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般呵護

    如何衡量並提升認知卻眾說紛紜。珍妮弗.加維.貝格在《領導者的意識進化》中對成年人心智發展階段的劃分和發展建議,是對認知的一種很好詮釋。 羅伯特·凱根——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教授研究顯示,人類意識的成長是有一定規律的,成年人的心智發展分成四個階段。 1, “以我為尊”階段:少年時期經過“以我為尊”階段,有一部分人終其一生都不能突破這個意識階段。擁有此種心智結構的成人,結合了自我中心和“我想要”兩種特質。他們的信念及感覺會持久不變。此見解會讓他們以為別人也像他們一樣,擁有長久不變的見解和信念。

    2, “規範主導”階段:大部分成年人都會在社會化的環境下順利進入“規範主導”階段,很多成年人會忠於這個階段,一直到老;當個人的世界觀日趨包容與多面,他便會逐漸遠離自我中心的影象,開始能夠接受他人的意見和觀點;無論身處的環境如何,他都能完全融入。

    3, “自主導向”階段:為數不多的人,可以通往更高的“自主導向”階段;“自主導向”是成年人被認為該有的模樣。擁有這種心智結構的人,本身通常都會有持續的自我改善計劃。

    4,“內觀自變”階段:只有少數的人,可以真正接近內觀自變。具備此種心智結構的人理解並關注周圍所有的成員;他們不僅能看到每個議題的各個層面,還可以同時以不同的觀點去理解它;他們能夠從一些看似不同的內在體系中,找出相似之處;他們很少以二分法或兩極化的方式去認識世界。

    雖然個人心智的成長與技巧的成長不是等同的事,但是這兩種成長,在個人成功和效能方面,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你的心智結構塑造了你的世界觀,影響你對每件事情的看法與想法。 透過三個習慣可以提高自己的心智階段:

    1, 問不一樣的問題 我們的提問會改變我們學習和理解的可能性。透過提出不同問題,我們開啟了一個新的世界,這些問題能將諸多構想由主體推衍到客體,亦容納了嶄新的思維與想法。

    2, 採納多面觀點 接納多面向觀點可以讓人們看到更大範圍的可能性,同時能夠同理與理解其他人的觀點。當你接納他人的觀點時,就會提出新的問題。

    3,看到全面系統 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看事情。刻意延展心智的邊際以看見你之前不曾看到的事情,不只有助於心智結構的發展,還能轉化心智結構。

    瞭解成年人心智發展的階段有利於我們理解不同人的不同認知水平,對自己的認知程度發展也具有意義。

  • 2 # 情報總動員

    相較於“個人知識體系”,我更傾向於構建“我的個人認知系統”。

    我一直妄圖構建一個以“我”為中心的全景式知識體系。這個知識體系不僅僅是某個知識點、某個專題、某個學科甚至某個領域的知識體系,而是從“個人實際應用”的角度構建的知識體系,我習慣稱之為“個人認知系統”。

    在我正式形成“個人認知體系”這個概念之前,我曾做過大量的行業的、學科的、某主題或者某本書的知識體系。

    例如:

    下圖是我整理的斯科特·揚在《如何高效學習》中介紹的“整體性學習”的知識體系

    下圖是我初學社會心理學時整理的知識體系

    這些知識經過我的梳理後很系統,邏輯也很清晰,知識點也很明確。我剛開始對此還很滿意,因為我發現這用來應對“應試性”考試和或給他人講解很有幫助。我能很清晰地講出完整的體系和來龍去脈。

    但是在我隨之而來的應用中,我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我一直在致力於建立“形式上的完整性和邏輯清晰”,這也許有利於你去講解,但是這對於個人實際應用並非是最佳的體系(不可否認這種方式對於打牢基礎、建立純知識的體系有很大幫助)。

    舉個例子,這就像一個搞心理研究的人,理論基礎很紮實,但是卻不太會做心理諮詢或在生活中應用一樣。

    於是我就一直在思考,怎樣才能增強“實用性”。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一直從“應用”的角度去審視這些知識體系,即“所有知識,為我所用”。

    在這個過程中,我有一些感悟: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在做一些“看起來很努力、看起來很有用”的事情,比如,上學時不去讀書就有罪惡感,因此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學習而去隨便讀書(這個例子,可能不愛學習的人感覺不到,再舉個例子,工作以後,好像不努力就有罪惡感、焦慮感,所以要去“努力”,但是這只是為了努力而努力,為了減少焦慮而努力,這是形式上的努力)。然後在思維導圖、各種知識管理軟體流行的年代,我們又去追逐這些東西,好像我們在很努力,但其實我們只是“假裝很努力”。就像我用“微信讀書”,上面會顯示你的讀書時間和在朋友中的排名,於是為了刷排名我開始瘋狂讀書,(我承認這樣做最起碼比不讀書要好)但是這是建立在一個虛構幻想的基礎上,相對於我目標明確、計劃科學、興趣盎然的主題閱讀來說,這樣的讀書效果簡直太差了。

    真正的努力應該是目標帶動,或是興趣驅動,你所做的事情能夠切切實實地應用,而不是隻是滿足你自己“我很努力、我很優秀”的幻想。一些理論紮實但操作很差的人大都有這樣幻想。

    而我之前只是一味地做漂亮的、完善的、形式上的知識體系,就是上述所言的那種虛假的努力,自我感動的努力。所以我開始思考實用性。

    實用性的東西必然是圍繞你的實際應用展開的,於是我就逐漸形成了這個“個人認知系統”的概念。

    建立自己強大的認知系統,就好比學習深厚的內功,基礎打好後“拈花摘草,皆可傷人”。

    認知系統是內功(例如易筋經),知識體系是系統的武功(例如降龍十八掌),而零碎的知識點是一招一式。

    在有了這個認識後,下面來說說建立“個人認知系統”的一些原則和注意事項。

    在我看來,“認知系統”是比“知識體系”更高階一點的東西。說白了,“知識體系”就是一些客觀的知識點及知識點構成的結構。而“認知系統”是“思維層面”的體系,簡單說,就是“運用知識點”的體系,當然這裡麵包括了“要被運用的知識體系”。

    即,個人認知系統=認知系統+知識體系。當然這並非是簡單相加那麼簡單。

    首先,第一原則是思考你的工作生活學習休息等一切,從實際應用的角度進行一個分類。

    關於分類:

    我的習慣是分成七類,分別是“自我認知”、“職業”、“興趣及事業”、“通識類”、“生活類”、“休閒類”、“其他”。這基本囊括了“我”的一切,具體分類可以根據自己習慣而定,切記,一切從“實際應用”出發。

    這樣是不是沒有必要做單個專題的知識體系了?

    不,單個知識體系還是很有必要的,這是基礎,是練武時扎的馬步。只是,我一般除了單獨做某個專題的知識體系外,我會再將其進行拆解,然後融入到我的“個人認知系統”中,例如上圖所說的“整體性學習”,這是一個獨立的知識體系,但是我會拆解其中與我的學習習慣相符的做法和理念,放入到我的認知系統中。這樣,我就即瞭解了它完整的知識體系,又能應用到實際,快速理論轉化為應用。

    關於系統中的“個人認知”版塊

    在我看來,“認識自己”是應該最優先關注的問題。人終其一生說到底還是在和自己相處。那些過的怡然自得的人,不論是否富有,都能灑脫自洽,而有些人終生都在自己折磨自己。所以,這個被我放在第一個版塊。

    “人啊,要認識你自己”,但是認識自己往往是最難的。

    那麼,怎樣去構建“個人認知”這個版塊呢?

    第一是描述,去描述自己,儘量客觀地描述,儘量準確的描述,如果你沒辦法準確的描述自己的某個特點,那就一遍遍描述,直到你滿意為止,描述的越精準,你對自己的認識越清晰。

    需要注意的是,在描述自己的特點或情況時,不要用“優點”“缺點”這樣傾向性特別強的詞彙去描述自己,不然你會被無意識的情緒左右。這樣你就不會注意到,一些你自以為的缺點其實可以轉換為“優點”。最嚴重的是,你會帶著對自身“缺點”先入為主的“敵對”心態,因為你覺得它是不好的,你老想著要“幹掉它”“克服它”,這樣的想法會給你帶來不自知的壓力,讓你處於對“缺點”的不自知的惶恐、焦慮之中。這往往是人難以與自己和平相處的原因之一。

    第二是解構,簡單來說,就是去細分。你要把自己拆分成無數個子專案,如下圖,我在最開始做自我分析時的解構圖(源於保護隱私,不是完整版的):

    要注意的是,在解構的過程中,一開始你可能很難精準地做分類和歸類,這個時候你就如實記錄即可,例如在“不穩定的我”中“間歇性焦慮”中,你可以如實記錄“和一起畢業的同學相比,我混得比較慘,這個時候我感到焦慮”,在記錄的基礎上,你再去提煉分析。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你能更加清晰無比地瞭解自己,和了解形成這樣的自己的原因,或者是觸發自己某種行為的觸發情形或觸發物。記錄的越詳細,總結提煉的越多,你便越瞭解自己。

    關於構建具體的“知識體系”

    在這裡,我們簡單說一下如何構建單獨專題的“知識體系”,例如你是學醫的怎麼構建知識體系;或者你在學習閱讀方法,怎麼形成知識體系;或者你要應對一場《金融學》的期末考試,要怎樣形成知識體系。

    既然是體系,那麼其關鍵在於結構,結構的關鍵在於“聯絡”和“點”。比如說,體系是城市系統,聯絡就是道路,點就是每一個建築物或地點。

    對於成熟的學科來說,其實建立體系特別容易,這個體系的中心,即城市的主幹線,或者說知識樹的樹幹就是那本入門的課程或書,即《...導論》《...概論》《...大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你先依照這種基礎性的書籍來建立最初的體系,再根據你的研究側重點來增加相應的枝葉。

    例如下圖是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結構:

    每一次學習一個新的知識點,你就去想,應該放在你的基礎“知識樹”的哪個部位。

    例如下圖是我學習了社會心理學“個體”方面的一些知識後加入的:

    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把知識體系視覺化表示出來,例如畫一個“知識樹”或“思維導圖”,每次學習新內容,就去你的思維導圖上找可以和哪部分進行聯絡。久而久之,你的積累會越來越多,聯絡會越來越密切,體系會逐漸龐大而完整。

    如果你遇到一個全新的點,不知道該放到原有體系的哪個部分,你就需要去思考,是不是這個另一個維度,或另一個邏輯下的知識點,你暫時可以將其畫在你的思維導圖旁邊,不做任何聯絡,等以後再次遇到相關的,或發現聯絡時再去處理。

    你只要時刻想著每學到一個知識應該怎樣和原有系統聯絡,這樣就可以不斷完善你的體系。

    而對於不成熟的學科,零碎的知識點來說。你需要學會的,首先是“分類”和“歸類”。分類是將一個點無線細化下去,而歸類是將很多分散的點歸結到一起。鍛鍊這兩種能力,你就能逐漸建立起一個系統。

    對於怎樣建立聯絡呢。主要是將知識點分類、歸類做好以後,與你頭腦中的固有框架或熟悉框架聯絡。這裡的框架就是指你習慣的一種結構,一種順序。

    比如,思維導圖要用不同顏色把各塊知識進行區分,結合這一特點,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那首詩“赤橙黃綠藍靛紫,誰持彩練舞當空”,所以我的思維導圖一般是按照順時針方向,依照“紅橙黃綠藍黑紫”的顏色進行排列,我用黑色代替靛色,方便區分。這樣我就方便記憶。

    還有一些複雜的聯絡、邏輯、框架,我在這裡就不一一展開了,內容太多,足夠寫一本書了。有興趣私下交流。

    結語:

    一定要建立單獨知識體系之後,去考慮他的實際應用,然後建立你的“認知系統”。具體怎樣提高認知能力,和運用認知能力來應用知識體系,我會在後續進行撰文闡述。

    這個回答只是一個粗糙的、框架的、基礎的東西,還有很多細節和技巧沒有展開講述,後續遇到適當的問題我再回答,或者我會單獨撰文寫一下,內容確實太多了 ,望各位諒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單身能讓人長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