靈之國。三國時期也有類似說法,不過以“天府”稱謂居多。地獄倒是魏晉時期就有,是從印度佛教傳來的。所以,三國時期的人聽這句話基本能理解它的含義。
但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講的是人的動心發性,強調人的意識和主觀選擇。而在中國的神話宗教體系中,動一惡念會入地獄,動一善念卻去不了天庭。哪怕是一個有口皆碑的好人,不修行也頂多在地府成為陰司公務員,是沒有機會上天堂的。包拯為例,他死後是幽冥府第五殿,閻羅天子,陰司裡蠻大的官,卻是進不了天庭任職的。當然陰司和天庭未可知有,但這體現了華人傳統的思想。
不同於基督教的信仰得救,中國道教和佛教都講究因果論,而人沒有不犯錯的,所以世人死後都會下地獄,具體是受刑還是破格錄用,就看善惡相衡了。
所以三國時代的人會覺得這話不可思議,理解這句話的表面意思就不太可能,更不用說深究其內涵了。
所以那時的人能明白這句話,卻不懂,甚至質疑這句話。歸根結底,這句話發軔於基督教教義,與中國傳統信仰體系背道而馳,所以今人一眼就參透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老祖宗是看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