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史經典碎讀
-
2 # 路人甲49494796
饅頭是一種麵粉做的發酵食品,北方稱無餡的為饅頭,有餡的為包子。吳語區有餡無餡統稱饅頭,有餡的按照餡料不同分別叫肉饅頭、菜饅頭、豆沙饅頭等等,沒有餡料的叫白饅頭。甚至有的人會產生錯覺,認為沒有餡料的才該叫包子。我去外地求學時,對食堂阿姨說:“給我兩個肉饅頭!”結果阿姨給我兩個白饅頭,我鬱悶死了。
話說,宋·高承《事物紀原·酒醴飲食·饅頭》:“稗官小說雲:諸葛武侯之徵孟獲,人曰:‘蠻地多邪術,須禱於神,假陰兵一以助之。然蠻俗必殺人,以其首祭之,神則向之,為出兵也。’ 武侯 不從,因雜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麵,象人頭,以祠。神亦向焉,而為出兵。後人由此為饅頭。” 大致就是說,在三國時期,寫了《前出師表》的諸葛亮在劉備死後,輔助劉禪時,在準備北伐中原前,為安定後方而先進軍西南,攻打南蠻的孟獲反革命集團(今天彝族祖先),“故五月渡瀘(金沙江),深入不毛”,在橫渡金沙江時,因瘴氣熏天,毒液漫流,過河士兵中體弱者多觸水致死,軍隊難以挺進。諸葛亮面對此景心急如焚,最後只好找到當地巫師祭奠河神,但當地的祭祀活動必須砍人頭獻祭河神,諸葛亮於心不忍,卻又不得不祭祀,最後想出折中辦法,先宰殺豬羊,剁碎做餡料,再用麵粉加水包成麵糰,做成人頭裝,投於水中代替人頭供奉。終於取悅了河神,讓他的部隊得以安全過河。這就是饅頭的起源。
很明顯,這裡的最早的饅頭是有餡的,所以把所有的不管有沒有餡料的都叫饅頭才是正統,叫包子必然是異端,必要時異端必須被燒死!
-
3 # 愛籃球沒理由
饅頭
,又稱之為饃
、饃饃
(在山西方言、陝西西府方言
、閩方言
的讀音。關中、中原等地稱之為饃),中國特色傳統麵食之一,一種用麵粉發酵
蒸成的食品,形圓而隆起。本有餡,後稱無餡的為饅頭,有餡的為包子
。通常北方人們選擇饅頭來作為主食。據傳是三國時期
諸葛亮
發明。《三國演義
》中講述諸葛亮七擒孟獲
,平定南蠻之後,過江受戰死冤魂之阻。諸葛亮面對此景心急如焚,想來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懲魔,保佑生靈,諸葛亮不忍用人頭祭祀,而發明饅頭為替代品。於是命殺羊宰豬,包成麵糰,投於水中以示供奉。後來民間習此風俗。這大概是“饅頭”的起源。“饅”通“蠻”,“饅頭”即意為“蠻頭”。饅頭把麵粉加水、糖等調勻,發酵後蒸熟而成的食品,成品外形為半球形或長條。在江南地區,在製作時加入肉、菜、豆蓉
等餡料的此類麵食都通通叫做饅頭,而無餡的饅頭叫白饅頭。味道可口鬆軟,營養豐富,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口味不同,作法各異,由此發展出了各式各樣的饅頭,如白麵饅頭,玉米麵饅頭、菜饅頭、肉饅頭
、生煎饅頭、油炸饅頭,叫法也不盡相同,饅頭是中國北方的主食 -
4 # 快語西蒙
饅頭之稱謂,今天仍很混亂。如北方之無餡者,有稱作“饃”、“卷子”,也有稱作“包子”的。南方之有焰者,也有稱作“面兜子”、“湯包”的。現時不管什麼樣的有餡的無餡的饅頭,其實都距諸葛亮當初創制的饅頭相去過遠。饅頭的饅字,最早作“〔曼字的又換成方〕”。盧湛《祭法》:“春祠用〔曼字的又換成方〕頭。”荀氏《四時列饌傳》:“春祠有〔曼字的又換成方〕頭餅。”
查唐趙〔磷字換成王字旁〕《因話錄》,則有另外的說法:“饅頭本是蜀饌(此說,似乎在諸葛亮之前已有饅頭),世傳以為諸葛亮徵南時以肉面像人頭而為之。流傳作‘饅’字,不知當時音義如何,適以欺瞞同音。孔明與馬謖謀徵南,有攻心戰之說。至伐孟獲,熟視營障,七縱而七擒之,豈於事物間有欺瞞之舉,特世俗釋之如此耳。”
-
5 # 心言手語00
第一個說法:饅頭是三國的諸葛亮發明的。饅頭的起源要追溯到三國時代。據《誠齋雜記》載“孔明徵孟獲。人曰:蠻地多邪,用人首祭神,則出兵利。孔明雜以羊豕之內,以麵包之,以像人頭。此為饅頭之始。”又據明朝郎瑛所撰《七修類移》說:“饅頭本名蠻頭。”當年諸葛亮親自率兵征伐割據於雲、貴一帶稱霸的孟獲,七擒七縱。叛亂既平,凱旋迴師至瀘水時,忽然間狂風急浪,兵難以渡。當地人告訴諸葛亮,說是“猖神”興風作浪,要用七七四十九個人頭及白羊、黑牛祭祀,才能平息風浪。諸葛亮不忍用人頭來祭瀘水,便“偷換內容”而“遷就形式”,有了這樁機巧的發明創造以祭“鬼神”。 諸葛亮始創的饅頭,畢竟須夾入牛、羊肉餡,工序複雜且花費較多,後人將做餡的工序省去,就成了仿天人們俗稱的“饅頭”。而有餡的則被稱為“包子”。第二個說法:饅頭原來是因為做了是頂替用來祭祀的俘虜蠻夷的頭,所以是稱為蠻頭,後改用曼頭用以避諱,再後加了食旁成為現在的饅頭。 相傳三國時候,蜀國南邊的南蠻洞主孟獲總是不斷來襲擊騷擾,諸葛亮親自帶兵去討伐他。瀘水一帶人煙極少,瘴氣很重而且有毒。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個迷信的主意:殺死一些“南蠻”的俘虜,用他們的頭顱去祭河神。諸葛亮當然不能答應殺“南蠻”俘虜。為了鼓舞士氣,他想出了另一個辦法:用麵粉和成面泥,捏成人頭的模樣兒蒸熟,當作祭品來代替“蠻”頭去祭祀河神。 打那以後,這種麵食就流傳了下來,並且傳到了北方。因為稱“蠻頭”實在太嚇人了,人們就用“饅”字換下了“蠻”字,寫作“饅頭”,久而久之,饅頭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了。還有一種麵食,叫“開花饅頭”。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奪取了天下。在大擺慶功宴時,朱元璋點了一道點心,要吃“白銀如意”。御廚不知怎麼做才好,只有皇后馬娘娘心領神會。原來馬娘娘是洛陽東鄉馬家莊馬員外家的大小姐,她同當時在家當雜工的朱元璋海誓山盟,私訂終身。朱元璋經常幫助廚房燒火,而馬員外的家廚有一款拿手的蒸麵食便叫“白銀如意”,是用發酵的麵粉和鹼水揉勻,去掉酸味再摻上白糖急火蒸熟的,狀如花朵開瓣。馬娘娘熟知朱元璋的生活習慣,便傳旨御廚,授以方法,立即做出“白銀如意”。眾人吃後,讚不絕口。據說此種麵食代代相傳,到清末慈禧太后專權時,每日的早點還離不開“白銀如意”呢,後來,傳到民間,老百姓為順口,改叫“開花饅頭”。
回覆列表
日常生活中,人們食用的“饅頭”,是屬於一種用麵粉發酵蒸成的食品, 形圓而隆起,本來這種食品最初是有餡的,發展到後來,中國北方稱無 餡的為饅頭,有餡的為包子,若問為什麼?說起來,與三國時期的諸葛 亮,有著密切的關係,為了將生活中人們比較普遍喜歡食用的“饅頭” 和“包子”來歷說個明白,開始需要從諸葛亮先說起。
據相傳,就在孔明諸葛輔佐劉備打天下的過程中,諸葛亮率軍進軍西南, 去征討孟獲,在橫渡瀘水(一名瀘江水),即在今雅礱江下游和金沙江會 合雅礱江以後一段時,其時間正值農曆五月間,即諸葛亮<<出師表>>,“ 五月渡瀘,深入不毛”,這是怎麼回事呢?就是說,農曆五月間,夏季炎 熱了,瀘水與別地方的水不同,“瘴氣太濃”,不僅如此,而且水中含有 毒性物質,士兵們食用了瀘水,萬萬沒有料到出現致死,以及患病者亦比 較多.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經過苦思苦想,下令讓士兵們殺豬,宰牛, 將牛肉和豬肉混合在一起,剁成肉泥,和入面裡,做成人頭形狀蒸熟了, 讓士兵們食用結果很快就消除了士兵們的殘廢和患病者,這樣一來,瀘水 周圍百姓們,就傳開了,說諸葛亮下令做的人頭形的“饅頭”可避瘟邪,
由此開始,生活中,人們不漸漸做起“饅頭”食用了。 隨著社會生活實踐不斷向前發展,密切結合生活飲食上的需要,逐漸演變 成由“饅頭”裡邊裝上肉餡的食物,名曰為“包子”了,因為是用面和肉 餡包成的,故被人們恰到好處,給名曰為“包子”了。
然而,更有趣的是“在<<愛竹淡談藪>>一書中載:“宋朝有個叫孫琳的大夫, 為宋寧宗治淋病,就是用饅頭包大蒜,淡豆豉,每日服三次,三日便病除, 被人們視為神醫。”宋代著名的大詩人陸游不僅寫了<<籠餅>>詩稱讚,對其 詩亦還自作註釋;其<<籠餅>>詩云:“昏昏霧雨暗衡茅,兒女隨宜治酒餚, 便覺此身如在蜀,一盤籠餅是豌巢,”陸游的註釋為:“蜀中雜彘(即豬) 肉作巢(即餡)的饅頭,佳甚,唐人止謂饅頭為籠餅。”由此可見,當時四 川用豬肉合面做的饅頭,就已經很有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