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紙飛機104892866
-
2 # 篽箜
其實,做為一個剛和老師私聊沒解決,找主任投訴沒用,找院長又不處理的家長,我來說說我剛經歷的事。
孩子小班,被同學咬了,臉抓破,抓花了,接小孩時一看到我就鋪過來對著我哭,說同學咬她了。院長立即讓班主任出來問問情況,班主任出來第一句就是自己抓花的吧。讓後院長領進班裡看情況,3個老師,6個小朋友,老師得知情況都第一時間說不可能,說她們都在旁邊,沒看到打架。因為我孩子一直在哭,我就問了坐我孩子旁邊的小朋友,小朋友說打了,也咬了,還把打人的小同學指了出來。老師去問打人的小朋友,小朋友搖頭,後來又說打了,沒咬。我問我孩子,孩子說咬了,手還痛著,另一個小朋友也說咬了,咬了好幾個地方。然後那3個老師(一個班主任,兩個保育員)就說,哦,沒留意,我們在寫資料,塗下藥就好,又讓打人的小朋友說句對不起,就完事了。整一個過程,老師,主任,院長一句抱歉都沒有。事後,院長和老師都說,幼兒園小孩打架正常,說家長現在還能責怪下老師,老師還能管管,上了小學,老師時不會管這些事的。總的意思就是,不關幼兒園的事,也不關老師事,是小孩自己打鬧。就這麼一件事,埋下後續的各種狀況。
小孩上了快半年了,之前小打小鬧也有很多問題,都忍了下來。這事發生之後,小孩的書包連續幾天都是溼透的,把衣服都弄溼了,那幾天特別冷,是小孩的水杯沒擰緊,水全倒書包裡了(這幼兒園,空的水杯帶去幼兒園裡裝水喝,完了放學會先把水喝完再放書包,之前一直沒發生過這樣的事)我找老師私聊,一句話把你懟過來,老師說,你要教會孩子怎麼擰緊水杯。就不理了,我找一天接小孩放學時立馬開啟書包讓門口的主任看看,書包都是水,水杯擰都沒擰,主任說會和老師說,這事,算是完了。
不到兩天,又出現新的事,小孩小班,手短,暫時沒法自己擦屁股,連續好幾天,小內褲上都是沾了屎,很髒很髒,這事,以前也沒發生過。然後老師突然找我,說你家小孩很過分,追著別的同學踢,人家躲開了,還不放過,還要追求踢。老師還拍了個幾秒的小影片,確實只有我家孩子在踢人,我教訓了孩子一頓,沒打,回去後也嚴厲批評了小孩,小孩答應了,很委屈,哭了,然後才告訴我,同學踢她了,她才踢別人的。我私信老師,把這事和老師說了,老師就說哦,原來是玩,我也不知道。完了第二天小孩怎麼也不肯上學,我和老師請假,也把這事和老師說了,說小孩因為這事心裡委屈,不肯去幼兒園,不肯看到老師。老師就回了句,這麼點小事都無法接受,以後怎麼面對社會。靠,小孩才幾歲?!她現在要面對什麼?!我好心的去解釋說,我不是責怪老師,小孩鬧彆扭,現在她同意明天去上學了,只是希望老師明天對她好點,讓她忘記不愉快的事。老師只會了句,我從來沒有罵過你的小孩。就沒了,就這麼沒了
小孩第二天回來後表示不願意去幼兒園了,不要那裡的老師,但是想和小朋友玩。跟院長和主任提出換老師或者換班。給出的迴應是師資不足,下學期大部分小班都會面臨缺少班主任的情況,因為老師懷孕的多(我家小孩的班主任就是懷孕換了個試工的)。然後換班不敢保證,除非別的班有小朋友轉院。老師的態度也沒法改,也是老資歷,不聽年輕人說(主任很年輕)。
無論私聊,還是找院長主任,問題就是不能解決,只要一發生什麼事,老師第一時間說家長自己先教會孩子。(家長群裡發生好多次了,家長一有什麼事找老師,都是第一時間懟家長的,孩子沒有收到作業,懟家長自己不教孩子把作業放書包裡,作業是在學校發的,不是小孩自己帶的。要求把請假時缺的手工資料或者作業讓老師發,老師說缺課不補發)
所以,幼兒園發生的事,一次解決處理不好,再次溝通依舊無效的情況下,為了孩子好,趁早轉院吧,現在的老師推卸責任的能力比教育孩子的能力強多了,一點都不尊重家長的老師,實在無法想象這樣的老師能把孩子教成怎麼樣。
所謂的家長群,都是老師聽家長吹捧自己的地方,一丁點意見和問題都不能提,提了直接開懟,懟完了還說要家長不尊重老師,有問題私聊,不能在群裡引起恐慌。
-
3 # 憶婷1990
我家小孩被一個小朋友咬了,都破皮了第一次我和老師說了下,結果沒幾天又咬了,我直接通知完老師又直接找的家長,然後就要求看監控,結果發現是我家小孩拿什麼旁邊的就搶什麼,最後是因為一個彩筆我家小孩兒沒給結果那個孩子拽過手就咬,當時真的是氣的不行忍著,看對方家長態度,對方家長直接讓孩子道歉,又喊又打的,我又只好和老師攔著不讓打,我說打罵解決不了問題,你要讓她知道錯了,不可以再咬人,後來就是慢慢開導,道了歉調了座位,我不會說告訴我家孩子還手,但是我會讓她遠離。
-
4 # 幼兒園張老師
看到這個問題我腦海裡浮現出許多孩子許多家長啊!呵呵
我先說孩子被咬了家長的第一反應,不管什麼原因,首先會很生氣,生氣就會不太理智,畢竟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寶貝嘛。
如題:一個孩子多次被咬,是多次被一個孩子咬還是被多個孩子咬?孩子處在什麼年齡段?
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年齡比較小,在與同伴交往中的能力相對都是比較欠缺的,比如有人搶他東西了,有人不和他玩了,這些都能成為咬人的理由,畢竟自己表達不出來自己的意思,著急,孩子急了就會採取這種動作。
案例一:小華在父母眼中乖巧聽話,到了幼兒園和同伴相處時卻常常做些小動作(俗語叫做蔫蔫的搗亂),小朋友剛搭好的大樓,他一把推到,然後說不是故意的,別人站起來,他把椅子一抽,讓孩子摔跤,每每這麼做的理由都是不小心,時間久了,孩子們有了戒備。終於在一次活動中撕破了同桌小女孩的畫紙,小女孩上去咬了他一口。
案例二:一天早上,天天的媽媽怒氣衝衝找老師,說自己忍了很久了,孩子回來總說被欺負,是大家要孤立孩子。老師對天天的情況比較瞭解,天天家裡照顧的比較細緻,孩子看著也柔弱,和小朋友相處總是有矛盾,但天天從來不說,等老師發現,或者回家告媽媽,小朋友們也不喜歡和天天玩,因為他碰一下就倒。
現在回來說問題,這兩個案例只是想說明孩子的很多動作,行為都有背後的原因,像題中的孩子,多次被咬,我想著都心疼,這時候家長在微信群投訴一方面是向其他家長抗議,一方面也想引起輿論解決問題。但是換位思考,哪個老師不希望自己每天工作期間孩子們都好好的?所以直接找老師溝通,先了解原因啊!看看是不是孩子有些需求得不到解決還是什麼的?如果老師不予迴應或者推脫(不排除有這樣的),這種投訴行為我理解,但是其他家長的幫腔看什麼內容了,事情沒了解清楚前,隨意幫腔只會讓家長的憤怒上漲,對事情的解決毫無好處。
孩子最終還是要在自己的小群體中適應、生存的,這比學兒歌講故事難多了。
最後還有,這些咬了這個孩子的幼兒家長,如果事情屬實,家長又這麼生氣,最起碼的應該私下道個歉,不管怎樣咬人是不對的。
-
5 # 小楊養娃
不請自來。這個問題我昨天剛經歷過。
我們家二寶所在的幼兒園,有一個孩子就咬人,挖人,打人。
有一次我去接孩子的時候,經常跟我們二寶一起玩的一個小孩被咬了,我拿起孩子的手一看,牙印特別明顯都有紫紅的的血印了,看來咬的特別厲害。孩子是她奶奶來接的,然後這個奶奶給孩子爸爸打電話,一會兒孩子爸爸就到了。堵在園長辦公室讓給個說法。園長沒辦法,只得給咬人孩子的父母打電話。那個孩子已經被接走了,他的父母傻也沒說,也沒來。因為之前已經有過孩子被咬了,但是那個家長也是裝做不知道。老師只好儘量讓他跟其他小朋友離遠點。
但是這一次,這個被咬的孩子爸爸(身高1.8多,看起來特別壯,以前當過兵)決定要個說法。
第二天,園裡剛開門,這個爸爸就等在教室裡,咬人的那個孩子一送來,孩子的爸爸就過去跟那個家長理論,並且高聲的宣告說:要他們家長帶著自己的孩子去醫院驗傷。
咬人的家長不樂意了,不去。那個孩子的爸爸直接把自己的孩子拉過來說:“不驗可以,你不是說咬不疼嗎?來,讓我們給你們咬一口不驗啦。”
雖然最後咬人的家長只是道歉了,但是在園裡那麼多看熱鬧的家長中間道歉,也讓他難堪的不行。
不過從那以後,那個孩子確實老實很多。
所以,對於這種經常性的欺負人行為,一定要給他打回去,才會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6 # 黃黃媽媽育兒
我孩子幼兒園班上曾經也有一個男孩總愛咬小朋友,當時有好幾個小朋友都被他咬傷過幾次。孩子們之間並沒有發生衝突,就莫名地被咬了。
老師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與咬小朋友的男孩家長多次溝通,希望他們好好教育幫助孩子。同時,老師也在努力對男孩的行為進行引導,幫助他學會正確與人交流的方式。
男孩之所以咬人,是因為年齡過小,不懂得怎樣與小朋友溝通,才會咬人,並沒有惡意。後來,我的孩子告訴我,男孩已經變好了,沒有再咬人了,還交到了幾個好朋友。
後來,老師也在家長會上專門就這個問題給予家長答覆,告訴家長老師和男孩的父母都做了很多努力來教育和幫助男孩,希望大家能給予理解。
在幼兒園遇到類似事件時,我覺得家長一定要先了解原因,一般兒童之間的玩鬧打鬧可不必太在意。但如果涉及到人身傷害等,就要及時向老師反映情況,並向其他家長了解有沒有類似事件。一般來說,在老師與家長溝通後,家長都會引起重視,並主動道歉。
孩子的某些行為背後總是有原因的,家長們平時要多觀察留意,幫助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
-
7 # 神奇麻麻木小暖
別的家長不吱聲,你幫腔了一句,其實這種事情很理解你。你也是出於好意,但是說完了又覺得自己很尷尬對吧?
我覺得既然說了就不要去太在意了
我家弟弟隔壁班就有一個小朋友特別愛打人,但不同的是,他已經把全班的孩子都打過了,所以全班的家長都在投訴他。
誰家的孩子被咬,誰家的家長心疼,這事兒沒落在自己身上,可能都沒有辦法去理解或者是說什麼,但是我覺得在這個事情上有幾方面的處理方法:
被咬了,首先要先找老師,讓老師去協調,如果老師協調還沒有用,那就讓老師把對方的家長叫來一同協調。
如果還沒有用的話,可以去找院方協調。
如果是在微信群裡投訴的話,其實建議也是先跟老師私聊,不要在公共微信群裡面去投訴,因為會讓老師也比較難做,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及時對方家長道歉了,但是有一點,其他家長是對事情不瞭解的,看到你的質問,只會認為你這個家長不好惹。結果呢,你是受害人還落的一身不是。
所以一般我建議先私聊,或者你們幾個單獨建小群來解決,如果解決不了我們就面對面解決,甚至可以讓園方出面來解決
-
8 # 媽咪老師
換位思考也許更能理解他人。
幼兒園避免不了各種問題和各種矛盾的發生,一般幼兒教師都喜歡這種解決問題的家長:孩子之間有摩擦,家長首先單獨向教師反映情況,如果對老師解決問題的方式不滿,可以再向上反映。最不喜歡的可能就是這種群裡投訴的方式。
這麼說題主可以理解了吧?
幼兒園抓咬問題極難避免,尤其小班的孩子。他們是沒有惡意的行為,出現抓咬問題老師也很頭痛,肯定也會嚴格訓斥咬人的孩子,但是畢竟是孩子啊,除了批評、訓斥、請求家長協助管教,別的也不好做什麼。
喜歡咬人孩子的家長大多數也是著急的。昨天我還遇到一個男孩家人諮詢,他孫子在北京一高檔幼兒園,前段時間他孫子在幼兒園發脾氣咬了別人,感覺給老師添了麻煩,自己也很難堪,問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當然也有孩子咬了別人連道歉也不樂意的家長,這種家長挺讓人反感,如果群裡的言語惹毛了這樣的人,他鬧騰起來可是全班添堵。
心疼孩子可以理解,但是對一個幾歲的孩子不依不饒,就有點欠妥了。
-
9 # 藍小月的微笑
我是一名早教托育園園長,這種情況我們園也曾經發生過,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一些看法,想和大家分享
首先,不建議家長在班級群公開發問,孩子咬人一般是偶發情況,極少是習慣性咬人,公開發問有給當事孩子貼標籤的嫌疑,引起其他家長和小朋友歧視,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最好是私聊老師,透過老師協調相關家長來解決。
其次,孩子小,在一起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有各種插曲,只要沒有造成實質性傷害,不建議家長過分強化孩子受傷的事,正確的做法是安撫孩子情緒,共情和引導,教孩子如何避免和萬一受傷該如何處理。
再次,家長的處理方式直接影響到孩子對這件事的看法,一般來說,老師都會讓小朋友當面道歉,握手言和,以後還是好朋友,家長應配合老師,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兒,正確的做法是怎樣的,而不是糾結在這個點上。
前些天我們園也發生了一起咬人事件,事發之後老師先幫被咬的小朋友處理傷口,再讓咬人的小朋友真誠道歉,來接園的時候,老師將事發經過和處理情況告知了雙方家長,被咬的孩子家長表示了諒解,咬人的孩子家長將孩子帶回家進行教育開導,第二天,孩子對老師說以後都不會再咬小朋友了,還帶了一個小禮物送給被咬的孩子,他倆又成了好朋友。
-
10 # 淅爸育兒記
沒做錯,投訴的家長也沒錯,但是還有更好的處理方式。而真正做錯的是咬人的孩子的家長。
這個“自己”,身份是老師還是家長呢?只能推測題主是老師了。
而老師幫腔一句,個人認為合理,但是還有更好的處理方式。
孩子在幼兒園,相互之間發生矛盾起衝突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即便是兩個大人在孩子身邊跟著,一旦起衝突咬人打人,也是很難在發生之前就拉住。即便如此,但這也不是老師推卸責任的理由。
在這種事件裡面,幼兒園老師和咬人孩子的家長都負有責任:
當孩子入園時,幼兒園老師有管理孩子的責任;
家長應該教會孩子遵守規矩,不可以攻擊他人,有事要找老師反映。
建議題主這樣處理:
1. 公開為自己的管理不到位致歉;
2. 向投訴的家長表明,接下來會密切關注是什麼原因以及是哪位小朋友咬人;
3. 付諸行動,尋找孩子衝突的原因,以及咬人者是誰(估計老師早已心中有數);
4. 作出相應的教育(私下與對方家長進行溝通)。
1. 為什麼孩子會咬人
孩子會咬人,應了那句“兔子急了咬人”。就是因為急了,而第一反應也是唯一的表達自己不滿情緒的手段:咬。本質是沒有其他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的方式。
2. 教育方向:一個加強一個引導
一個加強:加強孩子守規矩的意識。孩子會咬人的另一個原因,是孩子缺乏規矩意識。每個幼兒園老師都肯定會給孩子們立規矩,但總有些孩子不能馬上就領悟。針對性的加強規矩意識。
一個引導:我們需要告訴孩子咬人是不對的,但同時我們也要告訴孩子,要怎麼樣處理這樣的情況,怎麼樣合理的發洩自己的情緒。
回覆列表
就在前不久,我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上一年級的兒子在學校撞到了當時正現在過道里的同學,致使被撞同學的臉磕到桌子邊上,磕出了條紅印,回家後家長髮現了,就在群裡跟老師告狀,是這樣的“孩子被某某同學按著頭往桌子上撞,受傷了,希望老師能瞭解一下”,他發微信時我沒有第一時間發現,知道老師私聊我,我才看見,當時我就不高興了,首先我敢肯定自己的孩子很不就不會做出按著別人的往桌子上磕的舉動,再有即使事情確實如此作為家長也不能如此草率在班級群裡發,由於老師看見後第一時間在群裡明確說明此類事情不能在應該私聊不能在群裡說,弄的我是敢怒不敢言,雖然後來透過老師和家長把整件事情弄清楚後對方家長也向我表示了歉意但影響已經產生了,老師說噹噹那位家長在群裡告狀後馬上就只有一位家長說我兒子在很久前同樣弄傷了她女兒(其實是體育課上他們玩捉人的遊戲,大家抱作一團在地上打滾,我兒子也被很多同學推到在學校草坪不知道多少次,但這位被推到的同學能是手先著地,錯破點皮)更奇葩的是,這件事已經發生了有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了。 當然人家孩子受傷了這是事實,我首先是道歉這無可厚非,但是兩個家長的處理方法真的令我很不舒服,開始告狀的那個家長常年工作在國外(全家都是美籍)他的想法是,他怕發展成校園暴力事件,我真的沒辦法理解這些美帝國主義的想法。小學一年級的的孩子,連那四個恐怕都寫不出來,怎麼那麼富有想象力;後來那個家長是咱這一群中學裡負責安全的老師,到底是職業的敏感還是缺乏對事物的基本判斷,這種“人家牽驢她把角”的處事方式是作為一個老師該有的嗎?
還是那句話,受傷的是人家孩子,不冷靜可以理解,我們也同樣要因為自己的過失承擔相應的責任,但是,就這件事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呢,是不是也該給我個說法,奈何老師一個勁在跟我強調這件事對方家長做法欠妥,她已經批評過了,所以我也不好說什麼,只能是不了了之,希望事情慢慢淡下去。
作為家長,如何教育確實是讓人頭疼,之前我兒子在幼兒園,學校有點小磕碰,我首先先會把事情問清楚了,再問對方是否有意,最後都會勸,男孩子不要那麼斤斤計較,不要動不動就告狀,但這件事情發生後,我發現似乎自己錯了,我的教育方法,會讓讓孩子覺得家長應該都是同樣的教育方式,他覺得沒有造成什麼後果的都應該是小事,沒必要告訴家長和老師,所以就讓我們自己處在了很被動的位置。
綜上所述,遇到了情商低下和那種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家長,確實是件很頭疼的事,希望時間能慢慢讓大家忘了這些!