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現在的年輕人喜歡看戲的並不多,戲曲的觀眾大部分還是老一輩,我們的戲曲藝術如何發展?本人今年大一,軍訓期間學校組織看京劇《沙家浜》,雖然不瞭解,但內心是抗拒的,感覺對戲曲那種咿呀的腔調無法接受……難道以後我們的國粹只能在戲曲學院生存嗎?
回覆列表
-
1 # 蘇翔
-
2 # 魏青衣
如果沒有了受眾,戲曲是斷然無法生存下去的。任何東西都不可能長久的儲存,總有一天會消失。
近些年戲曲確實是不如上個世紀混的好,儘管很多地方政府已經在採取一些措施拯救當地戲曲,比如搭建舞臺、每日演出,開設戲劇院,劇團下鄉等。但是多數由於力度不夠大,群眾反響低,投資大回收小,最後大都不了了之。很多政府都是給戲曲演員搭個舞臺,給他們發工資,讓他們自己去發展。
由於流行音樂、電視劇、電影等行業的發展,戲曲受眾大幅度下降。
我記得我小時候,我爺爺經常會放電視裡的“唱揚琴”,就是魯西南、蘇北、皖北一帶流行的民間戲劇,還會放“泗州戲”,那時候我們縣電視臺有個頻道就是專門播泗州戲的。不知道什麼時候這個頻道就停播了,現在也找不到了。現在我爺爺想看戲劇都看不到,只能偶爾看看小品、相聲之類的東西。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到現在,是戲曲文化最為低沉的年代,但是近幾年也有一些戲曲在慢慢復甦,也有一些年輕人在逐漸的接受戲曲,全國很多戲劇學院,也會偶爾冒出來個戲曲界小黑馬。所以現在受眾還是有的,慢慢發展就行了。
-
3 # 小黑豆
每個年齡段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比如年少喜歡油菜花海的燦爛,過幾年可以更愛牡丹花了。
題主小時候也許會喜歡拿個劍柄來個原力覺醒,和同學打鬧。但是現在肯定不會喜歡做這麼孩子氣的淘氣事情了。
更何況,我們不是天天都有人在退休嘛,大家在公園裡,戲曲是很好的交流內容~還是會有受眾的。
至於戲曲如何發展,如果題主喜歡戲曲,關注戲曲,會為其發展做自己的事情的。
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感謝邀請!沒有受眾,戲曲不可能發展,在戲曲學院也生存不了,頂多成為博物館裡的活化石。誠然,中華戲曲總體上還有不少受眾,但確如提問的這位學子所言,戲曲受眾已經很老化,斷層問題很嚴重。傳統戲曲藝術和其他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都有破土、成長、茁壯、萎縮、消退、滅絕的過程。於此,因勢利導和順其自然應是對待戲曲延續發展的一種平和態度,不必杞人憂天,也不必抱殘守缺,更不能盲目樂觀。拙見以為:一方面,戲曲要固本和創新,與時代同行(這方面先不多說);另一方面,戲曲要在培育新的受眾,特別是在開發年輕受眾上,需要政府、社會、市場幾管齊下,以戲曲真正的精華,包括適合的內容和精湛的技藝以及不同劇種的特色吸引受眾,實施戲曲公益推廣工程,創意多形式多媒體多渠道的戲曲薰陶專案,贏得在校小部分大中小學生接受和喜歡戲曲,再延伸輻射出去,以演出、講座、賽事、遊戲等方式,送戲進學校、工廠、社群、兵營等,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專業與民間相結合,實地與網路相結合,讓戲曲之美和文化之流良性影響社會多個階層,喚起從業和受眾的更多興趣,戲曲延續發展才有足夠的生態環境。總之,戲曲尚未過時,加以扶持引導和改革創新,在當今文藝百花園中戲曲仍然可以絢麗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