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順流而下slex

    因為他們都是在1940-1950年代出生的,他們的成長階段與認知成熟期都是在1960-1970年代的“一切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混亂年代

  • 2 # 高原山鷹

    準確說,討論戰爭的大多是男性老年人,而且都具有養老金背景。有趣的是一旦聊起打仗,這些老人那叫一個精神,能說的全是戰士,不能說的也成了謀士,總之都進入司令部狀態。這是一個樂子,老人談兵,資源調動有個人興趣、學識經歷、媒體傳播、兒孫資訊,尤其是穿過軍裝的老年人,談起打仗更是來勁。他們的戰爭論往往有三大戰役、抗美援朝、對越反擊戰的邏輯,也有三國水滸的影子,談著淡著,全成了回憶,這下可不得了,古往今來,有你有我,那叫一個樂,此時只有極少數老年人在想,打仗時老人怎麼辦?養老金如何發?兒孫家財……,算了!回家吃飯吧,明天改打麻將串街得啦!

  • 3 # 叢林老綿羊

    親身經歷過戰爭的,尤其是殘酷戰爭的老年人,尤其是抗美援朝一線的指戰員,不會聊戰爭的,喜歡聊戰爭的,是長在紅旗下,接受了紅色教育的,一心上前線保家衛國的然而又沒輪到上前線的那批老人,他們年輕時學習的是黃繼光,董存瑞,劉胡蘭,楊根思英雄事蹟,接受的是李漢,王海,劉玉堤這些飛機上刺刀的拼搏精神,學習的是海軍麥賢德,安業民重傷不下火線的事蹟,在那個氛圍的薰陶下,骨子裡充滿了男兒陽剛之氣,路見不平敢於出手的也是這幫人,這些人的人生中,經歷了金門炮戰,臺海海戰,中印邊境戰爭,中蘇珍寶島反擊戰,中越自衛反擊戰,西沙海戰,南沙海戰,不是他們參與了這些戰鬥,而是做為國民享受了贏得戰爭的快感,骨子裡自豪,另外也是因為那些年的教育不主張娘娘腔,小白臉,男人骨子裡就是要陽剛。說了很多,有點亂,但是中心思想就是這幫老人比較尚武,但是又沒吃過戰爭的苦。

  • 4 # 五十不惑93608311

    老人知道現在的安靜生活,是無數先輩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忘記就意味著背叛,戰爭就在我們身邊。君不見國家號召退伍軍人時刻準備著,只要有令立刻歸建。華人都應保持戰爭一但來臨。全華人民必須形成一個整體,為你我的生活去做自己應進的職責。這樣的熱血應該時刻沸騰!

  • 5 # 南雲北晝

    老年人知道戰爭帶給國家的慘痛經歷,帶給人民的創傷,這種記憶在老年人心中埋下了深刻的印象,忘不了,也不能忘。

    最好是能夠著書立學,能夠寫出像《孫子兵法》這樣偉大的兵書,這樣才更顯得具有價值。

    人類歷史的發展,很多戰爭都是無法避免的,作為公民,應該時刻準備著,不忘戰爭,不怕戰爭,不支援戰爭,反對霸權主義,反對一切都戰爭。

    我們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也是因為愛好和平,吃了不少虧,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列強給我們造成的傷害,至今猶記在心。

    要永遠記住這句話:“忘戰必危,好戰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的車上以及廚房裡都配備了滅火器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