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函jdhdh
-
2 # 手機使用者前途無亮
這是專業性很強的問題,邀請本人回答實在是趕鴨子上架。我搜了一下PCR是分子克隆技術,是大量複製一個特定的基因片段,引物是一小段DNA或RNA序列片段與生物體的DNA一特定位置配對,作為基因複製的起始點。好比是土法發饅頭,必須要一小塊餿麵疙瘩,我們老家叫面引子。我又想到倆個問題,為什麼不能用奈米技術一個一個的組裝鹼基分子呢?這樣就不用受制於特定的酶了。還有遺傳基因的剪下複製必須要特異性的酶的幫助,而特異性酶又比須要特定的基因才能製造。那麼又回到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了,到底是先有的遺傳基因還是先有的特異性酶。這個問題不比宇宙起源來的簡單
目前引物合成基本採用固相亞磷醯胺三酯法.亞磷醯胺三酯法合成DNA片段,具有高效、快速的偶聯以及起始反應物比較穩定的特點.亞磷醯胺三酯法是將DNA固定在固相載體上完成DNA鏈的合成的,合成的方向是由待合成引物的3′端向5′端合成的,相鄰的核苷酸透過3′→5′磷酸二酯鍵連線.
第一步是將預先連線在固相載體CPG上的活性基團被保護的核苷酸與三氯乙酸反應,脫去其5′-羥基的保護基團DMT,獲得遊離的5′-羥基.
第二步,合成DNA的原料,亞磷醯胺保護核苷酸單體,與活化劑四氮唑混合,得到核苷亞磷酸活化中間體,它的3′端被活化,5′-羥基仍然被DMT保護,與溶液中游離的5′-羥基發生縮合反應.
第三步,帶帽(capping)反應,縮合反應中可能有極少數5′-羥基沒有參加反應(少於2%),用乙酸酐和1-甲基咪唑終止其後繼續發生反應,這種短片段可以在純化時分離掉.
第四步,在氧化劑碘的作用下,亞磷醯形式轉變為更穩定的磷酸三酯.
經過以上四個步驟,一個脫氧核苷酸被連線到固相載體的核苷酸上.再以三氯乙酸脫去它的5′-羥基上的保護基團DMT,重複以上步驟,直到所有要求合成的鹼基被接上去.合成過程中可以觀察TCA處理階段的顏色判定合成效率.透過氨水高溫處理,連線在CPG上的引物被切下來,透過OPC,PAGE等手段純化引物,成品引物用C18濃縮,脫鹽,沉澱.沉澱後的引物用水懸浮,測定OD260定量,根據定單要求分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