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兩年前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一家軟體開發公司,完美地經歷了新冠疫情的洗禮,不但奇蹟般的存活了下來,而且還逆勢發展了起來。
在這裡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創業經歷,沒怎麼整理,就挑重點部分說一些吧,如果不足的地方請大家見諒。
第一點,創業需要人脈資源。
我17年前研究生畢業後,以軟體工程師的身份進入國內的一家日資軟體公司,透過三個月的實習期後就來到日本,因為是上市公司,所以在這家公司的十來年裡,我積累了豐富的人脈,這也我後來成立公司的最大原因,也是我想說的第一個重點:在日本想創業,也離不開人脈。日本這裡也是人情社會,也有人走茶涼。人多好辦事這句話,刨去文化差異的部分之外,其他都是相通的。
第二點,創業要克服各種限制,因為你是外華人。
儘管我創業前準備了很多,但是因為是外華人的身份,接二連三地遇到了很多棘手的問題。
第1個限制就是註冊資金的問題。雖然日本法律上也允許1日元就可以成立公司,但外華人不行。法律是允許,但是你外華人享受不到這個有待。首先你需要經營簽證才能在日本呆下去,而想拿到這個簽證,你必須有500萬以上的註冊資金,或者僱傭兩個以上的日本人,日本入國管理局才會給你經營簽證,而且是一年期限的經營簽證,第二年更新簽證的時候,還需要提供一大堆材料,如果公司也沒有赤字,基本可以繼續更新一年簽證。而日本人則沒有這個限制。
第2個限制就是開銀行賬號的問題。經營公司肯定需要一個公司的法人銀行賬號來走賬。很不可思議的是,新成立的公司很難在日本銀行開賬戶,像UFJ,みずほ、三井住友這三大銀行,公司成立不足一年的或者註冊資金沒有幾千萬的公司,想開一個銀行賬戶是難於上青天。但是如果是日本人開的公司的話,據說透過率就很高。咱們外華人的話,只能去一些審查不嚴的地方銀行或者網上銀行碰碰運氣。
第3個限制是開拓客戶的問題。作為一個外華人開的公司,你開拓日本客戶有著天然的劣勢。像我們這樣的軟體開發公司,有兩大業務,一是接專案做,二是提供技術人員。
接專案這塊,我還是挺順利地從原公司接了一些專案,這點很幸運,也是公司能從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的危機中存活下來的最大資本。因為我在原公司就是系統開發部的核心人員,跟部長以及本部長都關係很好。所以我成立公司後,他們接著就按照之前的約定把專案給我發了過來。確實,除了發給我之外,他們也找不到第二個合適的合作伙伴。因為這些專案幾乎只有我才能做的好,發給其他公司的話,不光花費不菲,還有很大不確定性,只有發給我才是最優解。
提供技術人員的這塊業務,我遇到了不小的挫折。因為是華人開的公司,所以公司的員工基本都是咱們中國來的技術者。新冠疫情下很多公司壓縮銀根消減人員,很不幸咱們華人技術者首當其衝,不少人被從專案裡面調整出來了。更雪上加霜的是,疫情狀況下,日本的很多專案招人的時候都只要他們自己國家的日本人技術者,不要外華人,結果就造成很多華人技術者找不到工作。我公司也面臨這樣的情況,跟原公司基本談妥的給他們提供15個技術人員的業務,也因為客戶的各種原因,最後勉強接納了4個人,後來實在沒辦法,軟硬兼施地強行又加了4個人。所以,提供人才外包這塊業務,公司壓力很大。不過因為人才外包這塊蛋糕真的很大,事實上咱們華人在日本開的大多數軟體公司的主要支柱就是這類人才派遣。我們公司也有不小比例,好在兩年來陸續開拓了三四家不錯的新客戶,現在公司反倒人才不足,急需招聘軟體工程師。
但在招聘日本人技術者上面,真的很不順利。說白了就是日本人技術者根本不屑於進一家華人開的公司,他們壓根都不給華人公司投簡歷的。偶爾有投簡歷過來的日本人,但是水平真的不敢恭維,感覺招進來就只能供養起來,指望他給你做事情,基本不現實。
第三點,創業需要克服各種心理生理上的壓力。
創業是個高風險的事情,而且很多創業都會失敗,更何況一個漂泊海外的人。失敗了不僅一無所有,而且甚至不得不捲鋪蓋回國,那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創業初期很多花費是能省就省。剛開始的各種稅務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自己做的。會計這塊其實很複雜的,更何況是程式設計師出身的我,開始的時候真的一頭霧水。有一次發現該辦理的手續沒有按時辦理,而這些手續是法律規定的,不按時辦理,原則上是輕則罰款重則坐牢的嚴重事情。那個時候的壓力真的想馬上關門大吉,真的是夜不能寐。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到相關部門趕緊辦理手續,在辦理的時候真的心驚膽顫,特別擔心他們直接給你來個嚴辦。後來他們倒沒有為難我,因為他們說大部分公司都沒有按時辦理,我還是辦理比較及時的。那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感覺重獲新生般的開心。再後來,索性就花錢直接外包給一家稅務服務公司,花錢買個安心。
第四點,創業就意味著沒有休息日。
開公司前覺得老闆很輕鬆。開開會喝喝酒打個Golf,休閒自在。開公司後才發現不是那回事,至少比當一個員工辛苦多了。我當社員的時候早九晚五,6點以後基本就是自己的個人時間。開公司後,遇到客戶打來的電話,就是半夜也要立刻處理。喝酒本來是件很開心的事情,但是陪著客戶喝酒就是一種折磨,什麼美食全感覺不到味道,能感覺到的就是客戶的表情。還有,公司的各種瑣事,很多都是週末來做,唯一能讓你感覺到週末的是,週末沒有客戶來打擾你。
第五點,創業後信用度就下降了。
老闆大都很有錢,可是信用機關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你是高風險人群,基本不會給你貸款,所以車貸,房貸,各種信用卡辦理的事情,基本通不過。好在我成立公司前把這些事情都辦理了,沒有這個煩惱。
第六點,創業要臉皮厚,還要要面子。
很矛盾的事情,其實也很正常。就是跟客戶相處要臉皮厚,被客戶說幾句也不要在意,因為你在意也沒用,跟人家做生意,拿人家的錢就得給人家辦事,尊敬客戶。客戶第一嘛。特別是自己派到客戶那邊的人出了問題,道歉是肯定的,甚至有時候還會拿不到錢,這個時候就不能估計面子問題了,該道歉道歉,該改正就改正,爭取到客戶諒解。
同時,跟員工相處的時候要注意面子問題。言而有信肯定要做到的,作為老闆如果這點都做不到的話,公司肯定做不好。還有,老闆不能小氣,比如公司請員工喝酒,有很多公司首先會考慮花費,比如預定低端的自由套餐什麼的,感覺員工能吃飽公司還能省錢就滿足了。甚至有的公司開年會,還要求員工AA制!!這樣你還不如不開年會!
這點我做的很好,員工待機本來沒有工資的,我基本都全額給,即便合同上明確規定待機不給工資。另外,我每個月至少請員工吃一次飯,而且從來不定製便宜的套餐。經常去的一家餐廳,他們的主菜是一萬九千八的海鮮,1米五長50釐米寬的鐵盤子盛滿海鮮,那氣勢發個朋友圈真的很震撼,還真的有好幾個是因為看到他朋友的朋友圈後,主動投奔過來的。無形的廣告啊。話題扯遠了,再扯就扯蛋了,打住。
第七點,創業沒有退路,還不允許失敗。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我是拖家帶口的,全家都靠我的收入來維持的,我可以不賺大錢,但是不能失敗。
第八點,創業是一種美妙的體驗。跟做白領相比,創業更精彩,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做過小20年的員工,也知道員工的生活方式很舒坦。但是創業兩年了,我還是願意維持現在的創業開公司的生活方式,順風順水地把公司經營下去。
我兩年前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一家軟體開發公司,完美地經歷了新冠疫情的洗禮,不但奇蹟般的存活了下來,而且還逆勢發展了起來。
在這裡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創業經歷,沒怎麼整理,就挑重點部分說一些吧,如果不足的地方請大家見諒。
第一點,創業需要人脈資源。
我17年前研究生畢業後,以軟體工程師的身份進入國內的一家日資軟體公司,透過三個月的實習期後就來到日本,因為是上市公司,所以在這家公司的十來年裡,我積累了豐富的人脈,這也我後來成立公司的最大原因,也是我想說的第一個重點:在日本想創業,也離不開人脈。日本這裡也是人情社會,也有人走茶涼。人多好辦事這句話,刨去文化差異的部分之外,其他都是相通的。
第二點,創業要克服各種限制,因為你是外華人。
儘管我創業前準備了很多,但是因為是外華人的身份,接二連三地遇到了很多棘手的問題。
第1個限制就是註冊資金的問題。雖然日本法律上也允許1日元就可以成立公司,但外華人不行。法律是允許,但是你外華人享受不到這個有待。首先你需要經營簽證才能在日本呆下去,而想拿到這個簽證,你必須有500萬以上的註冊資金,或者僱傭兩個以上的日本人,日本入國管理局才會給你經營簽證,而且是一年期限的經營簽證,第二年更新簽證的時候,還需要提供一大堆材料,如果公司也沒有赤字,基本可以繼續更新一年簽證。而日本人則沒有這個限制。
第2個限制就是開銀行賬號的問題。經營公司肯定需要一個公司的法人銀行賬號來走賬。很不可思議的是,新成立的公司很難在日本銀行開賬戶,像UFJ,みずほ、三井住友這三大銀行,公司成立不足一年的或者註冊資金沒有幾千萬的公司,想開一個銀行賬戶是難於上青天。但是如果是日本人開的公司的話,據說透過率就很高。咱們外華人的話,只能去一些審查不嚴的地方銀行或者網上銀行碰碰運氣。
第3個限制是開拓客戶的問題。作為一個外華人開的公司,你開拓日本客戶有著天然的劣勢。像我們這樣的軟體開發公司,有兩大業務,一是接專案做,二是提供技術人員。
接專案這塊,我還是挺順利地從原公司接了一些專案,這點很幸運,也是公司能從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的危機中存活下來的最大資本。因為我在原公司就是系統開發部的核心人員,跟部長以及本部長都關係很好。所以我成立公司後,他們接著就按照之前的約定把專案給我發了過來。確實,除了發給我之外,他們也找不到第二個合適的合作伙伴。因為這些專案幾乎只有我才能做的好,發給其他公司的話,不光花費不菲,還有很大不確定性,只有發給我才是最優解。
提供技術人員的這塊業務,我遇到了不小的挫折。因為是華人開的公司,所以公司的員工基本都是咱們中國來的技術者。新冠疫情下很多公司壓縮銀根消減人員,很不幸咱們華人技術者首當其衝,不少人被從專案裡面調整出來了。更雪上加霜的是,疫情狀況下,日本的很多專案招人的時候都只要他們自己國家的日本人技術者,不要外華人,結果就造成很多華人技術者找不到工作。我公司也面臨這樣的情況,跟原公司基本談妥的給他們提供15個技術人員的業務,也因為客戶的各種原因,最後勉強接納了4個人,後來實在沒辦法,軟硬兼施地強行又加了4個人。所以,提供人才外包這塊業務,公司壓力很大。不過因為人才外包這塊蛋糕真的很大,事實上咱們華人在日本開的大多數軟體公司的主要支柱就是這類人才派遣。我們公司也有不小比例,好在兩年來陸續開拓了三四家不錯的新客戶,現在公司反倒人才不足,急需招聘軟體工程師。
但在招聘日本人技術者上面,真的很不順利。說白了就是日本人技術者根本不屑於進一家華人開的公司,他們壓根都不給華人公司投簡歷的。偶爾有投簡歷過來的日本人,但是水平真的不敢恭維,感覺招進來就只能供養起來,指望他給你做事情,基本不現實。
第三點,創業需要克服各種心理生理上的壓力。
創業是個高風險的事情,而且很多創業都會失敗,更何況一個漂泊海外的人。失敗了不僅一無所有,而且甚至不得不捲鋪蓋回國,那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創業初期很多花費是能省就省。剛開始的各種稅務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自己做的。會計這塊其實很複雜的,更何況是程式設計師出身的我,開始的時候真的一頭霧水。有一次發現該辦理的手續沒有按時辦理,而這些手續是法律規定的,不按時辦理,原則上是輕則罰款重則坐牢的嚴重事情。那個時候的壓力真的想馬上關門大吉,真的是夜不能寐。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到相關部門趕緊辦理手續,在辦理的時候真的心驚膽顫,特別擔心他們直接給你來個嚴辦。後來他們倒沒有為難我,因為他們說大部分公司都沒有按時辦理,我還是辦理比較及時的。那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感覺重獲新生般的開心。再後來,索性就花錢直接外包給一家稅務服務公司,花錢買個安心。
第四點,創業就意味著沒有休息日。
開公司前覺得老闆很輕鬆。開開會喝喝酒打個Golf,休閒自在。開公司後才發現不是那回事,至少比當一個員工辛苦多了。我當社員的時候早九晚五,6點以後基本就是自己的個人時間。開公司後,遇到客戶打來的電話,就是半夜也要立刻處理。喝酒本來是件很開心的事情,但是陪著客戶喝酒就是一種折磨,什麼美食全感覺不到味道,能感覺到的就是客戶的表情。還有,公司的各種瑣事,很多都是週末來做,唯一能讓你感覺到週末的是,週末沒有客戶來打擾你。
第五點,創業後信用度就下降了。
老闆大都很有錢,可是信用機關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你是高風險人群,基本不會給你貸款,所以車貸,房貸,各種信用卡辦理的事情,基本通不過。好在我成立公司前把這些事情都辦理了,沒有這個煩惱。
第六點,創業要臉皮厚,還要要面子。
很矛盾的事情,其實也很正常。就是跟客戶相處要臉皮厚,被客戶說幾句也不要在意,因為你在意也沒用,跟人家做生意,拿人家的錢就得給人家辦事,尊敬客戶。客戶第一嘛。特別是自己派到客戶那邊的人出了問題,道歉是肯定的,甚至有時候還會拿不到錢,這個時候就不能估計面子問題了,該道歉道歉,該改正就改正,爭取到客戶諒解。
同時,跟員工相處的時候要注意面子問題。言而有信肯定要做到的,作為老闆如果這點都做不到的話,公司肯定做不好。還有,老闆不能小氣,比如公司請員工喝酒,有很多公司首先會考慮花費,比如預定低端的自由套餐什麼的,感覺員工能吃飽公司還能省錢就滿足了。甚至有的公司開年會,還要求員工AA制!!這樣你還不如不開年會!
這點我做的很好,員工待機本來沒有工資的,我基本都全額給,即便合同上明確規定待機不給工資。另外,我每個月至少請員工吃一次飯,而且從來不定製便宜的套餐。經常去的一家餐廳,他們的主菜是一萬九千八的海鮮,1米五長50釐米寬的鐵盤子盛滿海鮮,那氣勢發個朋友圈真的很震撼,還真的有好幾個是因為看到他朋友的朋友圈後,主動投奔過來的。無形的廣告啊。話題扯遠了,再扯就扯蛋了,打住。
第七點,創業沒有退路,還不允許失敗。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我是拖家帶口的,全家都靠我的收入來維持的,我可以不賺大錢,但是不能失敗。
第八點,創業是一種美妙的體驗。跟做白領相比,創業更精彩,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做過小20年的員工,也知道員工的生活方式很舒坦。但是創業兩年了,我還是願意維持現在的創業開公司的生活方式,順風順水地把公司經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